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從優化全球供應鏈的角度,積極推進製造業構建以本土龍頭企業爲核心,上下游相關企業共同協作、良性互動的高效供應體系,降低產業總體運行的交易成本和生產成本,增加產業國際競爭力。二是圍繞“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強市場反應能力”的要求,通過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手段對價值鏈不同環節、生產體系與組織方式、產業鏈條、企業與產業間合作等進行全方位賦能,推動產業組織變革和效率變革。

  原標題: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產業經濟研究部研究室主任 魏際剛:

  把握製造業轉型升級的主要方向

  製造業是實現經濟增長、人民生活幸福、推動現代化、保障國家安全的主導力量。長期來看,我國製造業仍將繼續保持中高速增長的勢頭,製造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還會進一步加強。

  當前,我國製造業轉型升級的方向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推動高品質、高性能、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有競爭力、有良好體驗、有市場前景、綠色低碳的新產品、新服務、新技術發展。二是圍繞“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強市場反應能力”的要求,通過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手段對價值鏈不同環節、生產體系與組織方式、產業鏈條、企業與產業間合作等進行全方位賦能,推動產業組織變革和效率變革。三是圍繞產品與服務質量不高的突出問題,完善傳統產業與新產業的標準、計量、認證認可、檢驗檢測體系。推動企業精心設計、精益生產、精細服務,健全企業質量管理體系,全面提高質量管理水平。四是按照“有所爲、有所不爲”“充分發揮比較優勢與後發優勢”“形成自身獨特競爭優勢”的思路,推動各地區找準定位,選擇好主導產業和主攻方向,深化地區間分工合作,融入國內和國際分工體系,形成一批世界級製造業集羣。

  面向未來,我們需在提升製造企業競爭力方面持續發力。

  一方面,要促使龍頭製造企業向標準制定、研發設計、銷售網絡、自主品牌等產業鏈高端環節提升,提高對知識產權的掌控度。大力促進產業鏈各環節的升級,提升不同增值環節的競爭力。從優化全球供應鏈的角度,積極推進製造業構建以本土龍頭企業爲核心,上下游相關企業共同協作、良性互動的高效供應體系,降低產業總體運行的交易成本和生產成本,增加產業國際競爭力。

  另一方面,要培育和打造一批具有世界影響力的企業集團,造就具有產品出口、服務出口、資本輸出和技術輸出及重大工程承包能力的大型綜合型企業,加快培養國際細分市場領域競爭力強的“專精特”中小企業羣體。

  與此同時,還要推動優勢企業提升全球資源配置能力,使優勢企業在更大範圍、更廣領域和更高層次上參與國際資源配置。從全球供應鏈的視角,審視產業發展中的問題,整合全球的資源、資本、人才和創新能力。積極鼓勵有條件的優勢企業“走出去”,開展對外投資與合作,構建世界性的資源供應保障、研發、生產和經營體系,充分利用國內外兩種資源和兩個市場實現快速發展。

  (肖 偉)

責任編輯:李昂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