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那么同样,我们也可以说:最好的防守就是最好的进攻。有人说,最好的进攻就是最好的防守。

请大家先来思考一个问题:决定一场篮球比赛胜负的本质原因是什么?大多数人的回答是:得分比对方多就获胜了。其实,这样的回答只能给一半的分数。因为还有后半句:让对手得更少的分数同样可以取得比赛的胜利。

这不是文字游戏,而是我们的潜意识里,到底最在意什么。前半句讲的是进攻,而后半句反映的是防守。两者,都是最本质的制胜因素。这个客观的事实,不会因为比赛水平的变化而改变;也不会随着我们球技的提高而发生变化。

其实原本,防守与进攻是绝对同等重要的。可是,为什么在我们国内大环境下,我们的训练、我们的媒体、我们的短视频......都把焦点放在了进攻端,更准确的讲,是放在了球的身上。我常给队员们说一句话:获胜的关键,往往是无球人做的好坏。

这里的难点在于:一次成功的防守(高质量与球进不进关系不大)所能带给运动员的快感与喜悦通常比一次得分小得多。或许,一次盖帽才能让你热脉膨胀。可一场比赛下来,盖帽数几乎不可能上双吧。正是因为反馈效果的不同,所以,我们更愿意花时间练习运球、投篮、上篮等有球训练。

那么高质量的防守,对于CUBA球员来说,更多意味着什么呢?

无论你的教练是偏向于进攻型还是防守型,球队里都必须至少有一位防守端的灵魂。这名球员的最大作用在于:带动整个球队积极防守,特别是在比分落后时、屡投不中陷入得分荒时。

而进一步看,在大学生比赛这个层级,队员有其年龄的特殊性。18至22岁左右的孩子,充满活力与激情,同时特别容易受环境、比分的影响。前阵子我带队打比赛,由于过分轻敌,半场结束虽然只落后10分,但大家好像跟已经输球了似的一个个垂头丧气。

更重要的是,这个阶段的孩子们,心智模式还没有发展成熟,还没有形成一整套稳定的操作系统。所以,你会发现一个很普遍的现象:阵地进攻的配合默契程度大家都半斤八两,谁也比谁强不哪去。注意,我说的是配合默契程度。

那么,多数教练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呢?花心思从基层找个人进攻比较出色的球员进入学校打球呗。有这么一两个比较突出的队员(这里是与其他学校比较),球队的阵地进攻就解决了。这是大部分教练通常的解决方法,没什么不对。只不过,如果没挖到合适的人,球队的阵地进攻又只能停滞不前了。

说了这么多,无非就是想让大家重视防守,因为好的防守同样可以解决上面的问题。你会发现,在大学生、高中生的比赛里,如果两支球队水平差不多,往往是哪支球队快攻的比例高、罚球的比例高就会取得最终的胜利。

这不难理解,高质量的防守才能创造更多的后场篮板球,而后场篮板球是发动快攻的最佳时机。如果对方总是将球命中,我们就必须在底线外发球,此时,对方已经回防了。而谁能抢到后场篮板球是不确定性的,在球出手的一瞬间,我们并不能完全预测谁会抢到此球。

这样,由攻转守一方的回防速度以及难度将会大大提高。此外,高质量的防守会造成对方更多的失误,而失误同样是我们发动快攻的最佳时机,不容错过。我观察过很多比赛,决定胜负的时刻往往就是某一方连续发动快攻将比分一下子拉开的阶段。

因为大家在阵地进攻中的成功率都差不多,这个时候某一方如果可以连续发动快攻并将比分拉开,只要后面不犯大的错误,对方真的很难再追上来。而这一切,都需要高质量的防守做支撑。

在我们这个层级,重视快攻绝对不会错。快攻是最有效、最简单的得分方式。它不需要5个人统一协作,2-3人即可解决战斗。但是,它却需要5个人齐心协力的进行防守。但是你想啊,5个人统一的防守更难,还是5个人统一的完成阵地进攻战术更难呢?

也因此,对于CUBA球员来说,好的防守不仅仅意味着更多的上场机会,它更预示着更多的进攻机会摆在我们面前。有人说,最好的进攻就是最好的防守。那么同样,我们也可以说:最好的防守就是最好的进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