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許多人的心目中,無論是咽喉腫痛、口舌生瘡還是尿黃便祕,牛黃解毒丸都能“藥到病除”,甚至很多有長期便祕的老年人把牛黃解毒丸當做通便藥物長期服用。只有腸胃積熱,素體陽盛,或熱病之後,餘熱留戀,或肺熱肺燥,下移大腸,或過食醇酒厚味,或過食辛辣,或過服熱藥,致腸胃積熱,耗傷津液,腸道乾澀失潤,糞質乾燥,難於排出,形成所謂“熱祕”時,服用牛黃解毒丸纔是適應症。

在許多人的心目中,無論是咽喉腫痛、口舌生瘡還是尿黃便祕,牛黃解毒丸都能“藥到病除”,甚至很多有長期便祕的老年人把牛黃解毒丸當做通便藥物長期服用。然而,“是藥三分毒”。據報道,有一位40多歲的女性,因爲習慣性便祕連喫了3年的牛黃解毒丸,最後導致全身黃疸、出現肝壞死。

近期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發佈了《關於修訂牛黃解毒製劑的公告》,公告提示,牛黃解毒片(丸、膠囊、軟膠囊)因含有雄黃,不可超劑量或長期服用。

清熱降火,抑菌解毒的良藥

牛黃解毒丸爲清熱劑,目前市面上有片劑、膠囊和軟膠囊等不同的劑型,主要藥物爲人工牛黃、雄黃、石膏、大黃、黃芩、桔梗、冰片、甘草。其中雄黃體外試驗對常見化膿性球菌、腸道致病菌、人型和牛型結核桿菌、恥垢桿菌及堇色毛菌等常見致病性皮膚真菌有抑制作用;大黃有苦寒沉降,清熱解毒,瀉火通便,開邪熱下泄之途;冰片辛苦微寒,清熱止痛,防腐止癢,可用於閉證神昏、目赤腫痛、喉痹口瘡、瘡瘍腫痛、潰後不斂等;黃芩可以清熱燥溼,瀉火解毒,止血,安胎,降血壓。因而該藥具有清熱瀉火,散風止痛之功效。用於熱毒內盛、風火上攻所致的頭痛眩暈、目赤耳鳴、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牙齦腫痛、大便燥結都有很好的效果。

“解毒”可能導致“中毒”,清熱降火的牛黃解毒丸不能久用多用

還需辯證使用,濫用反傷身體

但是,中醫講究辨證論治,無論是常見的口腔潰瘍還是便祕,都不僅僅只是由於體內“實火”引起。就拿便祕來說,中醫將便祕分爲實祕和虛祕,實祕又分爲熱祕、冷祕和氣祕;虛祕分爲陰虛祕、陽虛祕、氣虛祕、血虛祕。只有腸胃積熱,素體陽盛,或熱病之後,餘熱留戀,或肺熱肺燥,下移大腸,或過食醇酒厚味,或過食辛辣,或過服熱藥,致腸胃積熱,耗傷津液,腸道乾澀失潤,糞質乾燥,難於排出,形成所謂“熱祕”時,服用牛黃解毒丸纔是適應症。而老年人便祕一般是由於體質虛導致的“虛祕”,長期服牛黃解毒丸反而會導致脾胃更加虛寒。

牛黃解毒片中的雄黃含有砷,大量使用可引起慢性砷中毒,其毒害作用可影響到神經系統、消化系統、造血系統和泌尿系統等,對神經、血管、心臟、肝、腎、脾都會造成損傷,重者甚至會危及生命。同時,很多老年慢性病患者若長期服用心血管類藥物,有可能會與牛黃解毒丸產生相互作用,也會危害健康。

服用牛黃解毒丸,注意這些細節

1.請在醫師的指導下服用,須經中醫辨證爲熱毒內盛、風火上攻纔可以使用。成年人服用牛黃解毒片的最高劑量爲大片劑(0.6克/片)每日不超過6片,小片劑(0.3克/片)每日不超過9片,並需多飲水,同時注意觀察用藥後的不良反應,且連續服用不要超過5天。

2.牛黃解毒片最好不要與諾氟沙星(氟哌酸)同服。牛黃解毒片中含有硫酸鈣,與諾氟沙星同服時,鈣離子與諾氟沙星會形成一種鈣絡合物,它會使藥物的溶解度下降,使腸道難以吸收,從而降低藥物的療效。如必需服用,最好間隔2-3小時。

3.同時服用心血管類藥物或者降糖類的藥物慢性病患者,一定要在醫師指導下用藥。

4.若牛黃解毒丸服用過量引起呼吸系統或者循環系統不適症狀,要立馬就醫。

(湖南省中醫藥研究院附屬醫院心血管科主任醫師-李志)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