鲎是一种古老的生物,早在3亿多年前的泥盆纪就生活在地球上,至今仍保持其形态,是海洋里最古老的远古遗民,它与三叶虫是同一个期纪的动物。虽然经历了数亿年的沧桑之变,但该物种依然如故,变化甚微。因此有“生物活化石”的称呼。

在我国生活的鲎类有两种,一种叫做中华鲎,还有一种是圆尾鲎。这两种鲎在我国的浙江福建、广东、台湾、广西、海南等地沿海均有分布。因为我国沿海地区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所以都在大力发展旅游业,这些地区的游客也日渐增多。

来到海边旅游的游客都喜欢品尝当地的海鲜。这个时候就要小心了,因为在这些品种众多的海鲜里面就有可能夹杂着一些中华鲎和圆尾鲎在出售。很多游客因为感到新奇都会买来一些鲎类加工品尝,殊不知在圆尾鲎的体内含有一种类似于河豚鱼的神经毒素,中毒后表现为胸闷、口周麻木、四肢无力、腹泻等症状,严重者可致死。目前医学上尚无办法可以检测到此病毒,也没有特殊的解毒药,只能通过对症治疗。

而且鲎的体内还含有一种大分子非特异蛋白致敏性物质,吃鲎可引发皮肤过敏性斑疹、红肿和瘙痒,严重时导致过敏性休克或致死性毒性反应。鲎的蓝色血液含有重金属有机铜,这种重金属进入人体后随血液循环,主要蓄积在肝和肾脏,对肝、肾功能不全者,可加速肝细胞坏死或肝硬化的发生发展和引发肾功能衰竭氨中毒等并发症。

现今生活在世界上的鲎类越来越少,已经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海边渔民偷偷出售的中华鲎也已经被列入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销售和购买、食用鲎都是违法行为,鲎的营养价值并没有民间所传那么高,所以不要吃它。

很多当地的渔民为了赚取一些眼前的利益往往都在偷偷捕猎鲎类,然后拿来出售。当游客发现有人在出售这种生物的时候千万不要购买食用,不然就要触犯法规而且还会面临中毒的风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