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奇葩说》里的抱团也是一样。作为《奇葩说》这档节目的资深观众,我同样承认节目上下都有“抱团”现象,只是我并不觉得抱团是错误,是令人反感。

上次写罗振宇在《奇葩说》里的表现《罗振宇,你就作吧》,有几个读者留言说最引起反感的还是节目里的抱团现象。

他们不是第一批提到“抱团”的人,节目弹幕里也频繁cue到这个词。

可以说,早在第三四季开始,“抱团 ”似乎已经成了《奇葩说》的一个标签。

不但有人提到老奇葩抱团排挤新奇葩,还包括老奇葩之间也有抱团情况排挤姜思达和陈铭。

比如有人把姜思达离开米未,解读成马薇薇、黄执中和邱晨在米未担任要职,所以不会给姜思达太多资源,姜思达发展受阻才离开;

《奇葩说》里的“抱团”真相,你真的看懂了吗?

而有人说节目上下几位老奇葩一直在diss陈铭“站在宇宙中心呼唤爱”也有打压和排挤的嫌疑。

谁还没呼唤过爱呢,哪个辩手没上过价值,以爱之名赢得了观众的投票呢?

《奇葩说》里的“抱团”真相,你真的看懂了吗?

还有最新一期的组队风波,颜如晶和庞颖都拒绝了导师邀请,转身投入到相熟的老奇葩怀抱。

庞颖要助阵詹青云拿BBKing,颜如晶也成了黄执中必选的保留队员,最后薛教授的战队只收获了一枚老奇葩,也成了大家公认的最弱的队。

自此,抱团排挤的评论再次卷土重来。

作为《奇葩说》这档节目的资深观众,我同样承认节目上下都有“抱团”现象,只是我并不觉得抱团是错误,是令人反感。“抱团”反而是人间真实。

《奇葩说》不过是真实生活的一个缩影罢了。

作为群居动物,抱团其实是人类的本能。

《奇葩说》里的“抱团”真相,你真的看懂了吗?

从出生到接受哺乳,我们依赖于母亲的供养,跟主要抚养者共同形成一个家庭,也是从此开始建立一切人际关系的底层基础——依恋关系;

稍微长大一点,我们上学,跟好朋友们一起玩耍一起学习,不管是故意还是无意,小团体因几个人之间的密切互动自然而然形成;

等到步入社会,抱团就更不是新鲜事了,而是一种必然。

你所在的团队,就是一个天然存在的“团”,要跟其他团队竞争的时候,你们就是要一起打拼,好听的形容叫凝聚力,本质上还是抱团杀敌。

抱团无处不在,只是它常常被遮罩上了其他的名字。

大学报道的那一天,提到家乡籍贯,你很容易就跟老乡亲近更多一点,所以之后就有了同乡会,只是不叫“抱团会”;

留学到国外,很多人都会加入当地的中国留学生团体,他们成了第一批要抱的团;

而步入职场,如果同事里有校友有学长,你也会不自觉地跟他们靠拢;

如果在同一家公司工作了几年,身边的伙伴也恰巧没有更新换代,你们也自然成了一个小团体。

相对于刚入职的新成员,你一定也跟老同事更亲密更靠近,看起来就是在抱团嘛。

《奇葩说》里的“抱团”真相,你真的看懂了吗?

《奇葩说》里的抱团也是一样。

大家经过几季的合作和扶持,老奇葩在情感上的联结变得紧密,更不要提有些选手在参加节目之前就有多年的渊源。

除非发现实在不是一路人,那想要一起杀敌打怪的心态再正常不过。

从心理学角度讲,抱团就是满足安全感的需要,同时也更能让人伸展自我。

因为彼此熟悉,不用重新建立信任,但如果面对的是不熟的队友,每个人都要先打破紧张感,适应彼此,很难松弛的表现自己。

薛教授经常从经济学理论来探讨问题,而经济学里最重要的概念之一就是“成本”。

相熟的人抱团的成本其实是最低的。

《奇葩说》里的“抱团”真相,你真的看懂了吗?

不用花时间认识、熟悉,建立默契,而是能把时间用在相互协作、补充上,这是一笔显而易见划得来的账。

所以薛教授在选定许吉如的时候,他其实比谁都更该意识到,他们组队的成本是最大的。

她作为一个新人,想找到强大的老奇葩组队,并没有感情基础。

有人心疼薛教授,的确,两次选择队员被拒绝,导致队内实力最弱,是挺让人同情。

所以,当有人批评颜如晶和庞颖抱团的时候,很容易获得认同。

这种认同其实都源于对薛教授队的同情,或者说是对弱者的同情。

网友说颜如晶和庞颖混淆了生活和比赛,她们感情好,那就私下交好。

为什么不能讲求公平,让新奇葩平均分配到各个队,让节目更有新鲜感,让大家发展更均衡呢?

说的挺好,上帝视角的那种好。

《奇葩说》里的“抱团”真相,你真的看懂了吗?

现实里,谁都不会把生活和比赛割裂开。

如果换做你我去参加节目,怕是也会选择要好且实力强劲的朋友组队。

相处舒服,毫不费力,更何况这是个竞赛节目,核心是竞争。

颜如晶和庞颖参加节目并不负责所谓的公平或者让节目好看,她们有的是想自己赢,有的想让队友赢,赢才是唯一的目标。

那么挑选队友的时候,感情只是一个维度,实力才是选择基础。

怎么选赢面更大?

当然首选老奇葩。

《奇葩说》里的“抱团”真相,你真的看懂了吗?

《奇葩说》里的“抱团”真相,你真的看懂了吗?

他们有深厚的观众基础,有更丰富的比赛经验。

有的擅长讲逻辑,有的擅长上价值,还有的更擅长面对镜头撩拨情绪,每个老奇葩都相当于一颗定心丸。

薛教授和许吉如也不是不想跟老奇葩“抱团”,只是先天不足罢了。

我其实能理解看不惯抱团的网友的出发点,一来是我们刚才提到的更容易同情弱者。

但从来不是谁弱谁有理,竞赛节目,有强有弱这是必然,而如果你不想“弱”,那一开始也有机会避免,最直接的方法就是薛教授选个老奇葩当队长。

我记得《薛兆丰的经济学讲义》里就提到,谁避免意外的成本最低,谁的责任就越大,那显然,薛教授的责任最大。

二来,大家越来越推崇“独立美学”,喜欢看孤胆英雄,不喜欢看抱团取暖,总感觉强强联合就是胜之不武。

可这是比赛哎,事关每个人的成绩和利益。

比赛第一的前提下,你看薛教授不也跟罗振宇抱上了团,除非把赛制全部改成个人battle,或者出门左转去看主持人大赛好了。

虽然大家一直不齿的是“抱团”这件事,但真正的痛点并不在“抱团”,而在于“排挤”。

只是“排挤”这件事,真的很难定义。

《奇葩说》里的“抱团”真相,你真的看懂了吗?

官方的定义是“利用势力或手段使不利于自己的人失去地位或利益”。

但就《奇葩说》而言,只要各持正反方,对方就是不利于自己的人,而所谓的势力或手段,在这个节目里就是指辩论实力和配合的技巧。

那这算不算排挤呢?

本质上,这个节目就是要排挤掉不能在场上站到最后一分钟的人啊。

当然,如果是私下利用抱团来打压对手,那我一万个不支持。

说了这么多对抱团的看法还是挺冒险的,有人可能会说我在洗白,有人可能会说我事不关己就扮演理中客。

这个节目的确与我无关,所以真的谈不上去洗白还是主持正义。

我也并不是针对《奇葩说》,我反而觉得我们没必要只聚焦在这个节目上。

抱团并不是《奇葩说》特色。

生活里的抱团比比皆是,当你不自觉地代入了“弱势”角色,一定是会痛斥抱团的,因为你觉得别人伤害了你的利益。

但是现实生活里,我们每个人都是“抱团”的拥趸,自觉或不自觉地都在寻找团体里的位置。

《奇葩说》里的“抱团”真相,你真的看懂了吗?

只不过恰巧你在这一次的PK里处于劣势,也恰巧你打不过又喜欢不起来的人组成了一团。

资源有限,竞争难免,此一时彼一时,谁也不会永远处于弱势。

所以千万别习惯于弱者视角,该培养的是强者视角。

无论遇到抱团还是排挤,都尽力发挥到极致。

毕竟,你我都改变不了人类乐于抱团这个事实,在寻求庇护的本能面前,所谓的反对算个屁啊!

总有人会抱团取暖,但你我都别做那个只会暗搓搓骂娘的弱者。不服就干!看不惯就去拆伙啊!#奇葩说#

《奇葩说》里的“抱团”真相,你真的看懂了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