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爲丈夫生下三子,隨後女兒出生,她卻說:真是災星

文/歷史小課

人生什麼情況下才是圓滿呢?這個標準對於每個人來說都是不太一樣的,但是對於大多數家庭來說有個遮風擋雨帶小院的屋子,妻子兒女在身邊陪伴,不爲喫穿發愁這對於大多數家庭來說都是比較圓滿的了,今天我們就來說說一個這樣的事,在晚清時期的福建省,有一戶家庭他的丈夫是一箇中了舉人的讀書人,他的妻子是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民子女,但是這個女子出生在一戶比較富裕的家庭之中,但是即便如此由於當時的社會風氣,女子還是沒有能讀上書的,但是好在這戶黃姓家庭還是比較殷實的不會爲了生計而憂愁。

在他們婚後不久妻子就爲丈夫生了三個兒子,可謂是很高興的一件事,爲此公婆都稱讚了妻子林氏,但是光有兒子沒有女兒也不是那麼好,因此之後兩個人就想要一個女兒,畢竟有兒有女纔是最美滿的狀態。不出所料在不久之後的林氏又懷了孩子,兩個人都希望這是個女兒,隨着時間的流逝,妻子的肚子漸漸大了起來。

周圍人都說肯定是個女兒,這也另兩個人很高興並且表示了感謝,當孩子生出來之後也確實是個女兒,但是這並沒有另林氏開心起來,反而對這個女兒表示很厭惡,認爲她會帶來災禍,那麼爲什麼會有這種情況呢?原來在那天林氏得到了一個消息他的母親去世了,不知道是什麼情況。

可能是在那天就該出生了,也許是因爲聽到母親去世之後很難過動了胎氣導致孩子提前出生了,由於當時社會並不開化,很多人都比較迷信,因此她就認爲是因爲女兒帶來了災禍才讓自己的母親去世了的,因此她很不待見這個女兒。妻子不喜歡這個女兒,但是丈夫還是爲女兒取了一個很好聽的名字,叫黃淑儀。

因母親對這個女孩生來就有偏見,因此就給她找了個奶媽,咬奶媽來撫養這個孩子而且自己就從來沒有撫養過這個孩子了,因爲沒人待見她,所以她在三歲的時候都還沒有學會說話,因爲在家裏幾乎只有奶媽纔會理她。在後來因爲她生病了,父母就讓奶媽帶着她去鄉下生活了。這一生活就是好多年,知道父親升官了纔想起來,自己有着這麼一個女兒,雖然把她接回去了但是仍然不待見她,直到他父親去世後她的母親才把開始教育她帶着她去她舅舅家了。

雖然生活很不好,但是正是因爲這個情況她才鍛鍊了自己的性格,使自己的性格非常堅定要強,隨着自己的努力她在14歲的時候考上了女子學院,並且在之後當了一名老師,之後由於思想的變化,她開始進行創作,她的作品也非常受人喜歡,其中《海濱故人》是她的代表作品,你可能已經猜到了她就是福州三大才女的廬隱。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