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雖然人人貸並未公佈公更多關於此次升級的具體步驟,其線上+線下的複合模式要想提供更爲完備的服務功能,或許要向宜信看齊,看看宜信這些年獲得的保險銷售、基金代銷、小額貸款等牌照和其所提供的財富管理服務或許就明白了。與螞蟻金服、騰訊、京東等大企業相比,人人貸並不具有優勢,財富管理的閉環要形成,無論數據與用戶的反饋,或資源、技術的應用,還面臨較長的整合與更新曆程。

人人貸豪擲800萬美元賭什麼?

人人貸花800萬美元換了一個域名,宣佈戰略升級計劃,儘管這800萬美元看似是一個必不可少的噱頭,但重點不在此,戰略升級與轉型本身是平臺發展的必然,問題是P2P平臺升級做線下+線下全景式金融服務有戲嗎?

先不妨看看P2P行業時下背景:

當下P2P平臺正在進入政策出臺帶來的框架內發展時期,草根創業的蠻荒時期已經過去,未出臺的P2P監管細則使行業存在着更多的戰略疑慮,行業頹勢也開始顯現。

有數據爲佐:

行業問題持續放大:零壹數據顯示,P2P問題平臺佔總平臺數的比例正在持續增大,6月份,這一比例爲27.7%;7月爲29.1%;8月爲31%。

創業平臺新進入者劇減:零壹數據顯示,2015年9月份全國新增P2P借貸平臺至少60家,環比下降了28.57%,創今年新低,,較前幾月成階梯式下降。

資本不再親睞?從數據來看,近四個月來,平臺融資案例數也在下降,6月份13例,7月份8例,8月份8例,9月份4例。不過這一現象是否是行業融資的週期性現象還不能做定論。

再看看互聯網行業大勢:

由滴滴與快的合併、美團與大衆點評合併引發的行業現象引發了人們深思,儘管資本寒冬一說各持異論,但行業似乎正在契合這種論調,由相爭相殺轉而相生相親。整體看來,大企業正在形成新的結合體以提高生存力。

互聯網金融行業也呼應了這種趨勢,從背靠上市公司庇護到兩相併購以抱團取暖。近期典型例子是團貸網與融進所的併購案。

另一種是現象大型互聯網企業正在向財富管理領域靠攏,8月13日平安一賬通3.0版上線;8月15號,微衆銀行App正式上線,三天後,阿里旗下的螞蟻聚寶上線;同一天,京東金融APP3.0發佈;8月24日奇虎360旗下你財富上線……

大平臺太多,甚至要懷疑一個理財市場是否是否容得下這些擁擠。草根創業起家的P2P平臺擠進來是否只能做相對的"小而美"服務?

財富管理市場在哪?

人人貸CEO張適時在昨日的致員工信中將該戰略決策歸因於"經濟快速發展中理財需求旺盛和理財服務嚴重不足之間的嚴重矛盾",其目標在於緩解傳統銀行服務不夠標準化的成本難題。從發佈的初步戰略規劃來看,人人貸將建立線上+線下的人、機複合服務形式。

至少,從發展前進的方向看來,戰略升級對任何平臺都是成立的。與"轉型"的"成王敗寇"不一樣,升級不成再多不過被打回原形。

當下看來,人人貸戰略升級至少需要幾方面遠慮。

雖然人人貸並未公佈公更多關於此次升級的具體步驟,其線上+線下的複合模式要想提供更爲完備的服務功能,或許要向宜信看齊,看看宜信這些年獲得的保險銷售、基金代銷、小額貸款等牌照和其所提供的財富管理服務或許就明白了。

在市場培育上,平臺需要服務既有用戶,又發展新用戶,轉型後的人人貸能否得到認可並進一步發展品牌?這其中又面臨的問題是,投資人對財富管理機制的認可,P2P是主動投資,與財富管理不同,後者需要建立以信息披露爲核心的公開透明環境,才能爲投資人所接受。

財富管理未來的競爭點之一將在於多大程度提供較個性化的需求,根據每個用戶的不同訴求,完成溝通、瞭解、建議、執行和跟蹤的財富管理閉環。與螞蟻金服、騰訊、京東等大企業相比,人人貸並不具有優勢,財富管理的閉環要形成,無論數據與用戶的反饋,或資源、技術的應用,還面臨較長的整合與更新曆程。

P2P升級做財富管理,我們且邊走邊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