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廖岷表示,隨着雙方達成第一階段協議,美方已經承諾將取消部分對華擬加徵和已加徵的關稅,並且會加大對中國輸美產品關稅豁免的力度,推動加徵關稅的趨勢,從上升趨勢轉向下降趨勢,“這是個承諾,是肯定的”。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寧吉喆開門見山地指出,擴大中美貿易合作,有利於滿足中國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在能源、製成品、農產品、醫療、金融等領域擴大自美高品質產品和服務進口,能給中國消費者帶來購買更便利、價格更實惠、種類更豐富的體驗。

(原標題:中美達成第一階段經貿協議,四大關鍵詞爲你解讀)

備受中外關注的中美經貿磋商有了重大進展。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於昨日23時舉行新聞發佈會,宣佈中美雙方已就中美第一階段經貿協議文本達成一致。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寧吉喆,中央財經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財政部副部長廖岷,外交部副部長鄭澤光,農業農村部副部長韓俊,商務部副部長兼國際貿易談判副代表王受文在新聞發佈會上介紹中美經貿磋商有關進展情況,並答記者問。

記者從發佈會上獲悉,協議是中美雙方在平等和相互尊重原則基礎上達成的,歷時22個月。協議文本包括序言、知識產權、技術轉讓、食品和農產品、金融服務、匯率和透明度、擴大貿易、雙邊評估和終端解決、最終條款九個章節。同時,雙方達成一致,美方將履行分階段取消對華產品加徵關稅的相關承諾,實現加徵關稅由升到降的轉變。

雙方約定,下一步雙方將各自盡快完成法律審覈、翻譯校對等必要的程序,並就正式簽署協議的時間、地點、形式等具體安排進行協商。

關於中美雙方下階段磋商,中央財經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財政部副部長廖岷回應說,第二階段磋商將取決於第一階段協議的落實情況。雙方現在剛剛就第一階段協議達成了一致,當務之急是把這份協議簽下來、落實好,後續磋商何時開始,何時進行,目前都有待雙方工作層繼續商量。

達成協議將對經貿、投資等產生積極效應

發佈會開始,商務部副部長兼國際貿易談判副代表王受文宣讀了中方關於中美第一階段經貿協議的聲明。

聲明提到,中方認爲,中美兩國作爲全球最大經濟體,處理兩國經貿關係必須從大局出發,達成經貿協議有利於中美兩國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將在經貿、投資、金融市場等方面產生積極效應。

本協議總體上符合中國深化改革開放的大方向,以及自身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內在需要。協議相關內容的落實,將有助於強化知識產權保護,改善營商環境,擴大市場準入,更好維護包括外國企業在內的各類企業在華合法權益,也有利於保護中方企業在對美經貿活動中的合法權益。

雙方約定協商正式簽署協議具體安排

聲明說,隨着中國國內市場的擴大,中方企業按照世貿組織規則和市場化、商業化原則,增加從包括美國在內的各國進口優質、有競爭力的產品和服務,有助於順應國內消費升級的趨勢,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本協議有利於中美兩國加強經貿領域的合作,有效管控和解決經貿領域的分歧,促進中美經貿關係穩定發展。在當前全球經濟面臨下行壓力的背景下,本協議有利於增強全球市場信心,穩定市場預期,爲正常的經貿和投資活動創造良好環境。

雙方約定,下一步雙方將各自盡快完成法律審覈、翻譯校對等必要的程序,並就正式簽署協議的具體安排進行協商。

協議簽署後,希望雙方能夠遵守協議約定,努力落實好第一階段協議相關內容,多做有利於雙邊經貿關係發展和全球經濟金融穩定的事情,維護世界和平與繁榮。

關鍵詞1關稅

美方已承諾加大對中國輸美產品關稅豁免力度

第一階段貿易協議是否包括取消現階段中美雙方已加徵的關稅,成爲新聞發佈會內外高度關注的焦點話題。

中央財經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財政部副部長廖岷回應說,取消關稅是中方在經貿磋商中的核心關切,雙方就此問題達成了一致。

廖岷表示,隨着雙方達成第一階段協議,美方已經承諾將取消部分對華擬加徵和已加徵的關稅,並且會加大對中國輸美產品關稅豁免的力度,推動加徵關稅的趨勢,從上升趨勢轉向下降趨勢,“這是個承諾,是肯定的”。

對於中方關稅的情況,廖岷表示,美方現在已經承諾將取消部分對華產品加徵關稅,同時會加大對中國輸美產品關稅豁免的力度。中方希望美方能夠切實地履行承諾。同時,中方也將相應考慮不實施原計劃在12月15日生效的擬對美方進口產品加徵關稅的措施。這是雙方在第一階段協議中就關稅問題達成的共識。

關鍵詞2農產品

擴大從美進口農產品 包括豬肉、禽肉、小麥、玉米等

農業農村部副部長韓俊介紹,實施協議後,中國從美國進口的農產品會大幅度增加。

韓俊說,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來,中國農產品貿易規模持續擴大。2018年,中國農產品貿易額達到了2168.1億美元,進口額爲1371億美元,一年增長125億美元,進口額佔全球農產品貿易額的1/10。中國現在已經是全球最大的農產品進口國,對優質農產品進口會進一步擴大。

韓俊表示,中國約85%大豆要靠進口,進口的量約9000萬噸。今後將從美國擴大進口一些農產品,包括當前穩定國內市場急需的產品,如豬肉、禽肉等,中國最近宣佈解除了對美國禽肉輸華禁令。“毫無疑問,這些產品的進口不會對我們的國內農業產生衝擊。”

韓俊說,協議實施以後,中國會從美國進口一部分小麥、玉米,也包括大米。這些年以來,中國每年都從美國進口一些小麥和玉米,但是數量嚴格控制在關稅配額範圍之內,數量是很有限的。中國自國際市場進口小麥、玉米和大米,主要還是適度調節國內餘缺。

韓俊表示,中美同爲農業大國,兩國農業的互補性非常強,可以說中美是天然的農業合作夥伴,具有廣闊的合作空間。在經貿摩擦之前的正常年份,中國自美農產品進口一直穩定在很高的規模上。比如,2015年至2017年,每年中國從美國平均進口242億美元農產品。受加徵關稅影響,2018年中國自美農產品進口減少到162.3億美元,同比下降了32.7%。今年1-10月份,中國自美農產品進口達到104億美元,同比下降了30.8%。

“協議的達成和實施,將會解決兩國在農產品和食品貿易方面存在的一些突出問題,將會消除很多分歧,也會爲解決兩國長期關切奠定一個很好的基礎。”韓俊說。

關鍵詞3水產品

美方積極承諾儘快解除輸美水產品自動扣留

韓俊說,中美第一階段貿易協議《食品和農產品貿易》章節,集中體現了雙方在農業領域的關注。在談判過程中,中方始終堅持自身合理訴求,經過反覆磋商,美方近期先後公佈了允許中國自產熟制禽肉、鮎魚產品輸美的最終規則,中國成爲繼加拿大、墨西哥、智利等國之後有資格向美國出口自產原料熟制禽肉的國家,也是目前全世界有資格向美國出口鮎魚的三個國家之一。

此外,美方還同意公佈中國的香梨、柑橘、鮮棗輸美監管通報程序,允許這些產品向美國出口,並在協議中就儘快解除中國輸美水產品自動扣留等作出了積極承諾。

韓俊說,其中有些問題已經談了十多年,終於有了實質性突破,這些成果將會對中國相關產品的輸美產生積極影響,有助於我國農業擴大對美國的出口,爲我國農民和產業界爭取到實實在在的利益。

關鍵詞4 知識產權

藥品相關知識產權問題中美雙方深入討論達成共識

商務部副部長兼國際貿易談判副代表王受文介紹,在知識產權領域,中美雙方就加強知識產權保護進行了深入討論,並在幾個方面達成共識,包括商業祕密保護、與藥品相關的知識產權問題、專利有效期延長、地理標誌、打擊電子商務平臺上存在的盜版和假冒情況、打擊盜版和假冒產品的生產和出口、打擊商標惡意註冊,以及加強知識產權司法執行和程序。

王受文說,雙方相向而行所達成的上述共識,符合中方關於加強知識產權保護的改革方向,有利於保護創新,有利於國外知識產權更多地進入中國,符合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需要。實際上,長期以來,中國政府一直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我們的知識產權保護水平也在不斷提高,這是我們改革的需要,也是中國經濟自身發展的需要。

釋疑1

中美雙方擴大貿易合作有什麼積極意義?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寧吉喆開門見山地指出,擴大中美貿易合作,有利於滿足中國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在能源、製成品、農產品、醫療、金融等領域擴大自美高品質產品和服務進口,能給中國消費者帶來購買更便利、價格更實惠、種類更豐富的體驗。

擴大中美貿易合作符合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要求。寧吉喆表示,擴大國內需要的先進技術設備和關鍵零部件進口,在滿足國內企業生產需要的同時,有利於中國企業在更高水平上進行更有效投資。擴大自美服務進口,也有助於國內服務業企業提升競爭力,進一步提高服務供給的質量和水平。

寧吉喆同時指出,中國是美國的重要出口市場,擴大中美貿易合作對美國同樣具有積極意義。中國是美國農產品第二大出口市場,是美國大豆第一大出口目的地、棉花第二大出口目的地。通過頁岩油氣革命,美國的石油天然氣產量大幅提高,也需要開拓國際能源市場、增加能源產品出口,擴大中美能源領域合作也是美國的現實選擇。

釋疑2

是否會影響中國和其他貿易伙伴關係?

寧吉喆說,由於中美經濟具有很強的互補性,兩國在很多領域有擴大貿易合作的潛力。除農產品外,按照市場化原則和WTO規則,中美雙方將共同努力,幫助和促進中國企業作爲市場主體,按照需要,在能源、製成品、服務等領域擴大自美進口的規模。

寧吉喆說,擴大貿易合作必須基於市場化原則和WTO規則,美方需要保障供給能力、提高產品質量和價格競爭力、滿足中國相關監管要求。中美兩國都是市場經濟國家,只要美國的產品和服務適銷對路,能夠滿足中國老百姓的需求,擴大自美進口也是中方樂意看到的。

針對中美雙方擴大貿易合作是否會影響中國和其他貿易伙伴的關係,寧吉喆說,中國國內市場龐大,對質優價廉的商品和服務需求不斷增加,中國歡迎各國企業在中國市場上平等競爭,擴大中美貿易合作不會影響其他貿易伙伴的利益。

釋疑3

中方如何評價中美第一階段經貿協議?

廖岷指出,這份協議符合中美兩國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利益。我們與美方達成這份協議的初心,是從維護中美兩國人民和世界人民根本利益的大局出發。我們相信,這份協議將對全球經貿、投資和金融市場,產生積極的影響。正如大家所看到的,在雙方宣佈達成協議的同時,這兩天全球資本市場給予了積極反應。

這份協議總體上符合中國深化改革的大方向,也符合中國自身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內在需求。同時,協議的落實既有助於更好地維護所有在華中外資企業的合法權益,也有利於更好地保護中方企業和投資者在美經貿活動中的合法權益。

隨着中國國內市場潛力的不斷挖掘和市場容量的不斷擴大,在華企業,包括國企、民企和外資企業,會按照世貿組織規則,遵循市場化、商業化原則,來擴大中美雙邊貿易合作和活動,這可以讓中國成千上萬的消費者和生產者能夠享受不同特色的產品和服務,更好地滿足中國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協議的簽署以及未來的落實,將有利於促進中美兩國的經貿合作,管控和解決經貿分歧,促進中美經貿關係穩定發展。中方也願意和美方一道,爲雙邊經貿關係的發展多做有益的、積極的事情。

“協議好不好,這得由企業說了算,得由市場說了算。”他補充說,這兩天國內外資本市場的積極反應已經給出了清晰的回答,金融市場的反應是最靈敏的,比別的地方先走一步,那也只是第一步,“我相信,這種積極的、正面的效果還會逐步在更多的經濟、經貿、金融等領域不斷顯現,這也符合我們簽署這份協議的初衷”。

釋疑4

如何保證第一階段協議的落實和執行?

會上有記者提問,如何保證第一階段協議的落實和執行?在此前的談判過程中,也遇到了一些美方出現的變數,如何看待這個協議執行會面臨的一些不確定性?對中美關係有何影響?

外交部副部長鄭澤光表示,經過建交40年的發展,中美利益深度交融,需要合作應對的全球性挑戰越來越多,這也包括全球經濟、金融的穩定和發展。另一方面,中美之間也存在一些必須重視和妥善處理的深層次問題。對於美方的錯誤言行,中方已經並將繼續表明我們的嚴正立場,作出必要、堅決回應。

鄭澤光指出,40年中美關係給予人們最大的啓示是:中美合則兩利、鬥則俱傷,合作是唯一正確的選擇;相互尊重、求同存異纔是中美兩國的相處之道。過去一年多兩國經貿磋商的歷程也充分說明了這個道理。

“我們希望美方同中方相向而行,按照兩國元首達成的重要共識,在相互尊重的基礎上管控分歧,在互惠互利的基礎上拓展各領域合作,共同推進以協調、合作、穩定爲基調的中美關係。”鄭澤光說。

觀點

中美經貿磋商重大進展,利於增強全球市場信心

歷經波折,中美經貿磋商終於在這個週末邁出了重要的一步。

12月13日晚間,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就中美經貿磋商有關進展情況舉辦發佈會,發佈會上發佈了中方關於中美第一階段經貿協議的聲明,並就相關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

聲明顯示,經過中美兩國經貿團隊的共同努力,雙方在平等和相互尊重原則的基礎上,已就中美第一階段經貿協議文本達成一致。協議文本包括序言、知識產權、技術轉讓、食品和農產品、金融服務、匯率和透明度、擴大貿易、雙邊評估和爭端解決、最終條款九個章節。同時,雙方達成一致,美方將履行分階段取消對華產品加徵關稅的相關承諾,實現加徵關稅由升到降的轉變。

從發佈會披露的信息看,中美第一階段經貿協商的結果基本上是符合市場預期的。在此之前的兩天,基於對中美第一階段經貿協商結果的樂觀期待,全球資本市場幾乎一致上漲,這其實也是來自市場的一種“民心所向”,整個地球村都不希望中美經濟陷入對抗。這不但會導致雙輸,而且也會將本來就已經開始遇冷的全球經濟拖入泥潭。

正如聲明所說,中美兩國作爲全球最大經濟體,處理兩國經貿關係必須從大局出發,達成經貿協議有利於中美兩國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將在經貿、投資、金融市場等方面產生積極效應。這實際也是第一階段經貿協商雙方達成一致的根本基礎。中美經貿協商不是誰強迫誰,誰向誰讓步的博弈,而是雙方爲了共同的目標相向而行。

正是在這一共識下,這次中美雙方達成的貿易協議才成爲一個平等互利、合作共贏的協議。在當前全球經濟面臨下行壓力的背景下,這份協議有利於增強全球市場信心,穩定市場預期,爲正常的經貿和投資活動創造良好環境。

之所以說這份協議符合中國人民的利益,是因爲該協議總體上符合中國深化改革開放的大方向,以及自身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內在需要。比如,強化知識產權保護,改善營商環境,擴大市場準入,更好維護包括外國企業在內的各類企業在華合法權益,也是中國深化改革開放必須要做的。

實施協議之後,中國從美國進口的農產品會大幅度增加,但協議並不是只使美國農業受益,因爲協議的實施,也將有利於擴大中國的農產品對美國的出口,爲中國農民和產業界爭取到實實在在的利益。

最後還要指出兩點。其一,儘管這是一份全世界都喜聞樂見的協議,但並不意味着中美貿易糾紛就此畫上句號。中美貿易糾紛的發生具有深刻的歷史背景和全球背景,所謂貿易糾紛也不單是存在於中美之間。這僅是中美第一階段經貿協議的達成,未來仍有繁重的工作需要雙方談判人員去做,仍有不可知的變數需要預防與應對。

需要注意到,在這次協議達成之前,中美雙方已經互相進行了數次加稅,涉及商品價值數額巨大,未來取消所加關稅也將經歷一個時間段,需要耐心等待。

其二,這又是一份非常重要的協議。因爲歷時22個月的艱苦協商,中美終於在平等和相互尊重原則基礎上取得了初步共識。這是重要的第一步,不單是內容重要,它還爲今後的經貿磋商樹立了管控和解決經貿分歧的樣本。

未來,當事實證明中美經貿協議的達成將有利於中美兩國、有利於世界之後,中美雙方經貿磋商的步伐與節奏也必將隨之加快。

韓佳鵬 本文來源:新京報 責任編輯:韓佳鵬_NN9841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