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華社呼和浩特12月14日消息,記者從內蒙古自治區文物考古研究所瞭解到,考古人員在多倫縣境內發現一處千年前的遼代大型宮殿遺址。內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長蓋之庸說,黃土坑遺址爲遼代早期城址,保存狀況較好,文化面貌單一,包含了許多重要的考古信息,意義重大。

新華社呼和浩特12月14日消息,記者從內蒙古自治區文物考古研究所瞭解到,考古人員在多倫縣境內發現一處千年前的遼代大型宮殿遺址。

這座古代宮殿遺址建於高大的夯土臺上,總平面呈“凸”字形。主建築西北部有抱廈,即原建築上接建的房子。宮殿建築用黏土夯築牆體,內抹白灰,牆體厚度1米。建築內地面由方磚鋪就,大部分已無存。宮殿的登臨踏道以青磚錯縫平鋪而成。建築兩側有散水設施,保護牆基不受雨水侵蝕。

遺址出土了大量建築構件,其中,多形態的人面、獸面紋瓦當較爲罕見。採集到的大量琉璃構件,反映出這個遺址的高規格。

據史料比對及遺址所處地理位置判斷,此行宮始建於遼太祖時期,後一直延用。

內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長蓋之庸說,黃土坑遺址爲遼代早期城址,保存狀況較好,文化面貌單一,包含了許多重要的考古信息,意義重大。對其開展的考古發掘將對揭示我國北方遼、金、元三代夏宮制度的研究有重要意義,是遼代考古的重大發現。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