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血管瘤已经逐渐被大家所了解,作为一类常见于婴幼儿的良性肿瘤,目前临床上提倡早期的干预治疗,以减少疾病对患儿的影响。

因此血管瘤的一个关键问题就是诊断,仅凭外观特征只能进行初步的判断,需要进行多普勒彩超的检查。彩超检查可以明确病情,并确定血管瘤的种类,从而采取相应的治疗。

如果仅凭惊艳诊断,可能会造成一些误诊的情况,下面来具体介绍一下。

被误诊为红胎记或血管畸形

血管瘤有时会被误诊,最常见的是被误诊为红胎记,这是因为浅表血管瘤表现为红色的版块,仅从外观来说容易被误认为是红胎记,这也使得了很多家长对患儿的血管瘤不重视,延误了病情,使其增长迅速,给后期的治疗带来很多困难。

新的分类方法将血管瘤于血管畸形分别对待,因为部分血管瘤还有消退期,而血管畸形终生不会消退,必须尽早治疗。二者在治疗方法上也有很大的不同。因此无创的检查对诊断血管瘤和血管畸形有重要的意义,目前临床常用的检查方式为多普勒彩超检查。

超声图像显示血管瘤和血管瘤畸形表现为生长部位浅表,大小、形态及内部回声类似。除血管瘤的皮肤特征较明显外,静脉畸形和动脉畸形在形态学上相似度极高,仅依靠超声图像不易对其进行鉴别。高频彩色多普勒可利用血流显像及频谱特征对其进行鉴别。血管瘤的病理学基础为在胚胎发育过程中,某些血管母细胞与发育中的血管网脱离,逐步增殖形成内皮细胞条索,相互吻合并扩张形成管腔 ,进而形成血管瘤。毛细血管瘤内部分化程度较差,主要以内皮细胞条索为主 , 因此彩色血流偏少,仅部分可见低速的静脉超声频谱。

与其他软组织肿瘤鉴别

1、脂肪瘤。位于皮下脂肪层内,平行于皮肤生长,大小不等,多为扁圆形。内部回声具有多样性,可呈高回声、等回声、低回声或混合回声。质地柔软,探头加压后肿块可见发生形态上的改变。彩色多普勒显示肿块内多无血流信号。

2、淋巴管瘤。由扩张的淋巴管丛组成,常位于皮下,椭圆形或扁圆形囊性肿块,有的可呈分叶状或不规则形,为多房性,内多有高回声分隔。探头加压后易变形,有包膜,囊壁薄,瘤体常较大,与四周组织分界清楚,一般不浸润肌层。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为在囊壁及分隔上可见点状及短条状血流信号。

超声检查也有其局限性,不能完全准确地了解血管瘤的范围;当周围组织与肿瘤回声接近时,难以分辨;当病变位置较深,有骨组织阻挡时,则无法显示;对复杂血管畸形,如混合性血管畸形,难以做出准确诊断。如有必要应行增强MRI等其他检查。但由于价格较贵,成像时间较长,不适用于婴幼儿的检测。

总之,超声检查方便、快捷、价廉、安全、无创、无辐射,高频结合彩色多普勒血流声像图能明确判断血管瘤和血管畸形,因此,其可作为血管瘤和血管畸形鉴别诊断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

由此,我们了解了彩超检查对于血管瘤诊断的重要意义,在发现宝宝疑似血管瘤的症状时,及时带宝宝到医院检查,确诊病情,并及早进行治疗。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