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另一方面要继续做好武湖区域内垃圾清理和巡查工作,广泛开展群众环保教育,落实好全面禁捕、退垸还湖、岸线绿化、治理面源污染等综合性的水生态修复措施,实行长短期结合、标本兼治工作策略,持续改善武湖水质、岸线、景观,促进武湖的绿色生态转型发展。自省、市河湖长制工作启动以来,相关责任单位部门对武湖治理保护工作高度重视,建立组织体系,目标任务明确,压实工作责任,治理措施有效,当前武湖的整体生态及水质明显好转,值得充分肯定。

据悉,武湖又名北湖、黄汉湖,为跨区湖泊,由黄陂区和新洲区共有共管,东属新洲区,西属黄陂区。武湖湖泊水域面积30.6平方公里,汇流面积301.19平方公里,岸线长度73.4公里,最大水深为4.5米,平均水深为2.8米,湖泊容积10014.3万立方米。武湖现状功能有防洪排涝、农业灌溉和水产养殖等功能。

2019年以来,黄陂区严格执行武汉市河湖长第4号令,加大武湖周边区域“清四乱”(无乱占、无乱堆、无乱建、无乱采)力度,及时边查边改,效果明显。截止2019年底,武湖共排查“四乱”问题21处;整治违法建筑约260平方米;整治乱堆乱放17处,清理垃圾40余吨。同时,为提高排涝能力,投资近1.1亿元,新建武湖二泵站工程。

自省、市河湖长制工作启动以来,相关责任单位部门对武湖治理保护工作高度重视,建立组织体系,目标任务明确,压实工作责任,治理措施有效,当前武湖的整体生态及水质明显好转,值得充分肯定。一方面要严格履职尽责,量化目标任务,加快问题整改和村湾污水处理厂建设进度,提高武湖周边村湾污水处理能力,确保生活污水处理达标排放;另一方面要继续做好武湖区域内垃圾清理和巡查工作,广泛开展群众环保教育,落实好全面禁捕、退垸还湖、岸线绿化、治理面源污染等综合性的水生态修复措施,实行长短期结合、标本兼治工作策略,持续改善武湖水质、岸线、景观,促进武湖的绿色生态转型发展。

新建的武湖二泵站位于大潭街,与武湖泵站共同承担着武湖流域排水任务;童家湖泵站位于童家湖排水闸右侧,与童家湖排水闸共同承担童家湖排涝任务。目前两处泵站主体工程已建设完工,泵站机组已安装调试完成,正在建设泵站变电站,配电工程完成后,两处泵站即可投入运行。

区园林和林业局深入贯彻“两山”理念,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完成美丽乡村示范带绿化美化提升工作,认真办理人大代表意见建议,做好森林防火工作,依法兴林、依法治林,为建设生态黄陂贡献应有之力。目前全区已复工林业企业150余家,复工率100%。自“十三五”来,全区累计新造林8万余亩,森林面积达到108万亩,占全市森林面积(220万亩)近一半,森林覆盖率37.2%,其中生态公益林面积51万亩,拥有1个省级森林公园,3个省级森林及野生动植物自然保护小区,1个市级湿地保护小区,省级绿色乡村571个,是武汉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生态最好的新城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