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奔馳在中國高級車市場的銷量最多,問題和投訴也最多。2019年1月,奔馳發佈2018年業績報告,奔馳全球總銷量約爲231萬輛,同比增長0.6%,已連續三年超過主要競爭對手寶馬和奧迪,稱霸全球豪華汽車市場。

文 | AI財經社 遊勇

編輯 | 明萱

西安美女奔馳車主哭訴維權事件在持續發酵,截止4月14日發稿前,最新的消息是奔馳公司已經正式向車主道歉,而西安市場監管部門也責成奔馳儘快退車退款。

然而,在奔馳新車漏油、車主被4S店欺負成弱勢羣體的背後,是奔馳業績在中國市場的強勁增長。

2019年1月,奔馳發佈2018年業績報告,奔馳全球總銷量約爲231萬輛,同比增長0.6%,已連續三年超過主要競爭對手寶馬和奧迪,稱霸全球豪華汽車市場。

奔馳銷量連續三年奪冠,中國是最大市場,曾被曝鋼材替換鋁合金

年年感謝中國,年年引發不滿

中國早已是奔馳在世界上最大的單一市場。

2017年,戴姆勒旗下梅賽德斯-奔馳和smart兩大品牌在中國大陸共交付61萬輛新車,這也是奔馳首次全球範圍內在單一市場突破60萬銷量大關。而2016年,奔馳在中國的銷量爲47萬輛,2015年爲37萬輛。而2018年這個數字攀升到了65.3萬輛,成爲奔馳在2018年全球銷量的主要推動力。

奔馳在中國的銷量節節攀升,從2013年的22.1萬輛到2018年的65.3萬輛——五年時間幾乎增長了三倍。而戴姆勒集團總裁蔡澈認爲,中國市場所佔的銷量比例在今後還會增長。最新的消息是,2019年一季度,奔馳在中國市場再次實現高速增長,其中奔馳C級和奔馳E級分別上漲12.7%和19.5%,成爲中國汽車市場僅有實現正增長的公司。

喫着如此美味的蛋糕,奔馳沒少來感謝中國這位金主爸爸。戴姆勒集團董事長兼奔馳汽車公司首席執行官蔡澈(Dieter Zetsche)表示,“2018年,奔馳連續三年位居豪華汽車市場首位。在競爭激烈的環境中,我們每月都保持領先地位,得益於中國市場的兩位數增長,以及許多令全球客戶滿意的新車型。我們將在2019年繼續提供優質服務。”而蔡澈年年都會在業績報告上提及中國。

沒想到話音剛落,西安奔馳4S店就開始啪啪打臉。而奔馳公司也在事情發酵幾天後才遲遲出面。

奔馳銷量連續三年奪冠,中國是最大市場,曾被曝鋼材替換鋁合金

奔馳在中國高級車市場的銷量最多,問題和投訴也最多。梳理奔馳近年來的一些員工言行和市場表現,卻可發現,這個世界車企巨頭似乎並未充分表達出對自己最大市場羣體的基本尊重。

2017年7月,國家質檢總局集體約談大衆、通用、奔馳,談及高田氣囊氣體發生器破裂問題缺陷調查情況。但彼時這3個品牌、8家生產商僅提出召回小批量車輛用於試驗分析,並未提出有效召回措施,直到11月才宣佈了召回計劃。然而對於美國市場,早在2016年2月,戴姆勒就表示將召回那裏的84萬輛配備高田氣囊的汽車。

2016年,奔馳被曝出“E級鋼材門事件”,即其在中國售出的E級車偷偷換取了材質,用鋼材代替鋁合金材質,使得簧下重量加重,比海外版本足足增加300公斤體重,使得操控性存在可能的下降。這種名牌車企區別對待、偷工減料的行爲一度引起輿論轟動。

當時奔馳方回應稱,“由於國產長軸距E級車身結構與海外市場不同,而且其配置水平高於海外標準軸距且標配自動變速箱”所致。此外,奔馳強調,國產E級車和在全球其它市場銷售的E級車車身一樣均採用鋼鋁混合材料,並且所有生產及銷售的車輛均符合中國法律規定的安全標準。

針對官方的這一說法,有自媒體專門前往香港展廳來驗證進口版本的E級和國內版本在用料上的差異,結果發現,香港版本的樣車使用鋼材部分並未如國內版本那樣多。

2016年底,北京曾發生過另一件有關戴姆勒集團的爭議事件:由於一次搶車位矛盾,戴姆勒卡客車(中國)有限公司CEO高海納辱罵中國人是“雜種”,在被反擊之後,還拿出辣椒水,噴向與之理論的中國人。這起野蠻言行隨即釀成公共事件。事後,戴姆勒公司在聲明中將其定性爲“私人糾紛”,將這位高管免職。

2015年,江蘇省物價局判定奔馳犯有汽車壟斷案,對奔馳開出了3.5億元罰單通報。據媒體報道,奔馳C級零整比高達1273%,相當於一輛奔馳車零部件能購買12輛整車。此案是典型的“縱向價格壟斷”,即利用自身主導地位,對下游售後市場的零部件價格以及維護保養價格進行控制。外國廠商通過零部件賺走整車銷售的絕大部分利潤,導致許多進口車的整車售價遠高於海外數倍甚至十幾倍。

引發更大規模抗議的,是發生在更早年間的奔馳“異味門”,事涉多款C級轎車。自2010年始,有很多奔馳車主反映車裏有異味,影響到了身體健康,在車裏待時間較長會頭暈噁心,體檢白細胞指數偏高,直到換開其他車才恢復正常。甚至有媒體曝出過車主胎兒畸形、患癌症。

此事曾引發過車主大鬧展臺抗議,但官方始終沒有給出徹底解決措施,奔馳方只是有選擇性地給部分車主更換了一次地毯,但對異味於事無補。無奈之下,至2014年,很多車主選擇了不再維權,賣掉車輛。

具體到奔馳的車型。奔馳旗下熱門車型C級、E級轎車及SUV車型GLC這幾年在中國,也是一路投訴不斷。

一位奔馳E級車主在論壇發帖投訴稱,2017年3月份購車後,僅兩個月的時間新車開始接連發生爆胎,售後方面一直未給出有效解決方案,一年內自付費用更換原廠輪胎4次,最近一次發生爆胎時輪轂發現已經開裂。無奈之下車主準備起訴廠家和4S店。而奔馳C級因爲速箱頓挫、異響等問題被詬病已久,多位車主集中投訴新款C級轎車起步時聽到“咚”聲異響,低速換擋時變速箱出現頓挫感。

奧迪寶馬也有信任危機

德系三雄已經佔據了中國高端車市場的大部分份額。2017年,寶馬全年銷量爲209萬輛,奔馳全年銷量爲229萬輛,奧迪全年銷量達到188萬輛。除了奔馳之外,奧迪和寶馬也曾在中國市場犯過錯誤。

奔馳銷量連續三年奪冠,中國是最大市場,曾被曝鋼材替換鋁合金

2019年3月11日,一篇“毀滅中產的毒汽車:他們都買了奧迪車,也都得了白血病”的文章在朋友圈刷屏,有六名受害者實名舉報,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購買並使用了有異味的奧迪車,兩年後患了白血病。據稱,受害者所購車型均爲奧迪官網公示的“承認奧迪車有異味問題”範圍內。

奧迪官方一直未就此事發布正式的對外聲明,只是該公司公關部門表態稱,對這些車主的遭遇表示遺憾,但車主患癌與奧迪車沒有必然聯繫。

車主將奧迪起訴至法院,不過上述車主的問題沒有得到法院的認可,朝陽區法院奧運村法庭裁定了北京的一家司法鑑定機構對涉案車輛的車內空氣質量進行檢測。該司法鑑定機構半年後拿出了《鑑定意見書》,結果顯示涉案車輛車內空氣質量合格。

2017年7月,奧迪因爲廣告創意問題,被批評內容將兒媳“物化”,不夠尊重女性。而後又因爲中國地圖使用不當,奧迪都出面進行了道歉。

2014年,寶馬在中國發生髮動機凸輪軸螺栓斷裂事故,而類似的事故在全球已經累計發生4萬餘起,但寶馬官方對中外市場的態度令中國消費者非常不滿,一方面是對美國市場唯唯諾諾,另一方面在中國卻輕描淡寫,最終在中國消費者和官方的壓力下,寶馬在315前決定召回23萬輛搭載N52K、N52T、N55發動機的汽車。

根據全國消費者協會在2018年發佈的一份數據,全國消費者協會投訴與諮詢信息系統共錄入汽車產品(含零部件)投訴19,283件,相比上一年下降了5.8%。但在這份統計名單裏,德系三強奔馳、寶馬、奧迪分別爲投訴榜單的二、三、五名。其中,奔馳的投訴量最大,達到了550件,爲豪華品牌之最。

而國際權威的知名評級機構JD Power公佈的2018年車輛可靠性報告中現實,德系三強陣營中,奔馳的故障率已經高於平均水平。

奔馳一直聲稱將致力於向中國用戶提供與梅賽德斯-奔馳全球標準一致的產品和服務,但從這次4S店哭訴維權來看,4S店的冷漠和奔馳公司的反應遲鈍一覽無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