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國內通訊PCB板廠商以深南電路、滬電股份爲主,內資通信板龍頭與主要的通信設備商如華爲、中興合作密切,在3G、4G時代有良好的合作開發關係,公司相關產品技術行業領先並在供應鏈地位較強,我們預計龍頭公司未來能共享基站建設帶來的紅利,助力公司業績增長。在華源控股的調研會上,相關負責人表示,在金屬包裝領域,公司堅持走高端路線,形成了長期穩定的高端客戶羣體,主要客戶阿克蘇、立邦、艾仕得、PPG等均爲國際大型化工塗料企業。

上週(12.9~12.13),A股反彈延續,上證指數和深證成指均累計上漲1.91%和1.28%。iFinD統計數據顯示,當週兩市有79家上市公司披露調研報告。從行業分佈來看,被調研公司集中在電子、計算機、機械設備等行業。

電子行業成機構調研重點

按行業分類看,上週被調研公司中,電子行業涉及的公司數量最多,爲9家。計算機、機械設備和化工等3大行業緊隨其後,均有7家公司被調研。

電子行業方面,展望2020年,平安證券認爲,5G的確定性趨勢將帶動整個通信、電子行業景氣度上升。通信、消費電子以及半導體市場將迎來拐點,5G射頻前端和高頻通信PCB將迎來確定性機會。

具體來看,平安證券認爲,射頻前端作爲手機通信功能的核心組件,直接影響着手機的信號收發。多天線收發(MIMO)和載波聚合(CA)技術在5G時代繼續延續,使得射頻前端的複雜度相比4G有較大程度上升。對早期5G智能手機而言,射頻前端是推動5G手機價格上漲的主要原因之一。從華爲Mate 30 Pro中可以看到,除了一顆高通FEM之外,其餘射頻前端芯片已經看不到美系廠商的產品。我們認爲國內射頻前端廠商有望藉此機會,在PA、濾波器等核心元件上實現突破;隨着5G時代來臨,PCB的技術要求和工藝製程顯著提升,將會大大提高廠商的進入門檻。國內通訊PCB板廠商以深南電路、滬電股份爲主,內資通信板龍頭與主要的通信設備商如華爲、中興合作密切,在3G、4G時代有良好的合作開發關係,公司相關產品技術行業領先並在供應鏈地位較強,我們預計龍頭公司未來能共享基站建設帶來的紅利,助力公司業績增長。

子行業半導體制造端同樣是市場關注的焦點。天風證券電子團隊認爲,電子行業迎來高景氣度,半導體制造端產能緊張。受益電子行業高景氣度,國內外晶圓廠稼動率(設備在所能提供的時間內爲了創造價值而佔用的時間所佔的比重)滿載,出現產能不足的情況,甚至出現部分廠商將訂單外包的情況。以半導體制造龍頭臺積電爲例,臺積電出現產能不足,部分訂單將延遲交付,延長時間長達100天。中國大陸方面,中芯國際、華虹半導體、華晶等晶圓廠稼動率滿載,收入同比環比均實現增長。同時,受益上游景氣度高企,半導體封測環節迎來高光時刻,國內封測大廠長電科技、通富微電、華天科技、環旭電子2019年第3季度收入皆實現同比增長,主要因半導體行業受益下游需求增長;此外,長電、華天和通富微電都宣佈擴產計劃,預示產業看好半導體行業景氣度將持續,封測產業迎來拐點。

這些上市公司最受關注

iFinD數據顯示,個股方面,華源控股累計接待機構達42家,位居首位;廣電運通累計接待27家機構,排名第二;的塞西亞累計接待24家機構,排名第三。

在華源控股的調研會上,相關負責人表示,在金屬包裝領域,公司堅持走高端路線,形成了長期穩定的高端客戶羣體,主要客戶阿克蘇、立邦、艾仕得、PPG等均爲國際大型化工塗料企業。

前述負責人還介紹了華源控股在食品包裝領域的佈局。具體來看,雜罐主要用於固體食品、日用文具、桌上用品、保健品、玩具和禮品的包裝。目前雜罐產值約佔金屬包裝行業產值的9%。雜罐佔公司收入比重較低,公司正充分利用自身的自動化設備改造技術、印塗鐵技術和模具開發技術優勢,積極介入高端雜罐領域,並取得良好進展。金屬蓋主要用於蔬菜、果醬和調味品等食品的包裝配套;目前金屬蓋產值約佔金屬包裝行業產值的15%。金屬蓋在公司收入中佔比不高。公司設立後初期金屬蓋爲主要業務之一,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和良好的技術,未來公司將以此爲依託,穩步拓展金屬蓋業務,力爭將該項業務發展成爲公司的重要業務之一;食品罐主要用於奶粉、營養粉和調味品以及果蔬、肉類、水產等各類加工食品的包裝。目前食品罐產值約佔金屬包裝行業產值的11%。目前公司在食品罐生產設備技術改造、工藝設計方面已基本成熟,未來隨着新客戶的不斷開拓,食品罐可能成爲公司新的利潤增長點,從而實現公司的多元化發展,提高公司的抗風險能力。公司現有的食品類客戶有海天、老乾媽等知名調味品公司,後續會繼續堅持走高端路線,進一步做好客戶服務,提高產品附加價值。

從具體調研機構來看,私募景林投資調研了藍曉科技,星石投資調研了數碼科技、長海股份、冀中能源等,凱石基金調研了國際醫學、老闆電器;

公募基金方面,博時基金調研了冀中能源、電聲股份,華夏基金調研了開立醫療、數碼科技、贛鋒鋰業等,嘉實基金調研了利亞德、老闆電器、金科股份等,南方基金調研了開立醫療、德賽西威、超華科技等,易方達基金調研了利亞德;招商基金調研了數碼科技、奧佳華、通富微電等。

海外機構方面,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調研了申萬宏源,瑞銀資產調研了燕京啤酒,高盛調研了信維通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