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飛的亞洲雄心正在徐徐鋪展開來,而這個顛覆了美國電視業的巨頭的進入有可能正在改變日本、韓國、印度等亞洲電視劇產業的遊戲規則。

一個最近的消息是:網飛已經續訂了演柳承龍、朱智勳和裴鬥娜出演的韓國殭屍奇幻古裝劇《王國》第二季,該劇的第一季將在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播出,而提早續訂劇集的第二季,則是網飛的慣例。

針對日本市場,一個龐大的卡通劇製作計劃也在加速展開,網飛正憑藉強大的財力和日本遊戲動畫製作公司形成穩定合作關係,從而實現對經典卡通劇的量產和復活,其中包括中國觀衆熟悉的《聖鬥士星矢》。而在印度,網飛聯合Blumhouse productions出品的恐怖劇《惡靈》也已經上線,並收穫了IMDb7.4分的高評價。

從某種意義上說,這不過是網飛全球化征途的延續,從 2010 年進入加拿大市場開始,網飛已經進入了拉丁美洲、英國、芬蘭、德國等,並在 2016 年 1 月宣佈進入除中國等少數幾個國家和地區外的全球市場。

在美國國內用戶增長放緩的情況,2017 其全年用戶數量增長主要靠國際用戶 —— 總數達到 6300 萬人,已經超過美國本土。

而網飛多年的經驗證明,進入國際市場最好的攻城利器,就是由當地本土製作團隊和明星打造的優質劇集。

網飛曾放話指出,光是印度,就要拿下一億用戶。支撐其雄心的,並不是盲目燒錢,而是已經被北美和其它國際市場證明行之有效的一系列原創劇製作策略,這是一個本土化、精品化和定製化策略下,由金錢、經驗和耐心共同述說的亞洲故事。

而《王國》會是這個故事裏的華彩樂章嗎?

網飛的亞洲劇爆款攻略:從《火花》到《聖鬥士星矢》

對影視劇文化以及觀衆喜好相差迥異的亞洲市場,網飛劇集可沒有什麼標準化模板,如果說這套亞洲劇攻略有什麼一以貫之的規律,那就是針對不同市場和觀衆因地制宜的定製劇首發。

在日本,IP劇+聯手本土製作公司是網飛常見的劇集開發策略,比如和吉本興業合作,將日本搞笑藝人又吉直樹本獲得芥川獎的同名處女作暢銷小說《花火》改編成電視劇,陣容和製作又是國際化的,導演爲廣木隆一,演員包括林遣都、波岡一喜等。

這部講述漫才藝人德永和前輩神谷亦師亦友,既各自辛苦打拼的同時又互相鼓勵的勵志劇2016年6月3日在網絡首播,2017年2月26日在日本NHK綜合頻道首播後,收穫瞭如潮好評,併成爲網飛亞洲原創劇製作的口碑標杆。

該劇導演廣木隆一完全採用了電影表現手法,第一集的第一個鏡頭就是一段兩分鐘的長鏡頭,給觀衆的感覺是:該劇與其說是電視劇,不如說像是10個小時的影集。

同時,劇集的攝影、配樂等,也基本按照電影的方式來製作,從而令這部充滿電影質感的劇集完全突破了傳統日劇的製作範疇。

類似的製作模式又被運用到漫改懸疑劇《只有我不存在的城市》中。由三部敬創作過同名懸疑、推理漫畫的TV動畫由A-1 Pictures製作,於2016年播出。真人電影《只有我不存在的城市》由藤原龍也、有村架純主演,於2016年上映。

而網飛製作的這部集合了古川雄輝、優希美青等明星陣容、講述默默無名的漫畫家憑藉時光倒流的能力,重返小學時代拯救捲進連續綁架殺人事件的同班同學的的懸疑劇,開播後獲得了imdb8.0、豆瓣8.1分的高評價,僅次於口碑炸裂的動畫版,全面優於電影版。

但相對於劇集製作,在動畫製作上網飛採取的是更雄心勃勃的打包模式,在採購諸多《進擊的巨人》《死亡筆記》《鋼之鍊金術師》《亞人》等頭部動畫後,網飛直接與日本知名動畫製作公司合作,聯手京都動畫打造了《紫羅蘭永恆花園》,和骨頭社製作了《A.I.C.O. -Incarnation-》,和DLE Inc合作了《裝刀凱》等動畫作品,

而對於一些經典動畫,如《惡魔人》、《聖鬥士星矢》則是採取重製模式,後者由蘆野芳晴監製,好萊塢團隊打造劇本,東映動畫負責製作。

這部被定名爲《十二宮騎士:聖鬥士星矢》的劇集確定共有12集,每集30分鐘。

但在韓國,網飛 又並未套用日本IP劇的打法,而是主動開發原創劇集,例如即將推出的《王國》,就是由《隧道》,《走到盡頭》的導演金成勳執導,《信號》的編劇金恩熙撰寫劇本,加上曾主演美劇《超感獵殺》的裴鬥娜+柳承龍、朱智勳的陣容,而劇集本身又是韓劇市場並不常見的殭屍奇幻古裝劇。

除了劇集,網飛還在今年5月推出了首個原創推理綜藝《犯人就是你》,製作團隊是《X-MAN》《家族誕生》《running man》等熱門節目的老班底。陣容則是李光洙、劉在石等韓國綜藝的一線明星,加上柳演錫、金秀路等大量客串明星。

而在印度,網飛則直接放棄了和當地製作公司和主創合作的模式,轉而與打造過《鬼影實錄》系列、《人類清除計劃》系列、《潛伏》系列;《逃出絕命鎮》、《分裂》、《忌日快樂》等賣座恐怖片的北美Blumhouse productions公司合作,但演員依然是全印度本土陣容。

在這些看似各不相同的劇集製作策略背後,到底有什麼一以貫之的東西?

網飛的國際化方法論:本土明星+華麗投資+好萊塢化製作

一個顯而易見的策劃是明星戰術。

但網飛的標準顯然是具有國際知名度的本土化明星,例如《王國》主演裴鬥娜既出演過《雲圖》、《超感獵殺》等好萊塢製作,近年在韓國也有《祕密森林》這樣的大熱作品。

而朱智勳則憑藉《與神同行》、《特工》等電影同時贏得了韓國本土和國際市場的知名度。

這種國際化+本土化明星策略的背後,則是劇集既瞄準韓國本土觀衆,又通過網飛全球化渠道計劃在190個國家開播的發行模式。

另一個特點是電影化的製作規模與模式。

《王國》主演柳承龍曾表示,因爲是網飛製作的電視劇,所以不同之處就是規模。這部第一季僅爲六集的劇集,給這位資深明星的感覺是“拍了三部疲憊的韓國電影”。

而導演金成勳表示過,網飛身爲全球網路電視網龍頭,給予極大的創作自由,使我們能以電影規模拍攝《王國》。

劇集還採取了好萊塢式的製作模式,例如保安非常嚴密。即使是幾位主演也不能提前看海報、預告和成片。

另一點與傳統韓劇完全不同的是:這部講述了朝鮮王世子在調查離奇疫病的過程中發現了威脅國家安危的殭屍的劇集,在還未開播之前,不僅已經被續訂了第二季,還被規劃整個故事將在第二季完結。這顯然是網飛美劇獨特的製作模式。

而在印度原創劇《惡鬼》的製作中,網飛更是全盤採用了好萊塢恐怖片的製作模式去打造這部3集的劇集,而最終這部講述一個偏遠軍事審問所中發生的超自然故事,不僅完全沒有印度影視作品常見的歌舞元素,更成爲一部完全好萊塢風格的驚悚恐怖劇。

“網飛亞洲原創劇攻略的核心其實是網飛模式的本土化變奏”,劇評人指出,網飛的亞洲原創劇開發地圖首先從好萊塢最熟悉的日本市場入手,採用的也是日本本土成熟的IP和製作團隊。

通過日本市場完成試水之後,在本土IP沒有日本那麼成熟,但擁有大量成熟創作人和國際化明星的韓國,則採取了原創劇的開發手法。而在電視劇製作相對薄弱的印度,就索性採用了好萊塢模式和印度明星結合的手法。

“每一處不同的劇集打法背後,始終如一的是網飛深入本土化的國際化策略,但無論怎麼變,萬變不離其宗的網飛的國際化渠道和已經較爲成熟的好萊塢式製片模式。而當這種網飛和亞洲電視劇人才融合交織,也就碰撞出了新的火花。”

被改變的遊戲規則:網飛劇會改變亞洲電視劇嗎?

劇評人普遍認爲,網飛正在加快進軍亞洲市場的步伐,而一旦這場征途開始,就只會不斷升級。

接下來,在韓國,網飛製作的戀愛題材網絡漫畫改編劇《戀愛鈴》、《因爲初戀是第一次》也將在2019年播出;在日本,一系列動畫片將陸續開播;而與亞馬遜爭奪印度市場的努力也將推動更多的印度原創劇開播。

這會改變亞洲電視劇工業模式和文化嗎?

網飛的目的是完成新播劇集的本土化工作,進一步推動國際用戶增長,但也可能潛移默化地爲亞洲電視劇帶入新的空氣。

一個現成的例子是美劇,整個好萊塢工業正在形成通過高投入影片來賺錢的模式,漫威《鋼鐵俠 》、《雷神 》、《復仇者聯盟》系列的劇情都是一個模版出來的。這種模式同樣廣泛運用於好萊塢傳統電視業,但也抹殺了創造力。

可是網飛打造的那些高成本劇集,和HBO這些有線臺劇集一起,顛覆了整個美劇行業,而《鬼入侵》、《怪奇物語》等一系列大片式美劇,也引發了觀衆審美升級。

隨着大量亞洲劇集的開播,這種模式顛覆同樣可能影響到亞洲市場,觀衆一旦看到了更多投資更大、製作更精良、題材更突破的由本土明星出演的劇集,這種製片模式同樣會被本土電視劇工業吸收和借鑑,最終推動整個行業一起改變。

網飛劇還可能改變觀衆看電視的習慣。

相比亞洲傳統電視臺“周播”的模式,網飛採取整季預訂整季上線的模式,讓用戶在上線當天開啓連續收看的馬拉松模式,一旦這種模式在亞洲受到歡迎,那麼傳統的平臺和製作方又該如何因應這種改變?

可以肯定的是,這將是一個如海水般滲透的過程,在《紙牌屋》推出的時候,好萊塢不會想到六年後網飛給整個行業帶來的顛覆,當網飛剛剛進入巴西市場的時候,巴西肥皂劇製作方也不可能想到它能在短時間迅速佔據市場,而現在網飛的下一個戰場,顯然是亞洲。

當朱智勳在被問到“網飛有什麼不同之處嗎?”他回答媒體,“雖然不知道爲什麼,但因爲不熟悉,在屏幕上出現‘網飛’的標識時產生了神奇的感覺。”

接下來市場將會驗證,這家善於創造神奇的行業顛覆者,是否能像征服其他市場一樣,完成對亞洲市場的進擊。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