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组建产业发展运营平台公司,采取轻资产运营模式、企业化运作方式,负责汉正街品牌整体运营、整体形象塑造、创新创意生态打造、各种节赛会展活动组织筹办、人才资源集聚培育、公共服务供给、舆论发动造势等工作。到“十四五”末,汉正街年交易额突破3000亿元,跨境电商交易额年增长100%以上,全国性自主品牌商贸产业集群达到10个左右,每年举办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展会和赛事活动4场以上,使汉正街成为商品研发、设计、展示及交易中心,成为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的创新试验场,成为“买全国、卖全国”“买全球、卖全球”的国内强大市场枢纽和国际性供应链管理服务中心。

到“十四五”末,汉正街年交易额突破3000亿元,跨境电商交易额年增长100%以上,全国性自主品牌商贸产业集群达到10个左右,每年举办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展会和赛事活动4场以上,使汉正街成为商品研发、设计、展示及交易中心,成为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的创新试验场,成为“买全国、卖全国”“买全球、卖全球”的国内强大市场枢纽和国际性供应链管理服务中心。

支持设立创意设计学院、研究院。支持武汉纺织大学、湖北美术学院、湖北工业大学等在汉高校及国内外知名艺术设计类院校,联合或者独自创建各类创意设计学院、新型研发机构及成果转化平台,为汉正街提升设计驱动力提供可持续的创意设计和人才供给。探索将国家和省支持中国(湖北)自由贸易区武汉片区的部分试点政策延伸到汉正街,研究建立协同发展的政策体系;抢抓武汉获批第三批国家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机遇,大力引进、培育跨境电商群体;鼓励发展新制造,打通全产业链链条,使汉正街走在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发展前沿。

随着府河大桥、新河特大桥、新岱山桥等快速路桥建成通车,汉口北商贸物流枢纽区与武汉主城区紧紧地连在一起。长江新城将打造未来城市的样板区,倾力打造武汉“第四镇”。作为武汉市临空副城核心区,国际空铁综合枢纽、国家级商务会展中心、中部商贸物流枢纽区加快规划建设。便捷发达的交通路网让府河南北畅通连接,融为一体,府河已成为武汉主城的内河。府河湿地正在成为生态湿地景观带。黄陂南部将引领大武汉未来发展,真正成为汉口主城的重要发展极。

一个集小商品、农副产品、家具、建材、汽配、金属材料、农机及电子产品等十大市场集群、六大工业园区的商贸物流产业新城正在崛起,成为这个“大市场”的龙头和引擎。这就是国家商务部重点支持的国家级商贸物流枢纽区——汉口北商贸物流枢纽区。汉口北通过多种形式,集聚武汉市5000多家线上企业,累计扶持超3400多家传统企业成功转型,基地内电商企业2018年全年销售额突破百亿元,日均发货量突破3.8万件,形成了货源、平台、配送、管理多位一体的汉口北特色电商产业生态,吸引了阿里巴巴、兰亭集势、亚马逊等知名的跨境电商平台集聚黄陂,全球排名前十位的货代公司,冰岛的怡之航、丹麦的航运佳等七家入驻汉口北。“卓贸通”注册企业已达1500多家,引进了60多家国际物流服务商,合作开通了11条大宗出口国际物流线路及140多条小包出口物流线路,自建及共建海外仓99个,覆盖美国、日本、印度、越南等24个国家和地区。截至目前,汉口北市场进出口总额累计超过40亿美元,成为湖北跨境电商发展的主通道。在汉口北的拉动下,黄陂区2018年实现外贸出口178990万美元,是2015年的近10倍。

加强区域联动发展。加强汉正街与汉口北市场群、临空港经济技术开发区、汉阳龟北片、阳逻港区等联动发展,引入第三方运营商建设或者改造大规模集中化的仓储系统和“虚拟库存”系统。加强与孝感、仙桃、天门、黄冈、黄石等城市联动发展,围绕相关城市发展的服装、童车、家居用品等专业化产业集群,推动形成研发设计、品牌营销、交易贸易在汉正街,生产制造、仓储物流在周边城市的互补格局。

成立运营平台公司。通过政府引导、民资参与、公私合作的形式,以混合所有制方式组建两类平台公司。组建基础设施建设运营平台公司,采取重资产运营模式、企业化运作方式,主要负责土地一二级开发、交通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空间建设,并通过股权激励、引入战略投资者等方式不断完善企业管理。组建产业发展运营平台公司,采取轻资产运营模式、企业化运作方式,负责汉正街品牌整体运营、整体形象塑造、创新创意生态打造、各种节赛会展活动组织筹办、人才资源集聚培育、公共服务供给、舆论发动造势等工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