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景山近照 (呂經國攝)

光陰荏苒,今日返視這幅經典油畫作品《佔領總統府》(又名《蔣家王朝的覆滅》),不禁感慨萬千……

1977年,陳逸飛、魏景山年僅20多歲便創作了巨幅油畫《佔領總統府》。這幅留名於美術史的力作爲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所收藏,迄今已有42個年頭。油畫表現的是中國人民解放軍佔領南京總統府的場面:解放軍升上紅旗,標誌着蔣家王朝的滅亡,新中國的誕生。作品場面壯觀,氣勢恢弘,具有撼人心魄的藝術感染力。

《佔領總統府》 油畫 陳逸飛 魏景山

猶記得1996年陳逸飛首次回國在上海辦畫展,我在第一時間寫文發表,得到他的誇讚:“謝謝你開了頭炮……”從此我倆成了好友。曾經問過他幾次這幅畫的創作過程,並請他撰文回憶,他都說沒時間寫,也很難寫,讓我有機會可以問問魏景山,說他畫得很好。不料逸飛英年早逝,而這一拖也已經過去23年了,他儒雅爽朗的笑容至今在我腦海裏浮現。

在逸飛所有的作品中,這幅作品最能體現他的“革命英雄主義”和“浪漫主義”的完美結合,再加上魏景山的“現實主義”的創作風格,使這幅作品有交響樂和史詩般的震撼人心的魅力!曾經一度,由於逸飛的光芒照射,掩蓋了景山。現在逸飛飛走了,可有些畫冊網站上,他倆的幾幅合作作品,卻乾脆連魏景山的名字也刪去了。更有甚者,發表文章者故意“遺忘”,把《佔領總統府》署名爲逸飛一人。景山的謙虛低調,卻讓懷有某種目的的人刻意這樣做,得寸進尺!我認爲這是侵犯著作權中的署名權。於是,我決定拜訪一下魏景山,雖然這一晃我倆都已經滿頭白髮,但一旦面對面地交流,彷彿很快又回到了過去……

景山遮不住。1943年生於上海的魏景山,是一個純粹的藝術家,其爲人忠厚誠懇,從不把名利地位放在心上,他的作品也歷來受繪畫愛好者所崇拜。我始終懷念他在1973年創作的一幅油畫《行程萬里》,這幅作品通篇是富麗沉着的灰調子:龐大的機車、油污的臉、工裝與皮鞋,在那時“文革”繪畫的合唱中,這件作品沒有粉飾和情節,甚至沒有內容,充滿對油畫的敬意與自信。它隨即被送交“黑畫展”遭受批判,然後遺失,圖片也沒留下。1970年夏,魏景山和邱瑞敏等幾位畫家參與由《文匯報》組織的系列油畫紅色娘子軍系列,發表後在當時引起很大反響。1971年他與陳逸飛合作的油畫《開路先鋒》入選第四屆全國美展。魏景山和陳逸飛1977年合作的《佔領總統府》是由著名軍史畫家何孔德推薦的軍博的訂件,由上海油雕室接單。畫面上許多被同行嘖嘖稱道的細部質感都出於景山之手,但面上的榮光似乎都讓逸飛一人佔去。我幾次問景山,這幅作品誰畫得多?他從來沒有表示畫得多,似乎我感覺,他和逸飛的合作是天生一對,優勢互補,他的紮實的“現實主義”基本功的創作技巧恰恰和逸飛的“革命英雄主義”“浪漫主義”天衣無縫地吻合。至於魏景山從未露面的大幅油畫《毛主席和華國鋒》(和韓辛合作)更是精彩絕倫,撇開政治內容不談,該作應是中國油畫近百年來屈指可數的精品之一。陳丹青在自己書中坦言這幅畫:“他的《毛主席與華國鋒》,及同期面世的官方版本《你辦事我放心》,無須比較。前者適可映證沈加蔚的評斷:爲什麼我們在七十年代惟獨承認上海畫家的現實主義——這幅從未展出的畫可能是1949年後唯一真實的領袖肖像,題旨直抵‘革命主題’核心,卻毫無虛飾的‘革命性’,除了細節寫實的快感,那是當年景山興正濃,率性繪製的遊戲之作。”(引自陳丹青《自我的紀念》)想不到這幅畫被收廢品者低價收購,又低價賣掉,至今被人收藏,在拍賣行露面,交涉不肯歸還……

《夜曲一》 油畫 魏景山

《夜曲二》 油畫 魏景山

景山於1984年赴美留學,獲紐約市立大學美術學碩士。出國前爲全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上海美術家協會理事。上世紀九十年代他回國參加百家精品展,海平線畫展和“世紀回眸——現實主義經典油畫展”等一系列畫展。他多年來始終堅持採用現實主義手法,“人文情懷”是他繪畫藝術的永恆主題,這不但給了他探索人的內心世界的無限可能,也給了他展示藝術想象的無限空間。然而在“名利經營”上,他卻是毫不擅長,除了舊友,今天誰識得魏景山?他與逸飛合作,遂爲逸飛聲名所掩,他天性與世無爭,與畫也無爭。少數友人知道他在紐約寓所有兩架鋼琴,好幾把小提琴。美專時期他便是一位俊美的小提琴手,在紐約,他甚至是當地教堂奏樂班成員。陳丹青是這樣評述景山的——“他好比是舊上海的舊公子,若生在民國,便是吳大羽關良那般品性,寧靜避世,只知藝術”。而他青春年少偏偏遭遇“文革”,要畫那樣的畫,也竟怡然自得。1977年景山繪製的《陳景潤》原件幸在,拉·圖爾、維米爾、倫勃朗的靈光潛入一位上海畫家的畫布(當時景山既不曾去過蘇聯,也不曾去過歐洲)——畫面上端留置的大片昏暗,計黑當白,陳景潤替代了巴羅克時期的歐洲人,而油燈在桌案書堆中流溢清輝。在我看來,景山是具有“貴族氣質”的藝術家,是舊上海西洋美學投射在七十年代的餘輝返照,幽深而溫暖。其實,民國油畫家遠未具備鋪衍巴羅克美學的諸般技巧,景山獨自做到了前輩從未夢想的事。而當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國中聲稱“古典主義”的畫家以三流資質仿效歐洲傳統時,景山在紐約獨自奏琴,完全置身事外,因畫布與顏料是純淨的。

關於《佔領總統府》這幅畫,景山一再強調,這是一幅創作的藝術作品,而不是隨軍記者拍攝的歷史照片,這是經過深思熟慮的,有他倆的創作靈感和思想表達。之後李斌創作了還原歷史真相的《佔領總統府》:總統府建築平臺上站立了許多地下黨的形象,但顯然沒有他倆創作的這幅震撼人心!當年列賓創作油畫《伊凡雷帝殺子》,有人質疑不符合歷史真相,但是列賓把伊凡的殘忍獨裁暴烈的性格刻畫了出來,展示時遭沙皇當局者戳畫。這就表明,成功的藝術作品,其魅力載入美術史冊!

列賓爲作《查波羅什人寫信給蘇丹王》,曾到查波羅什人聚居過的烏克蘭先後三次蒐集素材,畫面上查波羅什人的服裝、用具、樂器裝飾品等,都相當真實,具有歷史價值。景山和逸飛也做到了,他們幾次三番去南京總統府實地考察,到電影製片廠借當時的解放軍服裝、衝鋒槍、彈夾等真實武器裝備,連總統府建築平臺都用混凝土堆砌在油雕室創作場上,幾個年輕小夥子穿上軍裝,拿起槍支彈藥擺Pose讓他倆寫生。景山更認真地在創作之前做了許多人物羣像小型雕塑作品,增強畫面的立體感,連總統府字樣建築物上的彈痕累累都如此逼真。這種嚴肅的現實主義創作態度,依然值得今天的美術界學習。

如今生活創作條件這麼好,爲何創作不出這樣的經典作品呢?景山感嘆:現在已經沒有當初的激情了,失去了當年的創作條件和外部環境,根本沒有激情再創作出這類作品了。我非常欽佩他們的想象力,黑格爾早在《美學》一書中對“天才”下的定義中的必備條件是想象力極其豐富。我到過南京,看到過總統府平臺很窄,根本不能站立很多人,但他倆是“天才”,兩個戰士站在前面,後面一羣戰士巧妙地站在第二臺階,即將湧上這個平臺,形成強大的視覺衝擊力,整個畫面像直升機俯瞰拍攝帶仰視的廣角鏡頭,遠景是隱約的大部隊大踏步進城的宏偉壯觀的畫面,從而看出他倆有吸取電影藝術的語言。

《向巴赫致敬》 油畫 魏景山

著名畫家王琦談到這幅作品時說:“當時,深爲其堅實的素描基本功、鮮明強烈的色彩感、嚴謹的造型能力、把握宏大場面的羣體構圖以及表達不同人物的生動形態與神態的藝術技巧所吸引。”在談到《佔領總統府》的畫面上,除了俄羅斯的寫實主義油畫技法之外,好像還隱藏了什麼東西在裏面,想來這些他倆也不一定會察覺到,只有歷史會不含偏見的記錄。如果拿《佔領總統府》這幅油畫與法國畫家德拉克的名作《自由引導人民》相比較的話,人們會發現某些共有的東西在裏面,偶或有一種圖式的師承關係。《佔領總統府》跳出當時一統天下的構圖法則,突破舊規,也是其成功的重要因素。採用三角框架式的立體結構,把畫面中人們目光聚集在隨風飄揚的紅旗上,構圖嚴謹,形式感強烈,使這一歷史題材的創作具有紀念碑式的意義。該作品也可以看到作者強健的造型功底,筆筆見力度,風格鬆弛豪爽,但又能使人感覺到一種平靜與唯美,具有高貴又平民的精神風味,表現出了卓越的藝術效果。那種雕塑般的形象,充滿了英雄主義色彩,那些坑坑窪窪的彈孔,充滿藝術張力,具有厚重的時代感、歷史感。《佔領總統府》對於大多數的社會羣體力量而言,除了其繪畫語言上的純形式美外,更多的是其中傳統的“敘述性”在起作用。像美術史上誇讚喬託是一個講故事的能手一樣,《佔領總統府》述說着一部感人、悲壯的人民革命的大故事,它無論在表現主題上還是畫面結構上都在中國美術史上起到了開拓性的作用,這也是該作的重要價值所在。更“奇蹟”的是,《佔領總統府》創作於1977年,那是一個文化思維封閉、藝術氣氛單薄的時代。在這樣的背景下,很多年輕人心底的藝術火苗熄滅了,而在剩下爲數不多而又百折不回的藝術癡迷者中間,卻蘊藏着一些極具實力的真正的藝術家,只要稍有機遇,就會脫穎而出,大放光彩,陳逸飛和魏景山就是其中的代表。

《上世紀七十年代上海港》

自人類文明始,無論是何因何故,戰爭無數次,最後還是“塵歸塵,土歸土,愷撒歸愷撒”,人民仰望天空,藍天白雲,終究嚮往幸福和平美好自由的生活。隨着科技發展,從冷兵器時代發展到今天的核武年代,人們更加懼怕戰爭,後果是不堪設想,本着對地球和子孫後代的負責,不同的信仰不同的價值觀都可以互相理解尊重包容,兩岸關係是同胞兄弟姐妹,和平統一是人心所向……希望紅色經典油畫《佔領總統府》成爲過去的歷史——今天我才明白,逸飛不想寫這篇文章,可能和劉伯承晚年不想看戰爭片是同一心情。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坐在窗旁的姑娘》 油畫 魏景山

《牧女》 油畫 魏景山

《沉思》 油畫 魏景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