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喜歡按時間順序拍攝一場戲,因此你會看到這場戲中光線的變化。"這是我在紫禁城拍的第一個鏡頭, 因此我想在鏡頭中表達對故官的敬意。

不同的觀衆對這部電影有着不同的理解,本提問下的高贊回答已經闡述了一個很棒的理解, 我在這裏想分享一些影片幕後創作的故事。

傳奇電影《末代皇帝》,不爲人知的拍攝故事

先還是要向貝託魯導演致以敬意,一起來簡單地對他做一 個瞭解吧。

貝納爾多託魯奇於1941年3月誕生在意大利的帕爾馬。21歲便開始製作電影,從1962年執導《死神》開始,到201 2年執導職業生涯最後-部電影《我和你》,託魯奇共導演了21部電影作品。

憑藉其出色的電影創作能力,託魯奇導演先後獲得過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導演、奧斯卡金像獎最佳改編劇本、英國電影和電視藝術學院最佳影片、金球獎最佳導演、威尼斯國際電影節終身成就金獅獎、戛納電影節金棕櫚終身成就獎等多個榮譽。

他是意大利國寶級導演,也是一位世界公認的電影 大師。

傳奇電影《末代皇帝》,不爲人知的拍攝故事

貝納爾多.貝託魯奇

貝納爾多.貝託魯奇擅長挖掘人性並展現人物的內心世界,他的電影總有-種史詩般的宏大感,又不乏細膩的情感表達,常常能給觀衆帶來難忘的觀影體驗。

其中,最爲全球影迷所熟知的,莫過於1987年執導的電影《末代皇帝》。這部由尊龍、陳沖、鄔君梅等演員聯袂主演的傳記片《未代皇帝》,講述了古老中國最後一個皇帝愛新覺羅溥儀的人生故事。他以嫺熟的、教科書一般的電影手法,將溥儀的一生娓娓道來,勾勒其命運和境遇,令人感慨萬千。

傳奇電影《末代皇帝》,不爲人知的拍攝故事

在談及電影《末代皇帝》的時候,人們總是會提到說“這是首部在北京紫禁城真實取景的電影”。

而在當時,第-次走進故宮拍攝電影的貝託魯奇,也曾一度被其氣勢磅礴的建築所震撼。 因爲在此之前,他還以爲宏偉的故宮跟製片廠搭的場景差不多,只不過就是真實-些而已。 等到去到現場,看到真實的故宮建築,他感到驚歎不已。

傳奇電影《末代皇帝》,不爲人知的拍攝故事

儘管拍攝現場的場景宏大,相關管理也存在很大壓勵,但貝託魯奇在拍攝時,還是從容不迫地處理着拍攝事務。他甚至直到要正式拍攝了,才做好故事板與分鏡頭設計。

在處理童年溥儀在太和殿加冕這場戲的時候,攝製組僅僅只用了三天的時間。

以下是摘自貝託魯奇講述拍攝這場戲的部分內容,涵蓋了幾組鏡頭拍攝的幕後解析:

傳奇電影《末代皇帝》,不爲人知的拍攝故事

這一鏡頭是童年溥儀坐在轎子裏進入紫禁城的畫面。

年幼的溥儀還處於懵懂時期,對世界的理解還非常簡單,他並不知道,自己所前往的皇宮,將是改變他一生命運的地方。

”我們在黎明或日落時拍攝,光照是差不多的。但如果你注意畫面右側你就會看到三個女人走在紅燈籠旁邊。她們的頭和手被-塊木枷鎖鎖着,在中國這是一種刑罰方式。”

傳奇電影《末代皇帝》,不爲人知的拍攝故事

"這是我在紫禁城拍的第一個鏡頭, 因此我想在鏡頭中表達對故官的敬意。這是個簡單的推車鏡頭,喇嘛們是我們在北京找的真喇嘛。我們在喇嘛們後方放了一臺搖臂,拍攝他們黃昏時的祈禱儀式。我很喜歡服裝設計師James Acheson設計的帽子,我想盡情地展示它。在背景中你能看到溥儀的轎子在棧橋上。我們想表達的是皇子從城外進城,而正如影其他部分樣,你得從許多層元素中發現這些重要信息。”

傳奇電影《末代皇帝》,不爲人知的拍攝故事

”我們在北京電影製片廠攝影棚的水泥地面上搭建了這個場景。這是慈禧的房間,溥儀被父親領到堂中鞠躬。實際上在紫禁城並不存在這種柱子上有各種龍和雕塑的房子。這是影片設計師。Ferdinando Scarfiotti的創造,整合了他在不同寺廟中找到的兩三樣東西。我想讓這場戲具有奇幻感,我用廣角鏡拍攝,大概是12mm,布光花了不少時間,因爲龍是盤繞在柱子上的。”

傳奇電影《末代皇帝》,不爲人知的拍攝故事

”扮演童年溥儀的小孩是我們在加州的50名中國孩子中選出來的,我記得我們是在馬爾蒙莊園露臺上發現的他,他是個生於美國的華人。當我們去中國拍攝時,中國人對我說:‘我們已經有 10億人了,你怎麼還帶中國人來中國啊?’當然這是個玩笑。這場戲中他顯得很無辜,因爲他第一次看到這種場面,不知道會發生什麼。”

傳奇電影《末代皇帝》,不爲人知的拍攝故事

”這是慈禧太后死時口中被塞入黑珍珠。慈禧由盧燕扮演,她有真正中國人的那種優雅高貴,能讓人感受到中國人記憶裏的慈禧。這便是讓她來演的原因,你能從她的臉上看到這種特質。她的服裝大概有50磅重,因爲所有刺繡都由蠟雕刻,然後鑄鋁,最後再鍍金。有傳言說她演完之後住院了一個星期,但她真是一個偉大的演員,並且她喜歡扮演慈禧。”

傳奇電影《末代皇帝》,不爲人知的拍攝故事

”慈禧死後,孩子被加冕爲新皇帝。這是在紫禁城太和殿拍的。政府不希望我們在那裏拍,因爲建築都是木質材料,很怕火。最終,我們得到許可可以使用斯坦尼康,只有一名攝影師操作。 政府不希望我們把推車、搖臂或其他燈光帶進去。我們在那兒只待了-會兒, 這也是我們唯一天在紫禁城最重要的宮殿內拍攝。”

”其他的太和殿內景都是在攝影棚拍的。但如果我們那天沒有去太和殿實拍,影片就不會是現在這個樣子。“

傳奇電影《末代皇帝》,不爲人知的拍攝故事

“這仍是在紫禁城拍的,門簾後面就是外面的世界,門簾是既保障光照又阻隔室外內容的唯一方式。因此攝影師Vittorio Storaro把所有燈光都放在門外的院子裏。黃色是太陽的顏色,所有的皇帝也都穿黃衣服。同樣,黃色也是帝國的顏色,這讓我想起了我的故鄉帕爾馬的顏色。那是種非常溫暖,黃中帶紅的顏色。當我發現帝國之黃跟我的家鄉(帕爾馬)很像時,我大爲驚喜。“

傳奇電影《末代皇帝》,不爲人知的拍攝故事

”溥儀站在寶座上跳了幾下,神奇的是無需教小演員怎麼演戲他就已經做好了準備。你得讓他儘量遠離攝影機,得儘量爲他創造出他所熟悉的環境。沒人知道小演員會怎麼演,但小演員們並不抗拒攝影機,這點很關鍵。在此他像蝴蝶一樣拍J他的手臂,模仿i ]簾的飄動。你知道,我得適應這種拍攝,因爲拍孩子的時候你更像是拍紀錄片。”

傳奇電影《末代皇帝》,不爲人知的拍攝故事

”他被黃色門簾吸引甚至蠱惑住了,他就像被吸進了那縷黃色中。他跳進黃門簾的動作是你沒法教他的,不過他喜歡跳着衝進門簾裏,他很開心,因爲他是個無關政治的孩子。如果你能爲小演員建立起”遊樂場”,情況就會變好,你就能多多少少拍到你想要的東西。同樣,這仍是一個斯坦尼康鏡頭。

傳奇電影《末代皇帝》,不爲人知的拍攝故事

”黃色門簾被撐了起來,就像一頂帳篷。溥儀衝進這縷帝國之黃中,我想讓他消失在黃色裏。後來,溥儀結婚後與兩位皇后睡在一起,他們蓋的也是同樣的布料。因此小演員開心地玩着門簾,或者更像是捉迷藏。這是我披露信息的方式,我認爲在影片中披露東西的方式很重要,這也是爲什麼在這場戲中我-開始只展現一些細節,然後你才明白髮生了什麼。我喜歡保守祕密。”

傳奇電影《末代皇帝》,不爲人知的拍攝故事

“當溥儀從門簾中穿出來時,大殿外的場景就顯現出來了。我跟Vittorio描述這是 童年溥儀的重生,就像是太和殿生出了一個孩子,而這個孩子便是皇帝。這也是爲什麼他衝入了文武百官中。銜接到這一外景是很困難的,因爲這是一個合成的場景。我們拍的一部分廣場鏡頭中並沒有人羣,但是整場戲大多數鏡頭還是有人羣的。一臺搖臂跟拍溥儀,然後升起來展現了院子裏的文武百官。”

傳奇電影《末代皇帝》,不爲人知的拍攝故事

”這是從臺階頂上俯拍廣場的鏡頭,展示了小孩和他要面對的整個困境之間的矛盾。我想表現溥儀有多小,而廣場有多大。你立即能感受到非同尋常的孤獨。那-刻我記得內臣指揮文武百官鞠躬的聲音爲鏡頭增添了韻律,也影響了剪輯的節奏。對我來說聲音很重要,有兩種情況是跟着聲音走的一拍攝和剪輯, 但卻截然不同。”

傳奇電影《末代皇帝》,不爲人知的拍攝故事

”在此是小演員看到這一切時的反應, 所有的臨時演員,所有的服裝。沒有理由能解釋爲什麼要從大全最切到特近景,沒有理論來說明。我想這就像音樂,他聽到院子裏的名妓中間有蟋蟀聲音,他就去看了看。我們試圖讓他像看一場比賽-樣注視蟋蟀,如果他找到了蟋蟀還能得到獎勵。我們得不斷給小演員獎勵。我對他說我會讓他上搖臂,接着他就什麼都願意做了。他喜歡看監視器,以及騎在搖臂上,因此他才願意做一切表演。”

傳奇電影《末代皇帝》,不爲人知的拍攝故事

”這是廣場另-端拍攝的俯拍鏡頭。我對Vittorio說: 我們能拍一 個反打的鏡頭麼?’他便拿着一臺攝影機飛快跑到另- -頭,此時太陽已經下了。我們不能等到第二天再拍這2500人的鏡頭,因此他說讓我們看看我們能做什麼。’

我喜歡按時間順序拍攝一場戲,因此你會看到這場戲中光線的變化。你能跟隨陽光的移動,並且由於這是這場戲的最後一個鏡頭, 光線是應該變化的。因此我說‘無論如何, 拍吧!'我們只有大約五分鐘的可用照明時間,但我們花了好幾周來設計這場戲。”

如幾組鏡頭的幕後解析,能夠讓觀衆很好地理解導演的影像表達。而透過貝託魯奇的講述,也能感知到他拍攝電影的功力是十分強大的。他將西方式的表達與東方式的故事很好地融合在了一起,既能讓外國觀衆看懂《末代皇帝》,也能讓中國觀衆理解其中的韻味。

傳奇電影《末代皇帝》,不爲人知的拍攝故事

回顧貝託魯奇的電影藝術人生,我們會看到他是一位對電影抱有極大熱愛,同時又對電影擁有嫺熟技術的大師級電影人。

如今斯人已逝,影迷們只好通過他的作品去感受他的思考與表達。而《末代皇帝》顯然是必看的一部作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