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蘆淞區神農公園門口的株洲首座“建寧驛站”。

即使在便民服務區喫東西也聞不到異味。

紅網時刻株洲11月21日訊(通訊員 李向紅 記者 龍琦)公廁不僅只爲了“方便”,還應是城市的一座驛站。20日上午,位於株洲神農公園正門附近的首個“建寧驛站”正式啓用,這也意味着,一張以“建寧驛站”爲中心、惠及一線城市周邊羣衆的服務網徐徐鋪開。

該公廁外觀爲新中式風格,採用冷彎薄壁型鋼結構,佔地面積80餘平方米,分隔出6個功能區,其分別爲:便民服務區、公廁區、環衛工人休息室、母嬰室及第三衛生間、城管崗亭。值得注意的是,位於“驛站”正門口的顯示屏,除顯示內溫度、溼度外,還監視着各項異味指標,一旦內部空間異味超標,廁聯網系統將自動啓動強排功能,瞬間抽離異味,即使市民在便民服務區用餐,也聞不到絲毫異味。

目前,株洲城區共有公廁256座,其中環衛公廁136座,社會公廁120座(不完全統計),其中有116座還是2008年前建成的,需求缺口高達328座。“髒亂差”“如廁難”成爲市民生活的痛點。

今年9月,株洲正式啓動城區“廁所革命”,着力推動公廁的改造與新建,全年預計新建177座、改造200座、開放社會公廁200座,將公共廁所打造成具有“基本功能+X”的“建寧驛站”。所謂“建寧驛站”,即在提供潔淨如廁的基本功能外,還新增了手機充電、免費WIFI覆蓋、物品零售等額外服務。

作者:龍琦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