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知“穷养儿,富养女”,在对待子女培养的度上,每个人、每个家庭的态度和尺度各不相同。本文以民国才女陆小曼为例来说明“富养女”的尺度问题及其对当下的启示建议。

真正的名媛是怎样培养出来的?

陆氏家族,祖籍常州,陆小曼祖父陆荣昌为晚清朝议大夫,为避免战乱,举家从常州搬到了上海。陆小曼父亲陆定,原名陆子福,曾被清政府派往日本早稻田大学留学,回国后曾任国民政府财政部司长,后辞官下海,成为“中华储蓄银行”的主要创办人。陆小曼母亲吴曼华,为常州名门之后,上祖吴光悦做过清代江西巡抚。

陆小曼,原名陆眉,别名小眉、小龙,笔名冷香人,1903年出生于上海南市孔家弄。小曼在家中排行第五,却是陆定夫妇9个孩子中唯一幸存的。

幼年在上海度过,6岁随母入京,曾就读于北京女子师范学院附属小学和法国教会学校圣心学堂。其间,就读于北京女中,有据可查开设的课程有国文、日文、英文、数学、物理、化学、体操、生物、劳动、图画、音乐、修身、历史、地理、国术,外加旧时名媛母亲对她的教育,显见,陆小曼接受的都是纯粹的传统教育精华。

再者,圣心学堂开设的课程有英文、法文、钢琴和油画等。

最后,小曼也非常喜欢跳舞,一旦进入舞池,仿佛插上了翅膀如蝴蝶般起舞。就职的外交部举办舞会,这位名门闺秀不到场,便要减色,她一出现,四座欢腾。

陆小曼第一任先生王赓,江苏无锡人,生于1895年,1911年清华毕业后被保送到美国。回国后,1921年晋升为陆军上校。王赓和徐志摩都是梁启超的学生。

陆小曼第二任先生徐志摩,浙江嘉兴海宁硖石人,生于1897年,现代诗人、散文家。

陆小曼的第3个男人是翁瑞午,翁瑞午幼承庭训,通晓国画,也会唱昆曲,师从丁凤山学习推拿,毕业于英国皇家学院。

陆小曼奢侈生活方方面面

陆小曼是姊妹9个中的独苗,所以父母几乎是竭尽全力供她一人,无论是上学还是琴棋书画乃至文体娱乐。这样一方面提高了陆小曼的个人素质,另一方面也培养了陆小曼的高品质生活要求,这从陆小曼在吃穿用住行和娱乐等方面的表现可见一斑。

吃的方面。吃零食,据说只要一会儿手里没拿着吃的东西,嘴里没嚼着的东西,陆小曼就会坐立不安。她不仅爱吃,也非常浪费,如吃石榴,不是一个一个剥,而是拿着刀子使劲去砍,砍开了要是不中意,就丢掉不要了;吃大餐,家里本身就有专门的厨子司职做饭,这还不算,还要到新利坦、大西洋、一品香等餐厅吃饭;喝人奶,陆小曼只喝人奶,不喝牛奶,家里要养个奶妈。

穿的方面。家里的丫头都穿着入时,不知情的还以为是主人家小姐呢,陆小曼的穿着打扮就更不用说了。

用的方面。家里仆人众多,有司机、厨师、男仆、贴身丫头等。陆小曼挥霍无度,想买什么便买什么,家庭经济由陆母掌握。她的母亲曾向陆小曼的好友王映霞苦叹:“每月至少花银洋500元,有时高达600元。这个家难当,我实在当不了。”

住的方面。以与徐志摩婚后在上海租住的独栋小洋楼为例,每月租金100大洋。

行的方面。出入都有私人汽车。

娱乐方面。捧角,陆小曼究竟捧过多少角儿,这个似乎没法统计,反正是不少。据梁实秋回忆:“先后有小兰芬、容丽娟及马艳秋、马艳云姊妹,花翠兰、花玉兰姊妹,姚玉英、姚玉兰姊妹,袁美云、袁汉云姊妹等多人,均受过她的扶掖。其中马艳云、姚玉兰、袁美云,几乎全是她捧红的。她平时泼撒已惯,对于捧角,更是一掷千金、毫不吝啬。”平时很少动笔的陆小曼,为了捧角,还专门为小兰芬和马艳云、马艳秋姊妹写了文章。

毒品方面。为了治病、止痛,陆小曼学会了吸食鸦片,家里有专门的吸烟室,吸烟室里有烟榻,烟榻上有从广东定制来的烟枪,时不时还有好友替她烧烟泡。曾有一次她一不小心,投掷烟枪,击碎了徐志摩的眼镜,却还我行我素。她也曾因吸食鸦片坐过一天的班房,当时国民党查禁大烟,发现陆小曼家里有烟具,就把她关了一天,第二天翁瑞午就把她保了出来。

如此高的生活品质,当然也需要一定的收入支撑。我们知道,陆小曼在父母家里和王赓家里的生活条件相当不错。而在与徐志摩婚后,虽然徐志摩的父亲徐申如比较富有,但由于父亲对这个儿媳妇基本不认可,所以他们的生活来源基本靠徐志摩一个人。徐志摩在光华大学、东吴大学、大夏大学、上海法学院、南京中央大学等学校四处兼课,拼命赚钱,每个月的收入在600~1000大洋,折合当下的收入约在人民币10万~18万元,但相对于陆小曼每月五六百大洋的支出,还是比较紧张。徐志摩稍有停息便会负债累累。徐志摩自己舍不得买衣服,一件衣服穿到破了洞,成天穿着破了洞的衣服忙于授课、撰稿,倒卖古董字画,奔波在北京与上海两地。

女孩富养没错,但更要富养精神

从陆小曼的个人案例中,我们至少能得到关于“女孩富养”的两点启示。第一,富养其独立人格。陆小曼出身富贵家庭,从小受到良好教育,但父母却不知道给她好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没有告诉她这些学问、技能、家教可以用在哪里。她画一手好画、写一手好字和好文章,却没有让才华发挥应有的价值。

第二,富养其精神财富。陆家给小曼的是富足的物质生活、良好的教育环境。女孩要富养,这种富养不只是金钱上的给予,还有精神世界的温软包裹。这不但能让一个女孩在经济上独立,还能让她在精神上富足,让她踏实而不局促,笃定而不犹豫,富有弹性而不歇斯底里。从目前来看,陆小曼父母给她的富养,是物质上的富养,却极少了解和关注她的内心世界,这一点从她因坚持与王赓离婚,而与母亲闹矛盾中略见一斑。回望当下的子女教育,要想富养其精神,可能需要更多的陪伴和沟通,而我们又做得怎样呢?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