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總之,灰犀牛之所以會帶來巨大的災難,問題並不是出在預警機制或我們的預測能力上,而是當人們面對十分明顯的危險徵兆時,出於盲目自信或是缺乏擔當等原因,沒能去做積極應對的工作。三、如何應對“灰犀牛”式的危機。

美國女經濟學家米歇爾•渥克出生於1969年,曾任美國國際政策研究所所長、芝加哥議會全球事務研究中心副主任、《國際金融評論》拉美辦公室主任等職。2007年,她獲得了古根海姆學者獎。十年之後,她首次提出“灰犀牛”這個概念,憑藉這本《灰犀牛》再度享譽全球。

關於本書:

去年,“灰犀牛”這個詞可謂火遍了國內國外。2017年7月16日,第五次全國金融工作會議上就提到了“灰犀牛”這個詞。會議過後第二天,《人民日報》更是在頭版提出了“既要防黑天鵝,又要防灰犀牛”的要求。“黑天鵝”指的是那些難以預料的突發事件;與之相對應的犀牛很大,也不難看見,但是人們對灰犀牛的危害雖有預料,但往往估計不足。因此,“灰犀牛”指的就是那些因爲視而不見、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結果導致了後果嚴重的問題或事件。比如影子銀行、房地產泡沫、國企高槓杆、地方債務、違法違規集資等問題,實際上都是灰犀牛。這本書詳細解讀了灰犀牛到底是什麼;灰犀牛式的危機是如何爆發的;我們應當如何應對灰犀牛式的危機並利用好危機帶來的經驗教訓。

核心內容:

一、“灰犀牛”是什麼現象?

自然界的犀牛是世界上最大的奇蹄目動物,體長達到了2.2至4.5米,體重則重達2000至5000公斤。犀牛瀕臨滅絕,我們已經很難有機會親眼看到一頭真正的活着的犀牛了。想象一下,當你正在非洲旅行時,突然間看到一頭活生生的灰色犀牛出現在你的面前,犀牛看上比你想象的還要膽小,看起來行動遲緩。你忘記了當地導遊告訴你的、必須呆在犀牛的絕對領域之外並保持安靜的忠告,你向犀牛越靠越近,終於,犀牛被你激怒了,它垂下頭,弓起背,一下一下刨着地上的土,鋒利的犀牛角對着你,兩噸重的龐大身軀向你撲過來……你能說灰犀牛的襲擊是突如其來、毫無徵兆的嗎?

作者正是在非洲旅行的時候悟出了這樣一個道理:很多巨大的災難並不是毫無預警,而是早有先兆,是從潛在的小危機發展而來的,貌似“突發”,但其實我們完全可以避開。正是因爲我們對危機的忽視和拒絕承認,“灰犀牛”才最終演變成大概率的事件。那些潛在的大概率危機就像是遙遠的地平線上對着我們虎視眈眈的灰犀牛,最開始看起來很遙遠,體形又笨重,我們抱着僥倖心理,樂觀甚至傲慢地認爲它不構成威脅,完全不覺得犀牛會攻擊到我們頭上,也就不會採取任何防範措施。

總之,灰犀牛之所以會帶來巨大的災難,問題並不是出在預警機制或我們的預測能力上,而是當人們面對十分明顯的危險徵兆時,出於盲目自信或是缺乏擔當等原因,沒能去做積極應對的工作。最終灰犀牛碾壓過來,造成難以恢復的後果。

二、遠方的“灰犀牛”是如何演變成降臨到我們身上的大災難的?

從灰犀牛的萌芽出現到危機爆發,一般會經歷五個循序漸進的階段。第一個階段,人們會牴觸並否認危機的存在,這種消極的自我保護策略不但對解決問題毫無幫助,反而會讓人們錯失最佳的解決時機。第二個階段,人們會漠視危機,得過且過。即使已經看到了灰犀牛羣,已經意識到存在的危險,但是仍然不作爲。到了第三個階段,危機已經爆發,這迫使人們去判斷危機的類型,從而對症下藥。接下來是第四個階段,危機已經迫在眉睫,人們陷入恐慌,難以理性思考。到最後,人們迎來灰犀牛的第五個階段,必須要開始行動,總結危機的原因,做好善後措施了。

經過這五個階段,灰犀牛的碾壓其實已經不可避免地發生了。現在能做的,是度量本次危機的性質,將大問題拆分成一個一個小問題並逐個擊破,把危機定義爲機遇,從而在解決危機的過程中收穫經驗與教訓,學會協同合作,向那些因危機而受益的人學習,從而不斷提高處理危機事件的能力。

三、如何應對“灰犀牛”式的危機?

首先,當危機遠在天邊時,必須樹立長遠目標,做好長期計劃。遠離灰犀牛羣的攻擊的最好辦法之一,就是要與這羣灰犀牛保持安全距離,當他們在遠處時,千萬記住不要靠近它們。對於企業、組織機構、公司和我們每一個人來說,遠離“灰犀牛羣”意味着充分利用頭腦能夠保持相對冷靜的那段時間去思考未來,考慮各種可能發生的事件,並且制定應對策略。所以,我們必須要讓制定長期計劃變成我們的工作重點。

讓我們來看看“灰犀牛遊獵攻略”:

第一,承認“灰犀牛”的存在。只有先承認“灰犀牛”的存在,我們才能躲避人們對危機的認知障礙,把握“灰犀牛”的命門,把危機看成機遇,把“灰犀牛”當作我們的朋友。

第二,判斷“灰犀牛”的個頭。準確把握“灰犀牛”的性質之後,我們才能確定危機中各個事件的輕重緩急,並用適當的方式應對“灰犀牛”危機事件。

第三,千萬不要靜立不動。如果你沒有能力將“灰犀牛”一擊斃命,那麼起碼應該思考目前所能做的階段性行動。這些行動可以延緩“灰犀牛”危機事件的終極爆發,爲我們找到正確的解決方案贏得時間。

第四,不要浪費小的危機。有的時候,被災難襲擊是不可避免的。小的危機不是麻煩,而是預警。聰明人會在許多細小的危機中找到規律,及時躲避或找到應對之道。

第五,站在順風處觀察“灰犀牛”。順風處能最先聞到危險的氣味,並在其尚未靠近時就採取行動,並且能夠準確預測那個看似遙遠的“灰犀牛”來臨的時間,並且加以應對。

第六,發現“灰犀牛”的弱點,活捉並控制它。從歷史來看,那些發現“灰犀牛”、活捉並控制它的人,都是實事求是、不受羣體思維所矇蔽、執行力強、有責任心和擔當意識的人。

“灰犀牛”在我們的世界裏無處不在,我們應該正視“灰犀牛”的存在,並把每一次災難都當成機遇,當“灰犀牛”向我們奔襲而來時,不要一動不動、茫然驚恐,要學着警惕躲避,並且主動應對。

金句:

1.你可能會認爲,我們不需要注意那些明顯的危機事件;或者認爲,我們已經在處理這些明顯的危機了。但是,事實恰恰相反。我們很少會去注意那些可以預期的事件。有時候,灰犀牛式危機越是嚴重,我們越難看到它的存在,越難逃離它的進攻路線。

2.慌亂的羣體行爲會把我們直接推上死路。恐慌情緒會放大最初的小問題,並且把它升級成災難。這種情緒會讓我們退回牴觸階段,把牴觸徹底變成仇視和攻擊,妨礙我們解決問題。 建立數據完整的檢測體系,防止非理性行爲。建立自動運行的危機應對體制,越過牴觸情緒的阻礙,直接進入行動期。 儘早提高賭注。未雨綢繆勝於亡羊補牢,也就是說——越早製造緊迫感,你的損失就越小。

3.在新聞行業裏,“無流血,不頭條”。那些不作爲或是濫作爲導致危機升級爲災難的事件,我們都能看到詳盡的報道。被成功消除的危險是不會成爲新聞頭條的。但是,正是這些消除危險的成功經驗,纔是我們應該學習的、有助於消除未來災難的有益經驗。

4.要勇敢質疑可疑人物的言論,不要害怕犯錯誤,要勇於犯錯。不要因爲當權者說沒事,就認爲一切都會自然而然地好起來;他們在現狀中有利可圖,所以他們會抵制任何可能會毀滅現狀的東西。一定要不斷地尋找、提出嚴厲的問題。一定要時刻注意防範羣體思維,並且要堅決抵制它的影響。

5.我們的生活不僅取決於過往的事件,更取決於我們在事件中的行爲,不僅取決於它給我們帶來了什麼,更取決於我們給了它什麼。無情和同情能成就一個於災難中屹立不倒的恆久團結的集體。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