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這位香港教授想喫內地還罵內地,港媒怒批:兩面人!)

沈旭暉(持話筒者)日前搞了一場“互助經濟圈”研討會,爲所謂“黃色經濟圈”搖旗吶喊(圖源:大公報)

海外網12月17日電 “大灣區是香港的福地,香港人應該思考如何利用周邊的關係,既鞏固香港的位置,同時對國家有貢獻。”沈旭暉今年四月接受《大公報》專訪時如是說。不過,自從修例風波開始,沈博士竟好似學了“變臉”,摒棄了他擅長的國際政治話題,變成了“本土”先鋒。最近,沈旭暉更熱衷於推銷其“黃色經濟圈”,日前還找來中大社會科學院院長趙志裕搞了一場“研討會”,爲所謂“黃色經濟圈”搖旗吶喊。有港媒看不下去,怒批沈旭暉是雙面人、變色龍,而“黃色經濟圈”五個字背後隱藏的,其實就是一個“港獨”實驗室。

曾稱“大灣區是香港福地”

據香港《大公報》17日報道,香港暴徒和撐暴學者最近提出“黃色經濟圈”概念,企圖把“港獨”意識延伸到經濟上。14日,香港中大社會科學院客座副教授沈旭暉決定牽頭,搞了場所謂“互助經濟圈研討會”。在這場“研討會”上,多個泛暴派政客要求“黃色經濟圈”助養暴徒,還有人提出建立“黃色公社”、發電自給自足甚至造“黃幣”代替港幣等荒謬建議。

可是聽完“同路人”的“奇思妙想”後,沈旭暉卻覺得不對路,昨日(16日)他在臉書撰文,爲“黃色經濟圈”“指點迷津”。

沈旭暉文章中提到,要打破“藍黃教條主義”,“黃店”不但不應排斥“藍客”,反而應該“盡力賺他們的錢”,“聘請員工、消費時才選黃”。他還假惺惺地說,發起“黃色經濟”的“有心人”,不少人的正職都在“藍色企業”工作,與內地淵源深厚,並聲稱“善用對家資源,壯大己方陣營”是“天經地義”。

《大公報》評論稱,原來,“黃藍”都只是保護色,爲了利益可以隨時突破界限。而就在今年四月,《大公報》曾對沈旭暉進行專訪。在這次專訪裏,沈旭暉說,“大灣區是香港的福地,香港人應該思考如何利用周邊的關係,既鞏固香港的位置,同時對國家有貢獻。”當時,他還分享過去年在浙江桐鄉籌建國際教育學院的經歷。如今想來,《大公報》氣憤表示,“不知現在這(內地)資源利用得如何了?雙面人、變色龍!在‘黃藍’之間穿梭投機,沈博士是在現身說法嗎?”

以學術作推手宣“獨”

《大公報》16日報道稱,參加這場所謂“互助經濟圈研討會”的,大多是匿名出席。自稱是資深投資管理行政人員K及“黃色經濟圈”業界人員A的出席者上臺分享時,更是戴上口罩。主辦方禁止與會者拍照,在會場多個位置都有工作人員把守,“如臨大敵”。他們發現有人拍照後,便立即有人阻止,並要求刪除照片。

“研討會”上,多個“黃絲學者”煽動以科技手段區分“黃藍”。有人提出,“黃店”可設有專門捐款箱,支持所謂“手足”,掃描捐款箱上的二維碼即可瞭解附近“黃店”,進行消費;有人聲稱,政府每年撥款予區議會協助籌辦社區參與活動,可考慮聘請“手足”加入“社區參與計劃”。還有縱暴議員煽動要“抵制中資企業”。

報道稱,除了如何用“黃色經濟圈”助養暴徒,會上還有一大堆荒謬的提議。“關注草根生活聯盟”召集人範沛縈提出建立“黃色公社”,喫“大鍋飯”,令人哭笑不得。“自在生活”創辦人楊寶熙則聲稱要“自己發電,唔使靠人”(不用靠別人)。他們甚至還討論造“黃幣”代替港幣。

《大公報》指出,“黃色經濟圈”五個字,背後隱藏的,其實就是一個“港獨”實驗室。這個“研討會”,就是以學術作推手,把“港獨”捧上更高層次。

所謂“黃色經濟圈”不過是一劑愚民的迷魂藥

據《環球時報》報道,對於所謂“黃色經濟圈”,此前早有港媒評論稱,香港一無農業二無工業,所有的東西要做成生意,幾乎都需要從外地輸入,“黃色經濟圈”很難不使用內地製品。中原地產董事施永青撰文稱,“黃絲”向合作商戶派發一些有黃店標誌的貼紙,方便識別,做法類似黑社會;如果再推出一些帶有威脅性的“輔導措施”,可能涉嫌犯法。文章直言,策動者從一開始就不是想搞什麼有實效的經濟圈,而是想借題發揮,把它視作一種政治鬥爭工具,最終只會破壞香港營商環境。

香港《文匯報》15日刊發評論稱,香港人懂得生意之道在於和氣生財,尊重周邊法治與文化,不將政治凌駕於經濟之上,更不會與賺錢過不去。這才使香港出現了世界華人首富、500強的翹楚等一批商界知名人士。而暴力分子以警告、打砸等黑社會敲詐勒索方式逼迫企業進行政治表態,甚至一些撐警藝人的代言被褫奪,“這隻黑手正在把香港經濟由原來開放多元,扭曲爲單一無援的小經濟;由過去背靠內地面向海外的大市場,變成自囿圍城的小市場”。文章說,製造這類政治恐嚇絲毫動搖不了大型資本和華資企業的根基,因爲這些大型企業的根在內地而不是香港,但極力推行的所謂“黃色經濟”會傷害無數中小企業,市民必須看清楚,“所謂黃色經濟圈不過是一劑愚民的迷魂藥”。

杜碩 本文來源:海外網 責任編輯:杜碩_NB12556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