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市界 徐雪

编辑 | 老猫

4月9日,一段女童模“妞妞”在拍摄现场被其母亲踢踹的视频在网络流传,有律师称该家长的行为涉嫌家庭暴力。4月10日,女童母亲通过微博发布道歉声明,称绝无虐童伤害之意,只是在沟通教导中动作稍大。这一事件瞬间引发网络众怒,也不禁令人对童模行业产生质疑:到底是童模,还是童工?

目前,已有110家淘宝童装店主联名呼吁规范童模拍摄行业,推动童模保护,并表示将与品牌商联合起来,严格规范童模拍摄,严禁一切粗暴对待儿童的行为,拒绝使用一切在拍摄过程中损害儿童权益行为的图片及视频。

童模经济火热

童模行业背后利益链:3岁工作年入百万,到底是童模还是童工?

服装行业发达的今天,童装需求扩大,儿童已经成为了时尚的一部分。童装分为小童装和大童装,其中,小童装包括0~1岁的婴儿装和1~3岁的幼儿装,大童装的穿着群体则为4~14岁的大龄儿童。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社会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加之2015年,“全面二孩”政策正式出台,国内人口出生率加速上行,童装行业的需求量越来越大,2013年至2017年,国内童装行业市场规模复合增长率达9.68%,且预计截止2020年或将达到2665亿元的市场规模。

与之相伴而生的,便是国内童模行业的日渐兴起。

“时尚看巴黎,童装看织里。”湖州市吴兴区织里镇是全国最大的童装生产基地,8785家童装企业在这里驻扎,童装销量跻身全国前列,近年来店商蓬勃发展,直接带动了儿童模特产业迅速崛起。

童模行业背后利益链:3岁工作年入百万,到底是童模还是童工?

每逢周末,无论天气如何,在湖州市织里镇的星梦园摄影基地,从三岁到十二岁不等,以童模为“职业”的孩子们都在照常拍摄。冬天拍夏装照片,夏天拍冬装照片,感冒了也是轻伤不下火线继续拍摄。不少童模可以在1分钟内熟练地摆出多种姿势,小小年纪也有“要让客户满意”的职业意识,展现出“职业模特”的一面。

虽然看上去只是拍照、换衣服,但其实童模的工作强度并不小。有经验的童模平均一小时要拍16套服装,平均每套所需时间还不到4分钟。曾有童模在采访中表示,自己一天要重复穿衣脱衣的动作264次。

行业利益链

繁重的工作量带来巨大的利润财富,通常童模的妈妈都会充当经纪人的角色,为孩子接单收款。2017年,11岁混血童模叶祖铭曾自曝:“我年收入高一点八十多万,低一点五六十万。”而国内外一些顶级童模,3岁开始工作,一年几乎可以拿到上百万的收入。

由于行业利润巨大,不少家长选择将孩子培养成为一名童模,孩子似乎被当成了“赚钱工具”“家长的摇钱树”。

一些培训机构也看准了商机,纷纷推出小模特培训的相关课程,帮助家长全方位培养孩子“事业”发展,借机捞金。一些童模类赛事也随之兴起,赛事主办方乐于为孩子和家长构筑舞台,一座座舞台及其背后又是巨大的利润收益。

童模行业背后利益链:3岁工作年入百万,到底是童模还是童工?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布局童装线的主流快时尚品牌包括了Zara、优衣库、Gap、C&A等。其中,Gap设立了中国首家独立婴童装店,C&A布局开设了童装专卖店,销售渠道也将下沉至我国二三线城市。

休闲服装品牌森马服饰公布的2018年业绩快报显示,2018年,森马旗下童装子品牌巴拉巴拉市场占有率从4.9%提升至5.6%。

本应拥有纯真童年的孩子,如今却被迫成为成人世界利益追逐中的牺牲品。不知道这次“妞妞”事件的发酵,是不是也为当下童模行业的不正风气提了个醒呢?

想探索更多好玩资本故事,也可关注公众号市界(ID:ishijie2018)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