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每天都出現大量的塑料廢棄物,這不僅玷污了土壤環境,並且大量的塑料廢棄物流向海洋,致使國際海洋都遭到了玷污,而海洋中的物種必然也深受其害。

週一,在印度尼西亞東部蘇拉威西(Sulawesi)省東南部的卡波塔(Kapota)海域一個海灘上,人們看到了一頭31英尺(9.4)長的死亡抹香鯨。這是一頭雄性抹香鯨,屍體已經腐爛。在它的胃裏,人們看到大量的塑料廢棄物,包括115個塑料杯、25個垃圾袋、4個罐子、2只人字拖、1個尼龍袋子和1000個其餘的材料碎片,總重量達到13磅(5.8千克)。

據印尼嘉多比(Wakatobi)國家公園負責人赫裏·桑託索(HeriSantoso)說,雖然這頭抹香鯨的死亡原因尚不清楚,但毫無疑問胃裏大量的塑料廢棄物會對它的身體出現影響。印尼世界自然基金會海洋物種保護協調員也說:“雖然我們還不能推斷出死亡的原因,但我們看到的事實確實很可怕。”

根據今年1月公佈在《科學》(Science)刊物上的一項研究透露,印尼有2.6億人口,是僅次於中國的世界第二大材料污染源。這一研究報告稱,中國每年出現320萬噸塑料廢棄物,因爲“管理不善”,其中129萬噸最後進入海洋。印度尼西亞海洋事務協調部長盧胡特·賓薩爾·潘加坦(LuhutBinsarPandjaitan)說,“我聽到這件事很難過”,這頭鯨魚胃裏看到的大量塑料廢棄物應當提升羣衆對減少採用材料產品的認知,並推動政府採取更嚴格的方法來保衛海洋,“許多其他海洋動物也有可能被塑料廢物污染,這對我們的生活也非常危險”。他還說他當作部分長官,最近一直在爭奪減小採用材料,印尼政府正在奮鬥減小材料的應用,包括督促超市別爲消費者提供垃圾袋,並在全國學校開展培養。事實上,印尼政府早已爲此制定了目標,到2025年將材料使用量減少70%。

盧胡特·賓薩爾·潘加坦還說,如果人們意識到材料廢品“是一個共同的敵人,那麼這個雄心壯志就能實現”。實際上,人們一般都很清晰,塑料廢棄物是重大的污染物,不過,有一起的意識並不一定就有一起的活動,由於民衆是依靠制度才能融合活動的,而國際在處理塑料廢棄物方面明顯缺少真正高效的、統一的策略。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