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跨珠江口东西岸,“一桥飞架三地”,历经15年筹备、建设的港珠澳大桥如同一条巨龙飞腾在伶仃洋上。10月23日上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宣布,港珠澳大桥正式开通。24日上午9时,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

港珠澳大桥上的“中国结”造型桥塔

从港珠澳大桥珠海连接线到达珠海口岸,旅客搭乘穿梭巴士出发,40分钟即可到达香港口岸,此时的珠港出境旅检大厅,旅客们正在边检自助查验区域有序排队,体验10秒钟快速过检。海底隧道中,穿梭巴士在最深水下46米的隧道中驶过,几公里之外的西人工岛监控中心,工作人员正从524个监控画面中实时了解交通状况,为旅客保驾护航。

作为连接粤港澳三地的跨境大通道,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城市群的重要一环,港珠澳大桥由三方合作共建、共同管理,各要素汇聚而成,已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合作+融合”经典范例,引发人们畅想........

机制创新为三地合作提供可借鉴经验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不断推进,粤港澳三地之间人流、物流、信息流与日俱增。一座横跨伶仃洋,飞架三地的大桥能够应时而生,其带来的巨大社会效益,不言自明。

珠澳口岸人工岛上的港珠澳大桥收费广场,设有20条行车通道,是大桥的门户。 刘泽琦 摄

港珠澳大桥作为世界建桥史上技术最复杂,施工难度最高,工程规模最庞大的一座跨海桥岛隧集群工程,除建设难度外,在大桥筹建之初还面临另一个特殊的难题。广东省发展改革委主任、港珠澳大桥三地联合工作委员会的主席葛长伟直言,“大桥涉及到‘一国两制’,三种法律体系、三种技术管理标准,统筹协调难度非常大。”

那么,如何保障港珠澳大桥的建设顺利推进?

一套符合粤港澳三地发展利益的共建共管大桥建设管理机制应运而生。“在国家的支持下,专责小组的指导下,粤港澳三地经过充分协商,建立了共建共管的沟通协调机制,三级架构分为港珠澳大桥专责小组、三地联合工作委员会和项目法人(大桥管理局),从牵头到协调,再到实施,体现在大桥建设的各个方面。”葛长伟介绍说。

2010年3月,粤港澳三地政府签署港珠澳大桥建设、营运、维护及管理协议,明确了三地政府本着友好协商,互利共赢的原则,处理大桥建设和运营管理的各项任务。

机制落地加速项目建设。葛长伟表示,“从港珠澳大桥2009年年底开工建设,九年间,粤港澳三方共组织召开了三地委会议25次,三方工作例会和其他各类专题会议一百多次,开展现场专题调研18次。经过九年的实践,这样一个共建共管的机制已被证明是成功的。”

共建共管机制体现在大桥建设过程,以及下一步的运营和管理的各个方面。在大桥的运营管理方面,按照粤港澳三方达成的共识,在大桥开通前发放11000个港珠澳大桥口岸粤港商务车配额;而在珠澳旅检楼的合作查验特别通道,粤澳两地检方为过关旅客进行“一站式”查验,正是珠澳检方合作的创新查验方式,以共同管理的模式维护大桥的正常运行。

珠澳旅检楼的合作查验特别通道。 刘泽琦 摄

“港珠澳大桥的顺利建成,是在国家支持下,粤港澳三地齐心合力做好的,恰恰填补了珠三角‘下边那一横’,既是粤港澳三地合作的成功范例,也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葛长伟表示。

多方资源汇聚达到最佳平衡点

在今年9月23日,香港终以26公里的铁路线连接至国家2.5万公里的高速铁路网,跨境列车“一路北向”。如果说广深港高铁让香港走近大陆,那么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就是打通了粤港澳大湾区的互联互通“大动脉”。

青州航道桥的“中国结”造型。 刘泽琦 摄

港珠澳大桥的建成通车将对香港、珠海、澳门三地产生最直接的交通影响。全长55公里的港珠澳大桥,连接香港大屿山和香港国际机场、澳门和广东省珠海市。大桥开通将大幅缩减穿越三地的交通时间,珠澳陆路前往香港的平均出行时间将从三小时缩短为45分钟时,瞬间拓展了港珠澳三地间的沟通交流渠道,也为粤港澳大湾区的互联互通注入强劲动能。

2003年8月4日,国务院正式批准三地政府开展港珠澳大桥前期工作,港珠澳大桥一桥飞架三地,其建设理念提出之时,就注定了不会平凡。

站在东人工岛上远眺,能够看到香港国际机场的飞机起降。

“在大桥建设初期,怎么建?建在哪里?落脚点在哪里?所有东西都是不确定的。我们曾经做过十多个的线路组合方案,20多套的融资方案,150多项专题论证,经过反复的论证才得出现在的大桥。”港珠澳大桥管理局局长朱永灵表示,大桥建设是粤港澳三地的共同目标,也不断促进建设者们找到最佳方案。

大桥建设汇集三地资源,还体现在项目创新的各个方面。朱永灵介绍,大桥管理局三个副局长分别来自粤港澳三地,各自管理大桥的安全环保、财务、合同招标,三方互相配合互相制约,增加了决策的透明性和科学性。“甚至在反腐倡廉上,香港廉政公署也登上港珠澳大桥来分享经验,这在之前是很少见到的,正是因为‘大桥’的特殊性,才正向的成就了大桥。”朱永灵说。

在技术工程方面,粤港澳三地技术标准各不相同,在项目领域各有千秋,这也对大桥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朱永灵说,“三家不一样,谁的标准高我们就用谁的,‘就高不就低’,整个大桥的技术标准比国内目前的水准就要高出一截,我们才能够有更多的创新空间来做出精品工程。”

■延伸

大桥建设,每一步都是创新

在港珠澳大桥开通后,从珠海口岸乘车前往香港,在经过全长2741米的拱北隧道时,可以抬头看向前方,或许此时此刻,在上方10米外正有千百人在拱北口岸出境、入境。

作为珠海连接线的关键控制性工程,距离地面4米的超浅埋深,336.8㎡的开挖断面的拱北隧道在拱北口岸下方贯穿而过。拱北隧道项目负责人向记者介绍,拱北隧道顶管成套施工技术、长距离大断面水平环向一次冻结技术是大桥建设的新的尝试,也填补了我国建筑领域的空白。

在港珠澳大桥管理局总工程师苏权科看来,包括拱北隧道,大桥的每一项建设都离不开技术的创新。目前为止,项目创新工法31项、创新软件13项、创新装备31项、创新产品3项,申请专利454项等。创新成果获得省部级特等奖3项、一等奖8项、二等奖3项,形成专著18本、技术标准60册。一系列的研究成果大范围应用于项目实践,解决了工程推进中的重点难题,有力支撑了港珠澳大桥工程建设。

“大桥的工程建设很多都是我们之前没有接触过的,从学习到试验,再到制造,需要反复试验一步一步走过来,每一步都是创新。”苏权科说。

从前期科研,到正式通车,港珠澳大桥已经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关键符号,大桥的各项技术标准正逐渐走向世界。苏权科表示,“港珠澳大桥建设过程中,参建单位已经陆续接到许多国际订单,比如挪威、塞尔维亚、美国的大桥。同时,我们的项目参建单位也在“一带一路”沿线很多国家中标。无论是在国内、国外,港珠澳大桥的技术标准,已经被行业领域普遍认可。”

更多内容→

港珠澳大桥已于2018年10月24日上午9时正式通车运营。通车后,从香港到珠海澳门驱车仅需30分钟的车程。怎么上桥?如何过关?识别二维码,带你上桥去兜风!

更多精彩

1

习近平出席开通仪式并宣布港珠澳大桥正式开通

2

重磅!港珠澳大桥10月24日正式通车!走,带你提前上桥畅游!

3

港珠澳大桥正式开通!南方君为你准备了彩蛋……

长按关注

泛珠发布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