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下長達5000多年,朝代總是在進行更替,每個朝代也有着許許多多的英雄人物,但是英雄最多的年代是什麼時間呢?想必很多小夥伴們都會看過《三國志》,《三國志》中生動形象的記載了東漢末年三國亂世的情況,給世人展現了魏、蜀、吳三國之間的政治和軍事中的鬥爭,幾乎都是原封不動的展現出來的,在《三國志》中記載的三國時期,無論是激烈殘忍的戰爭場景,或者是非常神機妙算的英雄人物,都給後人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比如幾場大型戰役:“官渡之戰”、“赤壁之戰”等等,把小編都嚇到了。

三國時期的許許多多的英雄,後人爲之驚歎,單就講究實力來說,曹操的魏國是三國中勢力最爲強大的,但是江南的孫權和益州的劉備都是半斤八兩。然而,看看《三國志》中的戰爭,好像是蜀漢的劉備積極備戰,動不動就北上征討曹操,要不然就是選擇南下征討孫權。

最爲關鍵的是公元223年,劉備在白帝城去世之後,將阿斗託付給了諸葛亮,諸葛亮能夠爲了劉備的遺願,完成“統一三國,興復漢室”的計劃,所以諸葛亮進行了前後5次的北伐。但是諸葛亮五出祁山,但都可惜最後都做了無用功。

經過此事也讓我們擁有了一個關鍵的問題,那麼司馬懿厲害還是諸葛亮厲害,諸葛亮去世後,司馬懿爲何不率大軍消滅蜀國?司馬昭用一句話解開,使得小編理解了其中的真相。

當時在公元223年,夷陵大戰爆發後,劉備就在白帝城逝世了,阿斗還年幼,統一三國、興復漢室的重任全在諸葛亮自己的身上。諸葛亮勵精圖治,凡事都是在親力親爲,讓蜀國經過多年的休息之後,諸葛亮就開展了震驚世人的北伐。

公元234年的時候,諸葛亮集結蜀國的兵力,進行了自己畢生之力進行的北伐,本來想用這一戰取得北伐決定勝利,結果司馬懿採取了新的“堅壁清野,閉關不戰”的戰術,最終使得諸葛亮犧牲在了五丈原。但是諸葛亮逝世之後,蜀漢已經沒有人能夠和司馬懿一較長短了,司馬懿爲什麼不借着諸葛亮逝世之時,消滅蜀國呢?

諸葛亮逝世的30年之後,公元263年蜀國消失在歷史的塵埃裏,司馬懿的兒子司馬昭當時在請劉禪喫飯之時,機緣巧合的解開了這個謎題,司馬昭說:“縱使諸葛亮在,不能輔之久全,而況姜維邪?”這句話的意思是即使諸葛亮活着都不能保證蜀漢能夠長久的存活,姜維就更加的不行了,諸葛亮逝世之後,蜀國肯定會一天比一天衰落,用魏國的大軍進攻還不如等着他們自己慢慢弱小。後來蜀國發生了黃皓專權、姜維遠遁等等事件,更加表明了司馬氏父子的神機妙算世上確實很少有人能夠相比!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