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條形碼聯合發明人勞雷爾去世:這一符號幾乎革新了每個行業

條形碼的聯合發明者、美國工程師喬治·勞雷爾(George Laurer)12月5日去世,享年94歲。

12月10日,據BBC報道,勞雷爾在其美國北卡羅來納州溫德爾(Wendell)的家中去世,葬禮於12月8日舉行。

條形碼是通用產品代碼(Universal Product Code,UPC)的俗稱。一個條形碼由不同寬度的黑色條紋和12位數字組成,它可以幫助識別商品。IBM設立的紀念網頁上,將通用產品代碼評價爲“革新了世界上幾乎每個行業”。

在IBM擔任電器工程師時,勞雷爾全程開發了條形碼的應用,他將條紋應用到了代碼中,而不是不便於打印的圓圈,他還開發了一種能夠讀取條形碼的激光掃描儀,這才讓條形碼得以普及。

條形碼最初是由一位IBM的同事諾曼·伍德蘭(Norman Woodland)最先想到的,靈感來自於摩爾斯電碼。伍德蘭於2012年去世。儘管伍德蘭在上世紀50年代就爲這一創意申請了專利,但他卻無法對其進行開發。勞雷爾在其之後又花了幾年時間,在成本大大降低的激光和計算機技術的幫助下,開發了可以讀取條形碼的掃描儀,這才讓條形碼從概念變爲可應用的現實,進而改變了全世界的零售業。

在上世紀70年代初期,雜貨店的成本越來越高,每一樣商品都需要貼上價格標籤,這要耗費很多人工。條形碼系統使用激光掃描和計算機快速處理商品,除了減少人工成本,還意味着更少的標價錯誤和更簡單的會計處理流程。

1974年6月,美國俄亥俄州的一包箭牌多汁水果口香糖成爲了第一件被激光掃描了條形碼的商品,它現在展示在華盛頓的美國國家歷史博物館中。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