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當我們明白所得的根源在德,那麼生命中所有發生的事情都是讓我們覺知、都是讓我們明白:今日發生之果,是過去累世的因,種下什麼,收穫什麼。生命在世世代代輪迴,所以任何得失、善惡與正邪,都會在生命的全程中得到反饋。

今人樂見種種獲得,以爲這是神通廣大的表現,是順風順水的吉兆,是春風得意的見證;今人也就爲了這種獲得,處處欺哄瞞騙,直至不擇手段,直至歇斯底里。

當逆流成爲主流,就令今天越來越多的人們,由厭棄到羨慕,由聲討到效仿,同樣敢將全副身心豁出,也好博得個名利雙收,金碧輝煌。

當許多人就是這樣現實的活着、瘋狂的活着的時候,上天的千百雙眼睛,無不將一切細節注視。天道巍巍,自會根據善與惡的言行、德與業的得失均衡衆生。一切非份所得的代價,必定損德。人看不見損德的表現,人卻必須親臨損德之後的種種遭遇。損德損到極處,他就絕不可能多活一天,也絕不可能死後依然享受榮華。

因果規律在自然領域裏起作用,在生命領域裏同樣起作用——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間不到,時間一到,馬上就報。

德,決定能否得到,得的多少。

第一,人生的一切所得,都是以德交換,都是厚德載物。

人生所遇的一切幸運,都有生生世世積德的原因;人生所遇的一切不幸,都有生生世世行惡的原因。

一切所能得到的,都是因爲曾經有過付出;但並非一切付出都能得到善報,而是一切足以積德的付出才能得到善報——德的有無決定能否得到,德的高低決定得的多少。

用無形之德,換有形外物,得不償失。

第二,有時獲得與丟失之間,獲得外物並不一定是好事,丟失外物也並不一定是壞事。

從道德的角度而言,獲得就意味着德的減損,丟失就意味着德的增添。

所以,過分吝惜而不懂得捨棄,外物雖是保住了,丟失的德也就收不回來,這是更大的浪費。

生命在輪迴,人生重在修德。

第三,生命不僅是此生此世,還有生前與身後。

生命在世世代代輪迴,所以任何得失、善惡與正邪,都會在生命的全程中得到反饋。

人不可抹煞歷史,更不能拒絕對自己任何時刻的作爲承擔全部責任。

當我們明白所得的根源在德,那麼生命中所有發生的事情都是讓我們覺知、都是讓我們明白:今日發生之果,是過去累世的因,種下什麼,收穫什麼。所以我們也就不會一味希求好報,而是意識到人生修好德最重要。

別忘了要每天問問自己:您在自己生命銀行裏存了什麼功德,老子的“貴生”思想,就是讓我們返樸歸真,是修德爲重。

聲明:本文章、配圖均來源網絡,如有不當請與我們聯絡,我們會在第一時間進行處理,感恩合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