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可神奇的是,這一次跟拍過後沒幾天,狗仔隊再次拍到胡鴻鈞大喇喇地開車離開將軍澳電視城,直駛去新蒲崗接載蔡思貝。看到胡鴻鈞和蔡思貝“兩小無猜被抓包,扭扭擰擰不承認”的樣子,我用腳指頭想都能猜到,這兩人是主演了一出無線慣用的“戀情炒名氣”伎倆。


港姐小花搭上過氣歌手,到底是惺惺相惜還是抱團炒作別有用心?

娛樂圈向來是一個無風三尺浪的地方,所以這每時每刻都有些不入流的暗星奀星,好戲拍不了幾部,好評也蹭不到幾句,只能每天眼巴巴地揪着那些暗湧細流來興風作浪、抱團作妖,只爲謀取一些邊角板面來苟延殘喘。

港姐小花搭上過氣歌手,到底是惺惺相惜還是抱團炒作別有用心?

沒錯,我說的正是以下這對曾經心比天高,現在卻運比炭黑的“電視城過氣小情侶”。

港姐小花搭上過氣歌手,到底是惺惺相惜還是抱團炒作別有用心?

就在剛剛過去的那段時間裏,正當香港娛樂圈沉浸在一代音樂鬼才黎小田去世的悲痛當中之際,沉寂了很長一段時間的將軍澳電視城卻刮來了一股匪夷所思的“妖風”。

那就是有某位電視城公關阿May,神祕兮兮地向城中記者通風報信:“我們公司裏某位港姐小花和過氣歌手竟然偷偷地在一起,他們還隔三差五地密會呢,你們不是苦於沒料可爆嗎?趕快去跟拍他們!”

港姐小花搭上過氣歌手,到底是惺惺相惜還是抱團炒作別有用心?

雖然電視城中小生花旦們的人氣這兩年來都在每況愈下,但是看在May姐那麼熱心地提供了人家密會的時間地點的份上。狗仔隊怎麼也得集結出擊,看看這對所謂的港姐小花和過氣歌手到底是不是玩真的。

果不其然,等狗仔隊到達了May姐提供的密會地點中環後,立馬看到一位穿着灰色衛衣,帶着白色鴨嘴帽口罩的女子。剛完成了一輪掃貨,從某家名店城走出來,看她渾身上下包裹的滴水不漏、嚴嚴實實的樣子,狗仔隊一時半會還猜不出這女子到底是何方神聖。

港姐小花搭上過氣歌手,到底是惺惺相惜還是抱團炒作別有用心?

然而神奇的是,這位女子儘管將自己包成了裹蒸糉,但是她的警覺性依然很高。在名店城出來以後立刻就呈現出一副鬼鬼祟祟的模樣,一邊打電話一邊左顧右盼,似乎做賊心虛,怕極了別人認出自己來。

在她打出電話之後不一會兒,一輛香檳色的車子直駛過來,停在了女子跟前。女子繼續她的鬼祟風格,一溜煙似地開門上車。正所謂,拉拉扯扯,必有苟且,這女子反常的舉動一下子吸引了狗仔隊的注意,等她上車以後,狗仔隊自然第一時間緊跟尾隨。

港姐小花搭上過氣歌手,到底是惺惺相惜還是抱團炒作別有用心?

然而萬萬想不到的是那輛香檳色的車載上女子之後,不是駛去某公寓,某餐廳,某會所,而是停在路邊一家賣魚蛋的小食店旁邊。駕駛座上的男司機三步並作兩步地跑下車排隊買魚蛋。

只見這位男司機穿着與前文女子同款的灰色衛衣,也是戴着帽子口罩。兩人從衣着上就向全世界暗示明示:“我們是情侶,我們是熱戀中的情侶。”

港姐小花搭上過氣歌手,到底是惺惺相惜還是抱團炒作別有用心?

所以從行動上,這位男子也作出了最浪漫和最有煙火氣的示愛舉動,那就是爲女友排長龍、買魚蛋。

而當他將熱辣辣的魚蛋送到車中女友手中的時候,剛纔一直戴着口罩的女子終於摘下了口罩,對着男友莞爾一笑。

這時候,狗仔隊也總算看清楚了這對熱戀小情侶的真面目。原來女的是曾經在電視城中狂放生電,最終引“電”自焚、身敗名裂的“姣精”蔡思貝。

港姐小花搭上過氣歌手,到底是惺惺相惜還是抱團炒作別有用心?

至於男方,則是拍紅了一部《降魔的》之後就一朝得志語無倫次,狂耍大牌的石敢當胡鴻鈞。

如果套用“打草驚蛇”的理論來說,經歷過第一次密會被跟拍之後,蔡思貝和胡鴻鈞本應該經一事長一智,加強防備纔對。

可神奇的是,這一次跟拍過後沒幾天,狗仔隊再次拍到胡鴻鈞大喇喇地開車離開將軍澳電視城,直駛去新蒲崗接載蔡思貝。

港姐小花搭上過氣歌手,到底是惺惺相惜還是抱團炒作別有用心?

這一次,還真的是“一回生,兩回熟,三回五木瀆”,當胡鴻鈞接上蔡思貝之後,立刻就被狗仔隊的車子攔路截停。

眼看着記者的鏡頭蜂擁而來,帶着口罩的胡鴻鈞瞬間沒有了平日裏趾高氣昂的架勢。他一臉慌張地避讓的鏡頭,還真的好像學校裏那些早戀的小男生被老師抓包的樣子。

港姐小花搭上過氣歌手,到底是惺惺相惜還是抱團炒作別有用心?

至於蔡思貝,也一改往日大大咧咧和男生們勾肩搭背、稱兄道弟的女漢子本色,滿臉通紅地用手機來遮擋鏡頭。

兩人爲了避讓記者的追訪,更是火速將車開進電視城。一直到了電視城的停車場,他們也是遲遲不肯下車,似乎在對口供,商量一會兒怎樣應對。

等了大概十分鐘左右,身爲男子漢的胡鴻鈞終於率先下車。他要對付的第一個問題自然是:“你們是不是拍拖?”

港姐小花搭上過氣歌手,到底是惺惺相惜還是抱團炒作別有用心?

面對記者的提問,胡鴻鈞明顯就經過了深思熟慮。他眼珠一轉,深呼吸了一口氣,假裝鎮定地說:“誤會了,我們是朋友來了。”

港姐小花搭上過氣歌手,到底是惺惺相惜還是抱團炒作別有用心?

當記者再問他是不是已經在一起的時候,胡鴻鈞卻來了個亂中出錯,衝口而出說“是啊”,話一出口他馬上意識到說錯話了,連忙解釋道:“你們想太多了,只是朋友,送朋友工作而已。”

在胡鴻鈞和記者周旋了一段時間之後,蔡思貝才猶抱琵琶半遮面,羞答答地下車。她一上來,立刻就拋出按照劇本而來的答案:“我們是朋友,現在忙着拍劇呢!”

港姐小花搭上過氣歌手,到底是惺惺相惜還是抱團炒作別有用心?

看到胡鴻鈞和蔡思貝“兩小無猜被抓包,扭扭擰擰不承認”的樣子,我用腳指頭想都能猜到,這兩人是主演了一出無線慣用的“戀情炒名氣”伎倆。

這部大龍鳳的編劇導演是“公關部”,攝像是香港城中一衆狗仔隊。男女主演就是蔡思貝和胡鴻鈞,既定劇本則是一偷拍,二躲避,三避無可避來否認。

按理來說,這個世界從來都沒有無緣無故的好戲看。大名鼎鼎的TVB公關部出來客串導演編劇,背後的如意算盤肯定打得響響亮亮的。到底無線這次又是葫蘆裏賣什麼藥?話說這一劑“藥”厲害了,它的名字叫做“一箭雙鵰,抱團作妖”。

港姐小花搭上過氣歌手,到底是惺惺相惜還是抱團炒作別有用心?

沒錯,蔡思貝何許人也相信大家都心知肚明,就憑藉着她曾經有過的勾搭王浩信,暗挑洪永城,這些“風流史”。無線就算送她上大嶼山洗滌一百次心靈,怕是也難以飛昇上仙、成功入屋。

至於胡鴻鈞,這哥們剛出道時候的路人緣還算不錯的。可就是經不住功成名就帶來的一點點衝擊,哪怕這些所謂的功成名就僅僅是唱紅了一首《僵》的主題曲和拍紅了一部《降魔的》。

港姐小花搭上過氣歌手,到底是惺惺相惜還是抱團炒作別有用心?

所以在“紅”極一時飄飄然之下,胡鴻鈞竟然和老東家無線鬧起了脾氣。傳出了耍大牌傳聞,眼看着這小子如此囂張,老天爺似乎也要給他一丟丟教訓。

那就是在拍攝《降魔的2.0》的過程中,因爲拍一場吊威亞的戲份,不小心從高處墜下來導致頭部受傷、送醫院治療。

港姐小花搭上過氣歌手,到底是惺惺相惜還是抱團炒作別有用心?

而這次的大牌傳聞和意外受傷對胡鴻鈞的事業造成了致命的打擊,令他工作量瞬間銳減。甚至就連原定由他主唱的《鐵探》主題曲也臨時更換。

所以根據TVB公關部提供的“劇本”,去年因爲拍攝《降魔的捉妖遊戲》而開始熟絡的蔡思貝和胡鴻鈞,就是在這段彼此陷失意、雙雙被冷藏的時刻而同病相憐、惺惺相惜、暗生情愫的。

港姐小花搭上過氣歌手,到底是惺惺相惜還是抱團炒作別有用心?

所謂的知情人士,還煞有其事地大曝:“在胡鴻鈞被冷藏期間,蔡思貝不斷送上安慰和鼓勵,就在這些安慰鼓勵當中,兩人之間的感情也慢慢地建立了起來~”

哇,看到這一個“苦命小鴛鴦在寒冷的大都市中抱團取暖、相互扶持、越難越愛”的愛情故事,也許有人會情不自禁、有所動容。

港姐小花搭上過氣歌手,到底是惺惺相惜還是抱團炒作別有用心?

但我卻覺得這根本就不是相互扶持、越難越愛,而是互相利用,處心積慮。

胡鴻鈞自不必說,這小子大牌都耍過了,教訓也受過了,估計都嚐到了年少輕狂所要付出的代價。早已向老東家低頭認錯、負荊請罪,要不然也不會有今時今日的“戀情炒作”。

相比起胡鴻鈞的首次作妖,蔡思貝纔是不斷販賣“假天真”的“心機女”。皆因我發現,她已經不是第一次利用身邊的男性朋友來洗白自己了。

港姐小花搭上過氣歌手,到底是惺惺相惜還是抱團炒作別有用心?

還記得一年多之前,無線小生餘德丞在踢球期間突然昏倒被送進ICU的時候,蔡思貝就是第一時間以“知心好姐姐”的身份,火急火燎地跑進醫院探病。

當時的她和經紀人還帶着一大堆記者進入醫院,在記者的鏡頭之下,蔡思貝更是擺出一副重情重義好女子的架勢。

一年多前是如此,現在再次故技重施。只是施展的對象已經從餘德丞變成了胡鴻鈞,所以TVB要洗白蔡思貝的司馬昭之心還真的是昭然若揭。

港姐小花搭上過氣歌手,到底是惺惺相惜還是抱團炒作別有用心?

似乎就要她在哪裏跌倒就從哪裏爬起來,誓要將那些“狂放生電”強拗成“天真無邪”,將那些“勾三搭四”扭轉成“重情重義”。

其實我也能理解無線的心理,這就是傳說中的狗急跳牆。皆因在新生代的花旦當中形象好一點的陳凱琳、朱千雪,一言不合就去結婚生子、無心戀戰。

剩下的那些什麼黃心穎、馮盈盈、麥明詩都是難以控制,不知道哪天會給你捅一個大簍子的主。對於這些難擔大任的小花,一句話概括就是“一個二個好地地唔得噶!”

港姐小花搭上過氣歌手,到底是惺惺相惜還是抱團炒作別有用心?

作爲一個大臺,無線當然急着培養幾位當家花旦出來擔起重任,所以看來看去也僅剩一位蔡思貝還有洗白的餘地,還有可控的因素。

只是蔡思貝拿到的劇本也實在太假大空了,什麼情與義、值千金。演着演着就變成了狼來了,觀衆真的沒有追看下去的興趣,更沒有一丁點兒的可信度。

所以要我說培養一位花旦最好的辦法不是炒作也不是吹噓,而是將她扔進日以繼夜不斷拍戲的烘爐當中細火慢熬。

港姐小花搭上過氣歌手,到底是惺惺相惜還是抱團炒作別有用心?

你看那些成功跑出的前輩們,從宣萱到郭可盈再到佘詩曼,哪一位不是這樣熬出來的。在高強度的打磨和歷練之下,就算是“姣精”也能成長爲“視後”啊。

而這個“十萬小時變天才”的理論,不僅僅適用於明星演員身上,更加適用於我們每一個人的身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