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巧梅給老人送餐

浙江在線11月20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聶偉霞 通訊員 柳項雲 胡靈 黃婭)每到中午時分,雲和縣赤石鄉的雷水旺家便忙開了,香噴噴的白米飯,搭着魚香肉絲、排骨燉豆腐等熱騰騰的菜餚,打包,騎上摩托車。不一會兒,附近赤石村、臨海垟村的20多位老人便喫上了飯。

“我還特製了一個保溫箱,保證老人們喫上的飯菜都熱乎乎的。”雷水旺拍了拍車子後座的泡沫箱。今年9月起,雷水旺農家有了新的功能—留守老人愛心驛站,每天專門爲本村及周邊2個村的老人配送中、晚餐。

今年,省政府將“加強城鄉社區養老服務機構建設”列入十方面民生實事之一,提出建成300個兼具日間照料與全託服務功能的示範型居家養老中心,助餐、配送餐服務覆蓋50%以上的城鄉社區。山區縣雲和共有高齡老人和“四類老人”3944餘位,居住分散,集中供養存在難度。爲提升山區居家老年人的生活品質,解決老人喫飯難題,今年,雲和縣以居家養老服務照料中心老年食堂、鄰里互助、愛心驛站等爲依託,爲高齡和孤寡、獨居、空巢老人和失智失能老人“四類老人”提供助餐、配送餐。目前,已建愛心驛站、鄰里互助點13個,惠及300餘位留守老人。

“看到老人安心了,再辛苦也要堅持下去。”50多歲的黃巧梅是緊水灘鎮田垟村鄰里互助點負責人,負責村裏10多位老人的助餐與配送,每天坐20多里的公交去縣城買食材。村裏老人住得比較分散,有些老人家還要走山路。“巧梅做的飯菜比自己燒的好多了,再也不用喫冷飯了。”11月19日,初冬的山村已是陣陣寒意,83歲的留守老人葉守亮接過熱乎乎的飯菜心裏卻是暖暖的。

目前,雲和繼續加大財政投入,創新推出“政府補助+個人出資+社會贊助”的方式,發展更多的農家樂、餐飲點成爲老年愛心驛站。村裏有居家養老服務照料中心的,由老年食堂定員配送,沒有居家養老服務照料中心的村則鼓勵農家樂和愛心人士成立愛心驛站或鄰里互幫互助點,爲本村或周邊村的老人配送。雲和縣民政局副局長、老齡辦主任李葉平介紹,“配送養老”項目中,縣財政爲每位老人每頓補貼2元,老人自己出3元就能享受送餐服務;鄰里互助點或愛心驛站的建設和運行進行1—4萬元不等的補貼。雲和民政局長王曉燕希望更多的鄉賢、熱心人士捐獻愛心,多途徑多形式保障山區老人少花錢,頓頓喫上熱菜熱飯。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