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上個月,羣友組織去德慶縣高良鎮喫春筍,餘大姐夫妻倆興致勃勃要參加,特地從四會市駕車直奔高良鎮。昨日傍晚,羣友、也是鄰居的餘大姐@我,“好羊,輪到你了,過來取煎餅”。

昨日傍晚,羣友、也是鄰居的餘大姐@我,“好羊,輪到你了,過來取煎餅”。

成立戶外羣也就幾個月,很多羣友尚未見過面,平時都在羣上聊天,只聞其聲,不見其人。餘大姐是其中一位,在羣上不算活躍,但言行舉止給羣友很有禮貌,有修養。她那個微信號,有時是女聲,有時是男聲,原來是夫妻共用。

平時,大家喜歡在羣上曬一些美食,餘大姐很少參與話題,只是偶然提一下“我會煎餅”。 沒見面時,總以爲她的年紀和我們差不多。有一次,羣友小李告訴我,她從餘大姐那拿到了煎餅,又大個又好味,更讚的是,“那是一對老夫妻,非常熱情。”原來,餘大姐夫婦已退休,來自蘭州。由於羣友多,每次做的煎餅數量有限,只能輪着分享,很有心了。

和諧鄰里 煎餅情濃

餘大姐做的煎餅。

上個月,羣友組織去德慶縣高良鎮喫春筍,餘大姐夫妻倆興致勃勃要參加,特地從四會市駕車直奔高良鎮。可惜的是,汽車到了高速出口時,老爺車出了故障,只好請德慶的熟人拖車,與活動擦肩而過。“我倆第一次參加活動就給你們添麻煩了。”餘大姐老伴老溫不停給我發信息致歉,倒弄得我不好意思了。

餘大姐就住在對面樓。據羣友小馮說,早幾個小時前,她已經和羣友老賴上去拿了,還給另一羣友小蘇拿了一個。在乘電梯過程中,老賴受不了香噴噴的煎餅,當場就喫了大半。這回,餘大姐特地留一個給我這個羣主。

和諧鄰里 煎餅情濃

香噴噴的煎餅。

剛上樓,老溫早在門口迎接。這傢伙身材高大,估計有1.9米,我在他身後偷偷掂一下腳,只到他的肩膀。餘大姐一臉慈善,聲音洪亮,快言快語。兩口子的家庭,收拾得也算整潔,傢俱雖簡單,但並不便宜。看來,他倆是羣裏最老的羣友了。

老溫說,雖說他夫妻倆來自蘭州,但常年在全國各地奔波,只是在那有單位分配的宿舍,住了幾年,“算長時間了”。原來,老溫夫婦在國企工作,他是橋樑方面的高級工程師,哪有工程去哪安家,居住不穩定。廣東有句俗語,“嫁雞隨雞,嫁着馬騮(猴子)滿山跑”,想必餘大姐也是這樣了。

“廣東虎門大橋的設計建設,我也有份參與。”提到這個事,老溫依然自豪。他說,當時,像那樣浩大的工程,在中國沒有樣本,外國那套技術也行不通,都是中國專家一手一腳摸出來,自行設計的。或許正是這樣的原因,作爲老技術專家,老溫雖然前幾年退休了,但還是被單位返聘做顧問,目前在肇慶二塔路附近的單位上班。

和諧鄰里 煎餅情濃

喫在嘴裏,甜在心頭。

夫妻倆很健談,說上了話之後滔滔不絕。用他們的話說,肇慶是他們人生中第一套房子,“直到退休纔不再漂泊,終於有了一個落腳點”。兒子在國外工作,但他倆不想跟過去。“老外的生活方式和我們不同,而且語言不通,出了門,你就不知道他們說什麼,他們也不知道我們說什麼,那滋味難受,還是中國好。”老溫哈哈一聲。

餘大姐夫性格豪爽,也體現在煎餅上,竟有一個湯盤大小,相比肇慶街上賣的大氣得多,還散發出陣陣香味。“有活動以後一定抽時間參加。”夫妻倆將我送到電梯口,老溫不忘“提醒”。“當然當然,大家都是鄰居了。”雙手抓着沉沉的煎餅,當然拒絕不了。(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