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客參觀三湖紅橘果園。記者 徐黎明攝

11月18日,到新幹縣尋親訪友的18名上海知青步入三湖鎮賓裏村紅橘園,邊採摘邊品嚐,連聲稱讚:“好喫!好喫!找到了幾十年前的老味道!”

20多年前,一場冰凍災害讓曾享譽盛名的新幹三湖紅橘遭遇危機。爲扭轉局面,新幹縣一手抓紅橘老果園改造,一手抓良種選育,並引進改良品種。在今年三湖鎮舉辦的紅橘節上,遊客和專家品鑑後紛紛讚歎:三湖紅橘的老味道又回來了!

多種因素讓紅橘“很受傷”

新幹三湖紅橘迄今有1700多年的栽培歷史。1991年,該縣栽培面積達3.5萬畝,年產紅橘5萬噸,產值超億元,年出口量129.8萬公斤。

然而1991年一場罕見的凍災,讓三湖紅橘跌入低谷,65%的橘樹凍死,橘農損失慘重。加上當地壯勞力開始大量外出務工,紅橘樹的管理陷入困局,紅橘的品質、口感等均受嚴重影響。此時,贛南臍橙、南豐蜜橘等迅速發展,在疊加因素影響下,三湖紅橘退出了出口市場。

多年努力讓紅橘“甜蜜蜜”

新幹縣的果農們在政府的引導下,從1996年開始,開始了一場拯救三湖紅橘品牌的持久戰。多年來,新幹縣沒有停過對少核三湖紅橘提純復壯的步伐。

努力沒有白費,2017年,正值紅橘成熟的大年,橘農們驚喜地發現,果園裏的紅橘比以前更紅更光滑,口感更甜。經果業部門測定,甜度由原來的11%上升到14%,園裏10多萬公斤紅橘以每公斤6元的均價在春節前被搶購一空。

多個渠道讓紅橘“奔前程”

嚐到甜頭的橘農們開始自覺行動,紛紛將橘樹進行改良處理。

11月3日,三湖鎮舉辦紅橘品鑑會,當地紅橘引得專家和遊客紛紛讚歎。這一變化還引來三湖在深圳創業遊子的興趣,9月,深圳新幹商會下屬的佬俵生態農業有限公司與賓裏村簽下合同,將村裏3700棵150多畝紅橘樹租賃下來進行管理。

“下一步,我們將精準施策,讓三湖紅橘在外部資金的介入下重現輝煌,恢復出口。同時,開發紅橘下游新產品,讓更多新幹人記住鄉愁!”佬俵生態農業有限公司負責人傅立標說。 (李福孫 記者 徐黎明)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