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理解編劇導演大概是想用最戲劇化的風格來講一些道理,所以在劇中的很多人物塑造上,略有誇張。同理還有萬山紅被常有麗的狗咬,梅然光找尚晉調解 ,尚晉和安然剪不斷理還亂的“情緣”,都是故事一開始就設置的看點,卻是繞了好多彎子才接上,甚至還在繞的。

要說這個冬天最熱的劇,《慶餘年》可謂是一騎絕塵。無論是熱度還是收視率,都甩一衆新劇不止幾條街。

陳道明,吳剛,田雨,高曙光,這些響噹噹的名字從一開始就已經足夠奠定看點,加之作者貓膩的大ip和新鮮的故事構架,《慶餘年》的火紅也是意料之中。

但同樣是大牌雲集,同期的《熱愛》,卻撲的一點都不體面。

甚至在某瓣上,連個評分都沒有。

太慘了。

《熱愛》從12月1日開播至今,始終保持着日更兩集的節奏。按道理來講,這更新速度已經完敗隔壁vip還要再交錢才能多看6集的《慶餘年》。牛莉,張晨光,劉敏濤,梁冠華,範偉,呂中……這部劇也可謂是集齊了娛樂圈各路神仙,對比《慶餘年》陣容毫不遜色。

那爲何收視率和口碑卻差了那麼多?主角人設太缺心眼了。

我不知這部“除了主角面生,其餘都是戲骨”的劇是爲了“捧”男主還是爲了“黑”男主,總之楊玏這人設真心不討喜。

說好聽了叫忠厚老實,講難聽了就是缺心眼。

試問有哪位女婿敢到老丈人家“登門指教”?還是借用哲學名頭,對着未來丈母孃老丈人好一通分析。氣的老丈人徒手碎杯後還反問女友,莫不是是自己說錯話了?

也就是北京人素養極高,能忍住。一點不瞎說,就這一起騷操作放在我們家,早就打起來了。

尤其要命的是,這缺心眼不是偶然,而是日常。

給明顯禁止喝酒的奶奶送了一箱子白酒,自作主張替李掌櫃承諾豬蹄打折…很多莫名其妙的做法簡直太不合常理了。

可就這樣,婚事竟然沒黃,最終還被李掌櫃萬師傅接納了,你說氣人不氣人?

人物塑造過於誇張。

我理解編劇導演大概是想用最戲劇化的風格來講一些道理,所以在劇中的很多人物塑造上,略有誇張。

但有些人,明顯是過了,例如尚晉的母親,管紅花。

虛榮,官腔,好面子,自戀,這些確實可以使人物形象更加飽滿,但是太滿了也容易“翻車”。

第一次雙方家長見面,直接“突襲”。我想不僅是北京沒有這個道理,全國各地應該都沒有。管紅花一直自稱是活躍於政界的人物,這一點做的未免太不合“身份”。不說提前規劃好行程,怎麼着也不能來了才做出通知啊!

還有給李掌櫃一家的見面禮,什麼大白菜,自己題的字,簡直沒眼看。更不要說標配的呵呵冷笑和抑揚頓挫的說話方式,太過於了。

一直很欣賞劉敏濤這個演員,無論是靜妃還是明大姐,都着實喜歡。但管紅花這個角色,太跳脫了。劇情拖拉,故事多線齊發卻不緊湊。

不說別的,從第一集劉克弱就上門踢館李才了,到將近20集纔將這個故事圓回來,這圈繞的真是極大了。同理還有萬山紅被常有麗的狗咬,梅然光找尚晉調解 ,尚晉和安然剪不斷理還亂的“情緣”,都是故事一開始就設置的看點,卻是繞了好多彎子才接上,甚至還在繞的。

故事很有趣,但實在不緊湊。

當然,儘管《熱愛》這劇有瑕疵,但一路追來還是覺得可以一看。

藉助幾個家庭的故事引發出很多熱門問題,拆遷暴發戶,巨嬰,婆媳關係,相親大潮,媽寶男等等等等。

其實抱着單純看劇的心思,還是挺好玩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