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货币的定义还存在争议,没有一个统一的表述。

目前,市场上的数字货币主要有“去中心化”的比特币、莱特币和“中心化”的瑞波币。

截至2016年3月,全球共有656种数字货币,它们的总市值约81.4亿美元,相比于全球广义货币(M2)还非常小。但相比2015年同期63.5亿美元的总市值,增速达到了28.2%。其中有58种数字货币的市值超过100万美元,13种数字货币市值超过1000万美元,4种数字货币市值超过1亿美元。四大数字货币分别是比特币、以太坊、瑞波币、莱特币,它们的市值之和就超过了总市值的95%。

这些数字货币往往一天之内波幅超过10%,极端情况下更是超过100%。以比特币为例,2010年4月比特币的价格还不到14美分,2013年7月1日达到81.57美元,同年11月25日更是到达968.84美元的历史高位。2015年1月12日,比特币价格下跌到218.01美元,之后一直保持200美元左右,但12月又反弹至400美元以上。其他数字货币也波动剧烈。

并且在2015年10月前,日均交易额都不高,维持在1000万美元、2000万美元,2015年11月2日达到峰值1.3亿美元,之后保持在7000万美元、8000万美元。

现有的数字货币以比特币、莱特币和瑞波币为主,它们实现的技术原理基本相同,都是数字加密货币,需要通过挖矿、贡献算力来获得。“去中心化”的比特币和莱特币不受任何中央机构管理,也没有法律主体。“中心化”则以瑞波币为代表,它由瑞波实验室运营和发行,可以在瑞波网络中流通。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