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上海,美術家協會原副主席徐昌酩舉辦誕辰九十週年回顧展,重溫藝術風采。2005年,在派翠西亞·希爾斯撰寫的《梅·史蒂文斯》藝術中,這位藝術家坦誠地表達了自己的理想,以及它們如何影響她的創作:“我想要爲女性運動帶來最細微的感觸,正如我的藝術一樣。

近日,英國皇家藝術研究院選出251年曆史上首位女院長,版畫藝術家麗貝卡·索爾特贏得這一殊榮。另一位傑出的女性藝術家梅·史蒂文斯,因阿爾茲海默症逝世,享年95歲,她曾以藝術方式,爲女性運動帶去最細微的感觸。

在上海,美術家協會原副主席徐昌酩舉辦誕辰九十週年回顧展,重溫藝術風采;一對被西藏改變的藝術家夫妻,用畫筆不斷回到雪域深處。

《澎湃新聞·藝術評論》“一週藝術人物”,報道並評析國內外的藝術人物及熱點事件。

英國倫敦 | 版畫藝術家麗貝卡·索爾特

英國皇家藝術研究院251年曆史上首位女院長

251年的英國皇家藝術研究院迎來首任女院長

麗貝卡·索爾特 圖源:Getty Image

據《The Art Newspaper》報道,麗貝卡·索爾特(Rebecca Salter)近日被選爲英國皇家藝術研究院(以下簡稱RA)的新任院長,這也是該學院成立251年以來的首位女性院長。上任院長克里斯托弗·勒·布倫(Christopher Le Brun)剛剛卸任,完成了8年的任期。

RA的院長由皇家藝術研究院院士祕密投票選出,目前共有128名會員,其中73名年齡在75歲以下,其餘都是高級院士。

根據RA官網,他們由“引領我們的想象、支持我們未來活動與規劃的藝術家和建築師組成”。

RA院士、藝術家凱西·皮爾金頓(Cathie Pilkington)在自己的Instagram上說,“麗貝卡·索爾特是RA從1768年創立以來的首位女院長,這一天非常重要,”另一位院士格里森·佩裏(Grayson Perry)則在推特上表示,這一委任是“美好而歷史性的一刻”。

2014年,索爾特作爲版畫藝術家被選爲RA院士,後來她又成爲學院的管理者。此前,她曾擔任坎伯爾藝術學院版畫專業研究生課程的教師。(文/錢雪兒)

美國新墨西哥州 | 藝術家梅·史蒂文斯

因阿爾茲海默症逝世,是藝術家也是鬥士

251年的英國皇家藝術研究院迎來首任女院長

梅·史蒂文斯在蘇荷區的工作室,1974

12月9日,在與阿爾茲海默症抗爭數年後,藝術家梅·史蒂文斯(May Stevens)在美國新墨西哥州聖達菲去世,享年95歲。梅·史蒂文斯是19世紀60至70年代女性主義運動的領軍人物,“史蒂文斯傑出的藝術遺產將被我們銘記,”藝術家在紐約的代理畫廊Ryan Lee在一份聲明中寫道,“我們也永遠不會忘記,史蒂文斯精力充沛、堅守己見、雄辯健談,她還是一位多產的作家,是我們忠實的朋友。”

251年的英國皇家藝術研究院迎來首任女院長

梅·史蒂文斯《蘇荷區的女藝術家們》

史蒂文斯憑藉其紀念碑式的繪畫與對於社會、政治議題的關注而聞名,她用油畫、拼貼畫、素描和版畫等不同的藝術形式來抒發個人經驗,表達自己對於種族主義與壓迫的觀點。她曾直言不諱地批判越南戰爭,並支持女性主義與民權運動。

史蒂文斯的作品收藏於大量重要藝術機構,其中包括布魯克林博物館、大英博物館、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與舊金山當代藝術博物館等地。1999年,她在波斯頓美術館舉辦個展“女性圖像:此處彼地”(Images of Women: Near and Far),這是該美術館首次爲在世女性藝術家舉辦個展。

2005年,在派翠西亞·希爾斯撰寫的《梅·史蒂文斯》藝術中,這位藝術家坦誠地表達了自己的理想,以及它們如何影響她的創作:“我想要爲女性運動帶來最細微的感觸,正如我的藝術一樣;我想要爲政治行動帶來最精確的想象,正如我的藝術一樣。”(文/錢雪兒)

上海|上海市美術家協會原副主席徐昌酩

舉辦誕辰九十週年回顧展,重溫藝術風采

251年的英國皇家藝術研究院迎來首任女院長

徐昌酩

徐昌酩,1929年出生,上海市美術家協會原副主席、祕書長,中國美術家協會原理事,國家一級美術師。今年是徐昌酩誕辰90週年。12月10日,“龍躍鳳翔齊唱鳴——徐昌酩誕辰九十週年回顧展”在上海市文聯展廳開幕。此次展覽共展出其作品90件,全面回顧徐昌酩的藝術人生,重溫其藝術風采。

251年的英國皇家藝術研究院迎來首任女院長

徐昌酩《松鼠得果圖》

徐昌酩早年從事裝潢美術設計,其裝潢美術設計曾在國際上獲大獎。同時,他是新中國上海美術設計領域發展成長的重要參與者和見證人。他對動物題材裝飾繪畫研究頗深,筆下的動物世界千姿百態。晚年又將美術設計的理念引入中國畫創作領域,使傳統筆墨中洋溢出圖案和裝飾美,富有現代繪畫的審美特徵,充滿張力。他還自學創作漫畫,作品諷刺幽默兼備,給人以快樂、慰藉和啓示。

此外,美協工作是徐昌酩的本職。他曾是上海美術家協會的“當家人”,從1985年調入上海市美術家協會工作至1999年退休,在美協工作了15年,歷任上海美協第三屆祕書長、第四屆主席團常務副主席兼祕書長、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上海市美術家協會榮譽顧問。他爲扶持培養青年藝術家、推動上海美術變革做出了大膽的探索,也爲上海美術的日後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展覽將持續至12月17日。(文/陸林漢)

上海 | 黃威、侯曉輝

藝術家夫妻,用畫筆不斷抵達西藏深處

251年的英國皇家藝術研究院迎來首任女院長

黃威(左)、侯曉輝

一對藝術家結爲夫妻,一同生活,一同被西藏改變,是怎樣的體驗?12月15日在醍醐藝術中心·上海開幕的黃威、侯曉輝雙人展“阿賴耶”中,就有答案。西藏曾令他們異地分離,卻又讓他們的心更緊密;他們的作品,被西藏塑造,也不斷抵達西藏的更深處。

黃威、侯曉輝原本是天津美院的同學,黃威到西藏大學藝術學院讀研,有3年時間,異地相處。

251年的英國皇家藝術研究院迎來首任女院長

黃威 《如去如來》(左)、《須彌》(右)2019紙本設色

從西藏大學藝術學院碩士畢業十多年來,黃威的作品始終與西藏勾連。過去2年,他解構和重構山、水、雲、樹等物象,呈現心裏的西藏。這次“阿賴耶”展上,他分享的“無量”系列,早在拉薩時期就醞釀了。這一系列最動人的,是一份“踏實感”,“歷代唐卡畫師繪製唐卡的過程啓發了我。當他們要表現顏色的漸變時,總是願意費盡心力,用無數個深淺不同的點,去鋪陳出這份變化。其中蘊藏的,是虔敬心和修習的意志,我和曉輝都深深爲之感動。”黃威說。

251年的英國皇家藝術研究院迎來首任女院長

侯曉輝 《旃檀林》 2019 紙本設色

侯曉輝也在唐卡的啓示中找到了表達的出口,“藏醫唐卡中的植物描繪令我印象深刻。植物的生命脈絡與人的身體相關聯,讓我對生命關係有了新的認識。”多次目睹藏區春日桃花盛開後,侯曉輝選擇了桃花成爲繪畫的主題。“桃花中透着生死觀,而且是喜悅的,這是最感動我的地方。”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