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 杨亦静)迁飞性害虫像候鸟一样,穿过山川河流和人山人海,找到合适的农作物就停下“大吃大喝”,毁坏性极大。距离4月29日世界园艺博览会开幕仅剩十几天,为避免迁飞性害虫影响世园会里的植物,北京市植物保护站与来自天津、河北、内蒙古、辽宁等4省市的植保部门,联合成立了世园会重大迁飞性害虫联合监测组,共同保障世园会期间的迁飞性害虫的防控工作。

迁飞性害虫危害大

说起迁飞性害虫,大家最常听说的就是蝗虫了。据了解,北京常见的迁飞性害虫有小菜蛾、棉铃虫、草地螟、粘虫、甜菜夜蛾、小地老虎、亚洲小车蝗等。迁飞性害虫有如“轰炸机”,对着田里的青菜、玉米、土豆等农作物“大快朵颐”,害虫所过之处轻者残枝断叶,重者颗粒绝收,严重影响农业生产。

据悉,迁飞性害虫像候鸟一样迁移,落在哪里就会给当地造成危害。2008年8月初,草地螟突袭北京,给即将开幕的奥运会带来了安全隐患;2012年8月下旬,华北、东北地区三代粘虫如从天降,给秋粮生产构成了严重威胁;2013年,二代粘虫在华北地区突然大暴发,直接对春玉米造成危害……

北京市植物保护站副站长郭喜红介绍,本届世园会的场馆位于延庆区康庄镇,占地近一万亩。世园会期间,所有场馆的夜间灯光照明非常容易引诱迁飞性害虫,而且首次设立的“百蔬园”里的蔬菜和场馆附近的露地菜都是迁飞害虫喜爱的食物。因此,必须加强监测预警工作。

成立6个监测点联防联控

延庆区是多种迁飞性害虫进入北京的重要通道,迁飞性害虫的发生取决于周边虫源地的发生情况,如果要保障延庆地区不受迁飞性害虫的影响,必须得尽早知晓周边省份的虫情,做好联合监测和防控工作。

近日,北京市植物保护站邀请天津、河北、内蒙古、辽宁等4省市的植保部门共同商议建立害虫联合监测网。新京报乡村频道记者从北京市植保站获悉,5省市决定成立世园会重大迁飞性害虫联合监测组,并在河北、天津、内蒙古、辽宁协同建立6个监测点,北部监测点主要监测草地螟,南部和东部监测粘虫、棉铃虫等。世园会期间,5省市植保部门将通过监测群及时互通虫情、气象、防控等信息。

值得一提的是,早在2016年,北京市植保站就在延庆设置了“双模式昆虫雷达”,并建立了迁飞性害虫监测点。2019年世园会期间,监测点加大人力物力投入,在世园会期间全程监测迁飞性害虫,提供准确的虫情信息。

新京报记者 杨亦静 编辑 张树婧

校对 何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