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巧梅给老人送餐

浙江在线11月20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聂伟霞 通讯员 柳项云 胡灵 黄娅)每到中午时分,云和县赤石乡的雷水旺家便忙开了,香喷喷的白米饭,搭着鱼香肉丝、排骨炖豆腐等热腾腾的菜肴,打包,骑上摩托车。不一会儿,附近赤石村、临海垟村的20多位老人便吃上了饭。

“我还特制了一个保温箱,保证老人们吃上的饭菜都热乎乎的。”雷水旺拍了拍车子后座的泡沫箱。今年9月起,雷水旺农家有了新的功能—留守老人爱心驿站,每天专门为本村及周边2个村的老人配送中、晚餐。

今年,省政府将“加强城乡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建设”列入十方面民生实事之一,提出建成300个兼具日间照料与全托服务功能的示范型居家养老中心,助餐、配送餐服务覆盖50%以上的城乡社区。山区县云和共有高龄老人和“四类老人”3944余位,居住分散,集中供养存在难度。为提升山区居家老年人的生活品质,解决老人吃饭难题,今年,云和县以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老年食堂、邻里互助、爱心驿站等为依托,为高龄和孤寡、独居、空巢老人和失智失能老人“四类老人”提供助餐、配送餐。目前,已建爱心驿站、邻里互助点13个,惠及300余位留守老人。

“看到老人安心了,再辛苦也要坚持下去。”50多岁的黄巧梅是紧水滩镇田垟村邻里互助点负责人,负责村里10多位老人的助餐与配送,每天坐20多里的公交去县城买食材。村里老人住得比较分散,有些老人家还要走山路。“巧梅做的饭菜比自己烧的好多了,再也不用吃冷饭了。”11月19日,初冬的山村已是阵阵寒意,83岁的留守老人叶守亮接过热乎乎的饭菜心里却是暖暖的。

目前,云和继续加大财政投入,创新推出“政府补助+个人出资+社会赞助”的方式,发展更多的农家乐、餐饮点成为老年爱心驿站。村里有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的,由老年食堂定员配送,没有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的村则鼓励农家乐和爱心人士成立爱心驿站或邻里互帮互助点,为本村或周边村的老人配送。云和县民政局副局长、老龄办主任李叶平介绍,“配送养老”项目中,县财政为每位老人每顿补贴2元,老人自己出3元就能享受送餐服务;邻里互助点或爱心驿站的建设和运行进行1—4万元不等的补贴。云和民政局长王晓燕希望更多的乡贤、热心人士捐献爱心,多途径多形式保障山区老人少花钱,顿顿吃上热菜热饭。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