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4-14 09:24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通訊員 王新宇 梁亞偉

村民蘆小妹:勇當文明共建“排頭兵”

橋上涼風習習,風車悠悠轉動,三色堇花開正豔;橋下流水潺潺,幾株睡蓮靜臥水面……美好的春光裏,一位大媽正緩步走來。她一邊走,一邊仔細查看路面及兩側綠化景觀帶,不時俯身拾起點點垃圾。

這是日前筆者在婺城區白龍橋鎮高橋社區橋頭看到的一幕。這位拾垃圾的大媽叫蘆小妹,是社區分管衛生工作的兩委成員。提起蘆小妹,高橋社區居民紛紛豎起了大拇指。今年65歲的她,加入社區兩委隊伍已經有6年時間。六年來,她在社區工作中兢兢業業、無私奉獻,至今已連續2年獲評“先進工作者”,連續3年獲評“優秀共產黨員”。去年,她又獲評金華市級“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優秀志願者”榮譽稱號。

村民蘆小妹:勇當文明共建“排頭兵”

風雨兼程,社區變化翻天覆地

高橋社區位於白龍橋鎮東面,下轄高橋、雅村、季家、邵家埠頭4個自然村。在2018年的全國文明城市創建第三方測評中,該社區曾連續兩次被黃牌警告。但在去年12月的第三次測評中,該社區的文明創建工作成功逆襲,獲得了全區第一、全市第四(其中,背街小巷整治工作爲全市第一)的優異成績。

對此,高橋社區黨支部書記葉學斌感慨地說:“別看如今的高橋社區環境越來越好,設施越來越完善,街頭巷尾移步異景,其實在開展整改工作之初,來自居民的阻力很大、困難重重。這當中,蘆小妹是當仁不讓的大功臣!”。

那段時間,社區兩委組織開展入戶整治,蘆小妹總是衝在最前頭,頂風冒雨從無怨言。此前,季家自然村有一家農戶,院子裏種了不少花草,還養了一羣土雞。花草雜亂無章、土雞隨處亂跑,滿院子的雞糞臭不可聞,令周邊鄰里和來往路人抱怨連連。去年12月的一天,蘆小妹冒雨敲開了該農戶家的大門,在做通農戶思想工作後,帶着一幫人給雞羣圍了雞舍,又對花草進行歸置並擺了造型。一通忙碌後,其他人都走了,蘆小妹卻順手拿起掃把,就着屋檐下淅淅瀝瀝的雨水清掃起滿地的雞糞來……當農戶的院子變得整潔又美觀時,蘆小妹身上的長棉襖早已被雨水溼透了。

同樣,雅村自然村也有一位農戶,長期在家門口堆柴養雞。社區工作人員幾次三番上門勸阻,農戶皆不予理睬。爲此,蘆小妹和村兩委其他成員一起,動手幫農戶清理柴火、規劃雞棚,又運來泥土打造景觀,數次墊錢往返多地購買苗木……除了將有限的資金用在“刀刃”上,他們還就地取材,留下了年代久遠的碾米石槽與破舊酒缸做花盆。昔日髒亂差的角落,搖身一變成了轉角的別緻一景。看看蘆小妹等人臉上的汗水,再看看家門口的巨大變化,該農戶終於轉變了態度:“這樣的整治確實好,謝謝你們。”

村民蘆小妹:勇當文明共建“排頭兵”

鞠躬盡瘁,文明創建樂此不疲

“最近廠裏忙起來有些喫力呢,要是有你在就好了……”電話那頭,蘆小妹的丈夫略帶遺憾地說。

“等等吧,文明創建正在緊要關頭,和我一樣加班加點的人還有很多。” 電話這頭,蘆小妹的語氣裏帶了一絲歉疚。

……

原來,蘆小妹的丈夫在福建辦廠,以前她時不時會去福建待上一陣子,協助丈夫處理工廠瑣事。自從當上社區兩委成員,她去福建的時間便少了很多。尤其去年下半年社區啓動文明創建整改之後,她便再沒去過福建。

眼下的高橋社區,文明創建工作正在鞏固階段。大家一起推動“六亂”整治;一起撿菸頭、清垃圾;一起舉辦文藝匯演、知識講座;一起參加健康體檢、民俗活動……居民們對文明創建的認同感和榮譽感不斷增強,曾經的愛理不理甚至破口大罵,都變成了如今的交相稱讚。

能獲得這樣的成績,蘆小妹所付出的心血有目共睹。當領導、同事和居民都在爲她點贊時,她卻因爲疏忽了家人而頗感內疚。“遺憾肯定是有的,我家孩子也沒少抱怨,說他的姑姑每月七八千元工資也沒我忙,自己風裏來雨裏去就算了,還老是讓他喫不上一口熱飯。”面對筆者,蘆小妹靦腆地說,但她隨即莞爾一笑,“不過,我認定的事情就想認真做,希望高橋社區的文明共創成績能永遠保持下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