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所以說家長不僅要去鼓勵孩子,還要相信他們,給予他們獨立的機會。不少人表揚孩子只會用你真棒、真聰明這種非常籠統的詞,但其實這些對孩子自信心沒什麼意義,反而只會讓他們盲目的覺得自己很厲害,一旦遇到過不去挫折的就會立馬泄氣。

近日中國女孩黎子琳在聯合國演講的事情迅速躥上了熱搜,相關話題閱讀量超過1.6億次,視頻播放量也超過800萬次。在視頻中黎子琳以保護大熊貓爲切入點,詳細介紹了中國青少年爲了保護環境和氣候做出的努力,整個過程自然大方,很是自如,給現場和網上的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9歲女孩聯合國演講,如何讓孩子也如此優秀?

01


黎子琳的媽媽林娜透露,女兒是個正宗的成都人,英語之所以很好,是因爲她和老公都是英語老師,從小被薰陶。至於爲什麼可以去聯合國發言,是因爲2019年,黎子琳參加了一次有關文化傳播的比賽“中華少年說”,並且獲得了中國區低年級組冠軍、以及在英國舉行的總決賽亞軍,從而獲得了NGO組織邀請,參加了此次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

在此次大會上,黎子琳用全英文演講:“我非常榮幸能在這裏和大家分享我對氣候行動中青年力量的想法……就我自己而言,我的口號是‘珍愛熊貓,珍愛地球’,大熊貓在百萬年間歷經地球滄海桑田的變遷,被稱爲活化石,是大自然生物多樣性的見證者……”

很多爸爸媽媽看到黎子琳都非常羨慕,爲什麼別人家的孩子可以在世界舞臺上怡然自熱、毫不怯場,而自家孩子在小區裏都唯唯諾諾、甚至都有些社恐呢?其實這就是孩子不自信的表現!


02


禮拜天和閨蜜一起喝茶,聊天的時候聊到了社交恐懼症,對此閨蜜深有心得,她說她自己就非常恐懼社交,比較熟悉的朋友還好,碰到不怎麼熟的人就非常尷尬,外出遠遠看到就早早躲得遠遠的。

9歲女孩聯合國演講,如何讓孩子也如此優秀?

其實很多時候,我們都覺得非常孤單,想要主動認識新朋友,但是就是不管主動上前,別人和自己打招呼也會假裝沒聽見。生活中就有不少孩子,也有類似的情況,說話做事都非常侷促,非常不自信。

父母都知道,孩子是否自信直接影響到他們的未來發展,那麼我們該如何培養孩子的自信心呢?很簡單,對給孩子一些積極的心理暗示,也就是多誇誇孩子。

對於孩子來說,鼓勵教育永遠比棍棒教育更有效一些,如果從小就給孩子比較正面的暗示,那麼他們就會越來越自信。生活中可以多給孩子傳遞正面情緒,比如他很優秀、很聰明,這不僅僅是給孩子一個努力的方向,同時也讓家長更加關注孩子。心理學研究表明,一個人的成功來自於期待、讚揚,以及爸爸媽媽的關愛。

不過在生活中,有不少家長對於讚揚式教育理解不透徹,並不滿足於表揚和獎勵,而是全方面介入並給於指導,把自己的思想、態度、語言等都灌輸給孩子。於是雖然孩子被表揚,但是卻沒有任何實踐機會,自身潛力也被埋沒。所以說家長不僅要去鼓勵孩子,還要相信他們,給予他們獨立的機會。


03

那麼要如何給與孩子積極暗示呢?

首先就要避免給孩子貼負面標籤,每個孩子的學習能力、性格都是不一樣的,有些孩子從小就不喜歡和陌生人交流、學習速度也比較慢,此時家長不可以給孩子貼上笨、自卑、內向的標籤,更不能動不能動就把這些標籤掛在嘴邊。如果孩子比較不自信、不主動出門交朋友,那麼家長就要先以身作則,主動帶着孩子去熱鬧的地方,用積極的環境去影響孩子。

9歲女孩聯合國演講,如何讓孩子也如此優秀?

其次就是要多給孩子具體的表揚,請着重注意“具體”二字。不少人表揚孩子只會用你真棒、真聰明這種非常籠統的詞,但其實這些對孩子自信心沒什麼意義,反而只會讓他們盲目的覺得自己很厲害,一旦遇到過不去挫折的就會立馬泄氣。所以誇孩子的時候,一定要落實到具體的事情上,讓孩子知道自己爲什麼被誇,自己的優點在哪裏。

再者就是不要什麼事情都幫孩子做好,要給他們自主選擇的機會。比如週末決定帶孩子出去玩,應該主動去徵求他們的意見;即便是已經有了比較好的選擇,也要多給孩子選擇的機會,比如可以問“寶貝,這個禮拜天我們是去動物園還是植物園比較好呢?”多給他們選擇機會,他們纔會對自己有信心。

最後就是要給與他們探索的權利。孩子可以玩各種東西,比如可樂瓶、快遞盒等等,千萬不要隨意阻止他們,因爲一旦你制止了他們的興趣,就會挫傷探索的勇氣和信心。大一些的孩子,可以讓他們管管錢,比如一家人去超市,可以讓他們擬一份消費清單,記得要告知他們家裏缺什麼和預算。讓孩子掌握“經濟大權”,會增加他生活的自信心。

不要總羨慕別人家的孩子,多去學學別人家的家長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