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至於貓咪,它們一方面是獨居動物,既沒有社會結構,也沒有種族首領,這讓人類馴化它們的難度大大增加,成本也大大提高。在最開始人們覺得貓咪這種動物和狗狗一樣都已經被人類完全馴化了,但到了後面人們才漸漸發現貓咪的馴化程度遠遠沒有狗狗那麼高,它只是一種半馴化狀態的生物。

如果你見到你的朋友越來越窮了,並且每一回出門都心不在焉,似乎總想着趕緊回家,除此之外化妝品和奢侈品越買越少,肉食越買越多。那背後的原因不用多想,他十有八九是養貓了。

我們這些養貓的人都自稱貓奴,而貓咪則是我們的主子。這話聽起來是玩笑,但事實確實是這樣的呀。我們每天好喫好喝地供着它們,還要操心這操心那,估計舊社會的那些達官顯貴們都沒有這個待遇吧。

可是呢,我們這羣鏟屎官這麼勞心勞力,一些貓咪們似乎很不領情,高興了給你摸一摸,不高興起來連看你一眼都欠奉。所以這就引出了一個許多鏟屎官都好奇的問題:“爲什麼許多品種的貓咪對人類都這麼不冷不熱呀?是不是因爲它們並沒有被人類馴化?”

相信這個問題各位鏟屎官就算沒有問過,也肯定看到過。在最開始人們覺得貓咪這種動物和狗狗一樣都已經被人類完全馴化了,但到了後面人們才漸漸發現貓咪的馴化程度遠遠沒有狗狗那麼高,它只是一種半馴化狀態的生物。

可是最近一些科學研究以及資料揭露了最新進展,我們之前對貓咪的馴化程度依然是高估了,甚至讓看文獻的我不禁開始懷疑,我養的是家貓還是野貓?

接下來大家如果感興趣,不妨跟我一起來探索一下。

貓咪真的被馴化了嗎?

一、“喵”球崛起:起源

前幾年有一部很有名的系列電影叫做《猩球崛起》,在我看來貓咪們的歷史也可以去拍成一部電影,起名叫做《“喵”球崛起》。如果想要探究貓咪是不是真的被馴化了,我們就必須從這部電影的開頭看起,也就是問一問家養寵物貓的起源究竟是怎樣的?

1.貓咪的血緣種類

牛津大學野生動物保護研究小組曾展開過一項調查研究,他們在世界各地收集了大量的貓咪基因樣本,最後成功分離出了5個野生貓科亞種,分別是:

歐洲野貓

中國荒漠貓

亞洲野貓

南非野貓

非洲野貓

以上5個貓咪亞種幾乎遍及了整個世界,而根據這幾個亞種又延伸出了不同種類的貓咪,這其中就包括了我們的家養寵物貓。

2.我們的貓咪是哪種?

在《家貓的演變》一書當中,我們能夠看到家貓的基因與非洲野貓有着驚人的相似之處。無獨有偶,日本的一位科學家對貓咪的DNA也進行了分析研究,最終發現家養寵物貓的基因與非洲野貓的基因幾乎完全一致。

非洲野貓的主要棲息地是阿聯酋和沙特阿拉伯交界處的沙漠地帶,那裏的殘酷環境使得貓咪的祖先們演化出了耐渴以及從食物中獲取水分的能力,這一點也和我們的家養寵物貓一模一樣。

所以我們可以得到一個初步的結論,我們家中那些喫了睡,睡了喫的貓主子雖然披着可愛寵物的外皮,但實際上卻依舊是一隻野生動物。

二、披着寵物外衣的“小老虎”

美國著名的演化生物學家賈雷德·戴蒙德在《槍炮、病菌與鋼鐵:人類社會的命運》一書中說過一句話:“可馴化的動物都是可以馴化的,不可馴化的動物各有各的不可馴化之處。”

這句話聽起來很難懂,但卻一下子指出了貓咪不可馴化的關鍵原因。我們人類生活的許多動物:狗、牛、羊、蠶、雞、馬……這些動物雖然外表各異,用途各異,但是它們之間都有一些共通之處。

比如說這些動物無論是在馴化條件下還是在野外生活中,種羣當中都有一定的社會結構。比如狼羣之中有狼王,羊羣之中有頭羊。正是因爲具有了社會結構,才使得人們能夠大範圍的馴化它們,使成本降到最低。

並且,因爲羣體當中有首領,在馴化過程當中人類也可以充當首領這個角色,使得馴化更加的容易。

還有更重要一點就是,這些動物馴化都具有很高的經濟價值。牛、羊、雞、豬等動物可以給人類提供豐富的肉食,並且牛還可以耕地,羊還可以提供毛髮,簡直渾身上下都是寶。至於狗狗,在與人類相互配合的億萬年曆史當中,它們不僅能夠看家護院,還能夠幫助人們追逐獵物。

至於貓咪,它們一方面是獨居動物,既沒有社會結構,也沒有種族首領,這讓人類馴化它們的難度大大增加,成本也大大提高。至於貓咪能給人類帶來的經濟好處嘛,好像就只有捉老鼠這一項了。

可問題是捉老鼠是貓咪的天然本能,哪怕沒有被馴化,它們也會自己聚集到人類的生活區捕獵。一個是就算勞心勞力也未必能夠馴化,另一個則是就算不馴化也能解決問題,我們聰(懶)明(惰)的祖先,自然就選擇了後者。

也許有人會說,誰說貓咪的功能只在於捉老鼠,它還可以陪伴我們啊。可大家要知道,只有飽暖纔會思淫慾。古代的人們自己都未必能夠喫得飽,一般人根本不會再想浪費糧食去養一隻貓咪。

所以在古時候,貓咪往往都是達官顯貴和文人墨客的寵物,直到近現代工業革命才徹底普及開來。既然不存在特別大的陪伴需求,人們也不會刻意地去選育貓咪品種,於是貓咪野貓的基因就這樣一代一代地流傳了下來。

自己養了這麼多年的貓咪依舊是個野生動物,這讓人聽起來很沮喪,也讓我們不禁想問:“難道我們人類幾千年來對貓咪一點影響都沒有嗎?”

三、人類的影響

要說幾千年來貓咪在人類的影響下一點變化都沒有,那是騙人的。美國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的科研小組在2014年對貓咪的基因進行了再分析,結果研究人員驚喜地發現家養寵物貓與非洲野貓的基因在某一方面存在着高度的不一致。

這個方面就是貓咪的神經系統,研究人員表示,他們發現家貓在神經系統方面有281處的基因變動,這些基因變動使得它們相比非洲野貓更加願意與別的生物互動,也更願意與其他的生物交流情感,這應該是現代大規模選育品種貓所帶來的結果。

也就是說,雖然咱們家的貓咪在生理特徵方面與非洲野貓一般無二,可在心理層面上卻存在着許多馴化所帶來的痕跡。而這一點恰恰能夠給我們鏟屎官帶來很大的啓示:

寵物貓的生理特徵依舊適合野外環境,所以我們給貓咪選擇食物的時候要儘量遵從自然飲食的原則。而寵物貓的心理特徵已經與人類聯繫在了一起,這就意味着我們養它可不能像養野貓一樣,陪伴、尊重、關心在這些毛孩子身上依舊適用。

鏟屎官想要拉近和貓咪的關係,就得靠這兩樣哦。

大家看我們聊了這麼多貓咪究竟有沒有被馴化的內容,看似無關緊要,可實際上依舊能夠指導我們的行動,所以說多讀書很重要啊。

參考文獻:[1]佟屏亞,趙國磐.家貓的馴化史[J].農業考古,1993(03):295-301.

[2]The Evolution of House Cats,Genetic and archaeological findings hint that wildcats became house cats earlier--and in a different place--than previously thought.By Carlos A. Driscoll, Juliet Clutton-Brock, Andrew C. Kitchener, Stephen J. O'Brien on June 1, 2009

[3]Montague MJ, Gang L, Gandolfi B, et al.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domestic cat genome reveals genetic signatures underlying feline biology and domestication.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2014 Dec 12;111(48):17230–17235.

[4]賈雷德·戴蒙德.《槍炮、病菌與鋼鐵:人類社會的命運》

*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