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能够看到,《演员请就位》各个环节给观众带来的参与体验感截然不同,既有贯穿始终的比拼选拔,让节目的开展过程充满悬念和冲突,也让每个环节有差异化的侧重点和落脚点,从对个体演员命运的关照,再到对导演队伍整体情感的呼应。导读:让节目成为影视工业体系的一部分,《演员请就位》不仅引领观众走向更理性的观影道路,也创新性地定义了“功能类节目”,并随之成为中国综艺节目转型的一个新鲜注脚。

《演员请就位》终极就位!四位导演的“终极选择演员”是他们

导读:让节目成为影视工业体系的一部分,《演员请就位》不仅引领观众走向更理性的观影道路,也创新性地定义了“功能类节目”,并随之成为中国综艺节目转型的一个新鲜注脚。

文 | 黎河

灯光暗下,大银幕亮起。四部影视短片依次放映,台下的观众时哭时笑,《演员请就位》终极就位盛典直接把偌大的体育场馆里变成了电影院。在最终年度最佳演员揭晓之前,一场电影的狂欢,让每个人都过足了瘾。

王森、郭俊辰、周奇和牛骏峰成为《演员请就位》四位导演的“终极选择演员”。

《演员请就位》终极就位!四位导演的“终极选择演员”是他们

张哲瀚获得“最受观众认可演员”称号,牛骏峰获得“年度最佳演员”称号。

《演员请就位》终极就位!四位导演的“终极选择演员”是他们

在这场直播盛典之前的一周,《演员请就位》刚刚举办了导演终极作品点映会。四部影片、四大影厅,一场真实的放映让观众过足了眼瘾。

模式五步走,

你看在演员还是导演?

在这一季节目的尾声,让我们把视线重新拉回第一幕,选角。

四位导演在另一个房间里,一边翻着资料,一边透过监视器看着逐渐入场的演员们。少有人留意到这个最开始的设计其实也是对真实片场的一种隐喻。“导演和演员不在同一个空间里,虽然在眼前,但导演还是通过摄像机拍摄后的画面呈现来做判断。”在节目监制、企鹅影视天相工作室总经理邱越看来,“我们做到了真正尊重这个行业本身的规律。”

《演员请就位》终极就位!四位导演的“终极选择演员”是他们

观众可能会疑惑,为什么和传统综艺节目一以贯之的赛制不同,《演员请就位》几乎每隔两期都会有完全不同的赛制出现,来推进节目的叙事——节目本身就像是一个真实的片场,而这一幕幕恰恰也构成了一部名叫“片场养成记”的优质影视作品。这种变化其实从第一期就埋下了伏笔,因为这是一档完全遵循电影生产全流程的节目,从选角到试戏,再到正式拍摄、点映和最后的“正式上映”。

节目的形态结构,其实是影视工业全流程的一个缩影和复盘。在这个体系中,导演和演员作为复杂流程中的重要环节,成为了整个模式的核心元素。围绕这个主线,节目展开了多重叙事,也延伸了多元的社会讨论。

《演员请就位》终极就位!四位导演的“终极选择演员”是他们

第一轮的舞台竞演之后,只有28位演员晋级。在第二个阶段,所有已经进组的演员都可以被取代,所有待定演员可以挑战任何已经进组的演员,唯一的要求是出于比较的可参照性:男性演员挑战男性演员,女性演员挑战女性演员。导演陈凯歌还特意强调了一句:“来的人都有机会,想挑战的人都勇敢地站出来。”

这样的规则进一步激起了待定演员“我要赢”的渴望,当下的演员群体对机会的珍视一览无余。

《演员请就位》终极就位!四位导演的“终极选择演员”是他们

而第三阶段的导演互拍、对战,进一步激发了这种化学反应。当陈凯歌的《悲伤逆流成河》、郭敬明的《妖猫传》、李少红的《亲爱的》、赵薇的《大明宫词》同时出现时,更多意向不到的表达都纷纷加码。例如陈凯歌导演在处理校园暴力题材时融入了更多正向的思考,他的版本给予那些无助的校园暴力的孩子们光与爱的希望,告诉他们一切都是有希望的,不应为一段阴暗就放弃光明与希望,未来是美好向阳的。

从第八期开始,四位导演两两结成联盟对战,进行特定主题影视化考核。经过抽签导演陈凯歌和李少红分到了一组,而郭敬明和赵薇组成另一组。残酷的是,输的导演只有50票的票数分配权,而赢的导演则有100票的分配权,这些票数在分配时也更加慎重,因为他们几乎直接决定了学员的去留。

《演员请就位》终极就位!四位导演的“终极选择演员”是他们

再到第四阶段的终极作品点映和今晚的直播盛典,节目在内容结构上的完整性,对现实影视业运行模式的投射与观照,都让之真正意义上实现了类型化、模式化的跃升。四轮比赛后,舞台上只剩下9位演员去争夺《演员请就位》年度最佳演员奖项。

围绕导演“选角拍戏”的主线,我们好像不用过多去考虑节目的模式结构,一切好像浑然天成般自然发生。

能够看到,《演员请就位》各个环节给观众带来的参与体验感截然不同,既有贯穿始终的比拼选拔,让节目的开展过程充满悬念和冲突,也让每个环节有差异化的侧重点和落脚点,从对个体演员命运的关照,再到对导演队伍整体情感的呼应。

《演员请就位》终极就位!四位导演的“终极选择演员”是他们

把“幕后”搬到台前,

让观众变得更专业

我们再把视角从“节目创作”转向“大众观看”,这样一档完整模拟行业事件的节目对观众意味着什么?

事实上,观众追节目的过程,其实也是对电影从选角到上映的全过程洞察,有助于提高整个受众群体对电影工业的了解。节目实现了扩大观众受众范围的可能,让观众好奇由不得而至的“幕后”变得更加容易被接受,让更专业性的东西走进更多普通观众的视野。

除了导演选角之外,节目的另一关键线索便是让现场观众投票。现场观众除了一部分影视专业的师生和媒体人,大部分人群是根据年龄的正态分布,模拟一个现实社会的观众结构。同时这种对于观众群体二元化的设置也还原了真实的作品传播过程——专业观众提供口碑,普通观众受口碑影响观看电影,从而让演员获得大面积的关注。

《演员请就位》终极就位!四位导演的“终极选择演员”是他们

正是在这样的双向互动下,节目模式得以逻辑圆满地进行下去,观众的艺术审美水平也在不断提升。《演员请就位》所做的事,其实就在于赋予影视行业更多幕后工作的“仪式感”。

一方面,节目能够塑造工作样本,为还不那么成熟的行业环境起到示范的作用。当更多行业内的人看到这些著名的导演和大多数年轻的演员们对影视行业由衷的热爱,以及对作品严格苛求的态度时,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创作呢?

另一方面,节目在理念与形式上的多重创新也让观众体会到前所未有的刺激感,起到沟通的作用。这种刺激超脱于其他节目纯粹感官上的娱乐,而是更多带来一种学习体验后的满足。

《演员请就位》终极就位!四位导演的“终极选择演员”是他们

长期以来,影视作品给观众带来的体验大多是感性的、情绪化的。但《演员请就位》却从头到尾都在讲理性和逻辑。它的理念也特别的鲜明,演员的演技不是灵光一现的爆发,而是抽丝剥茧的打磨。在这样的价值主导下,相信当下一次观众看影视作品时,他们也会把自己置身于导演视角去思考“这个人物怎么理解”“这个动作又是为什么”等。

从社会意义上讲,这是一场大众的影视批评课堂,《演员请就位》具有的服务性和引领性,既能在小屏端满足人们观看电影品质作品的精神文化需求,又引导大众提高自己对影视行业的判断能力和审美水平。

《演员请就位》终极就位!四位导演的“终极选择演员”是他们

不止垂直题材,

“功能化节目”浪潮可期?

准确来说,把《演员请就位》定位成一档“演技类综艺”是不准确的。

用邱越的话来说,这档节目不是选秀的逻辑,也不是在考验演员的演技。它只是站在一个客观的视角、按照影视行业原有的标准,把“一部影视作品是怎么拍出来”的过程展现出来而已。

基于此,《演员请就位》其实更代表了当下综艺节目的一种阶段性转型。在屏幕经历了做游戏的娱乐化阶段之后,曾出现诸如文化类节目等浪潮,而这档节目则开启了功能类节目的大门。

《演员请就位》终极就位!四位导演的“终极选择演员”是他们

所谓“功能化节目”,一是要用节目充分来描摹该行业对于社会的功能,它需要直观地反映一个行业的运行生态(例如电影、法律、经纪等行业),真实社会中的各个功能性环节都得以在节目中呈现;二是节目本身有促使行业发展的功能,并助推其往更积极的方向变化。

“节目从设计上讲,其实解决的是供需关系的问题,很多演员都说缺一个好角色,或是跟好导演合作的机会;很多导演又说不容易找到那么多角色塑造能力很强的年轻演员。”在邱越看来,节目的功能之一便是解决这种痛点。节目之外,很多演员得到了新的机会,也与导演们建立了新的合作关系。

第一期节目中,李少红就提到,“我就是来选下一部戏主角的。”他们对于演员的真实诉求也让导演在节目中得以呈现最真实的状态。

《演员请就位》终极就位!四位导演的“终极选择演员”是他们

从这个层面来看,《演员请就位》可以算得上是功能类节目的开拓者。中国电影的工业化道路和中国综艺节目的转型,仍然可以用“任重道远”来形容。这档节目的成功之处在于它的创意点是两者的结合,节目模式的生产改编更多依据的是当下中国的社会文化现实。

正如邱越所说,节目的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对整个电影工业的隐喻。即使在点映环节,节目也开启了全链路电影式映前营销模式,围绕影迷和媒体点映、线上开启观影劵抢票活动,线下导演与演员路演、票仓影院阵地宣传以及黄金时段贴片、亮点与深度报道发酵等形式。《演员请就位》正在把行业背后的规律呈现出来。

《演员请就位》终极就位!四位导演的“终极选择演员”是他们

当片尾曲响起,直播盛典的帷幕拉上,《演员请就位》对中国原创节目模式开发的启示却刚刚开始:创新不仅可以通过戏剧化的改编,也可以直接从已有的社会或行业现状出发,在层层递进中分功能化。

或许,我们不能期望一档综艺节目能够尽然以一种模式去复现、复述电影本身的魅力;但我们应该期望节目的这种“升维”能够独立自洽,并以一个完整的、有风格的、有建设性的作品的形式,观照电影工业并试图反馈给大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