摘要:正值晌午,古镇中的香气正浓,一进入明清街,就能闻到一阵阵带有芝麻与桂花的飘香——便是杨柳青酥糖。起初徐记酥糖并不被人认可,他的父亲徐连森日复一日的挑着担子在杨柳青街头巷尾叫卖十几年,期间不断变革上辈人的制糖工艺,丰富了酥糖的口感,才渐渐成了如今的模样。

古风悠悠的杨柳青古镇,街上板儿车招牌、幌子迎风飘扬,有着浓厚的民间艺术气息,没有商区的嘈杂、凌乱,卖的也都是年画、剪纸等带有文化韵味的东西。

正值晌午,古镇中的香气正浓,一进入明清街,就能闻到一阵阵带有芝麻与桂花的飘香——便是杨柳青酥糖。

行走在街头巷尾的酥糖

以前的酥糖是手艺人用担子挑着,在街头巷尾叫卖的。杨柳青镇的老人们对这样的叫卖声是相当熟悉的——“桂花味儿啊~酥~糖~”,现在是很少有机会听到了卖酥糖时那诱人的吆喝声。

各地名小吃中都有酥糖的身影,别看仅仅是各地都有的酥糖,但杨柳青的酥糖就是别具一格。

酥糖工艺制作过程

杨柳青酥糖以酥脆香甜而闻名津城,糖与芝麻混合物制成的食品,厚度大约在5厘米。原料并不复杂,主要原料是白砂糖、芝麻和桂花。其制作工艺分为六个步骤,及加工芝麻、熬糖、拉折糖与芝麻的混合物、切成品、粘糖和包装。

经由双手上百次拉折,据说这薄薄的酥糖内部有着约一百二十八层的结构。无论是选糖、炒芝麻还是拉丝抻丝都很有考究,只有经过很多年丰富的经验以及娴熟的技艺,杨柳青酥糖才能使芝麻与桂花的香气中和的恰到好处,酥糖入口即化。

百年历史的酥糖列入非遗

有着百年历史的杨柳青酥糖,相传作坊始于清朝道光年间,为宫廷流传至民间的手艺,目前列入西青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从道光年间就只有一种味道,那就是经典的“桂花味”。

徐胜瑞是第四代传承人,他随父亲做糖卖糖。起初徐记酥糖并不被人认可,他的父亲徐连森日复一日的挑着担子在杨柳青街头巷尾叫卖十几年,期间不断变革上辈人的制糖工艺,丰富了酥糖的口感,才渐渐成了如今的模样。在传承上,长久以来一直是以家族为主要方式,这不仅仅是手艺的传承,更是传统文化精神的传承。

在他看来,做酥糖是祖上留下的学问,也是绝不能砸的硬招牌。这种记忆中熟悉的味道,是杨柳青酥糖的传承人一直坚守的成果,为更多人留下唇齿之间,回味不绝的香甜。

消息来源|西青文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