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家统计局口径的数据,近几年易居研究院持续研究各地的房价收入比,2014年全国只有7.1倍,也就是城镇居民需要花7年的家庭收入,就能买一套100平米的房子。这是一个全国的平均值。

从2014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来看,呈现东中西部递减的状态,经济较为发达的东部一二线城市整体收入水平较高,上海以47710元位居全国榜首,杭州、宁波、北京、广州、南京和深圳也统统超过4万元大关;西部欠发达地区,人均可支配收入较低,贵阳、兰州、乌鲁木齐、西宁均不超过2.5万元。

谁最苦? 35城房奴大排行

35个大中城市房价收入比的三个态势

1、呈现出东、中、西梯度递减的态势,且相差幅度较大。

2、一线城市明显整体高于二线城市,深圳、北京、上海分列第一、二、三位,但个别东部二线城市如福州和厦门偏高。

3、经济发达城市高于经济欠发达城市。

一般而言,经济发达的一线城市、东部城市,产业发展好、收入水平高、人口吸引力强,外来常住人口比重大,因此,购房需求大、购买力较强,房价水平也较高。

房价收入比越高,说明普通民众购房能力越弱,房奴压力最大,深圳排第一,其次是京沪。尤其是深圳,经历2015年房价暴涨之后,房价收入比可能已接近30倍!一般的白领,大学毕业几年的年轻人,在深圳根本买不起房子!

最近有没有什么利好消息?有!

8日晚,据多家媒体引述“彭博社”的消息称:中国计划推出房地产去库存新措施,包括鼓励中小城市对在城镇首次购买住房的农民给予财政补贴和税收减免,还研究将农民工和个体工商户逐步纳入住房公积金制度。

这则消息可靠吗?比较可靠,因为“研究将农民工和个体工商户逐步纳入住房公积金制度”,此前媒体公开报道过。至于给首次购房者财政部补贴和税收减免,此前很多城市也搞过,只不过当时主要针对的是市民。

“彭博社”的消息比较简练,因此很可能没有将政策的全部要点报道出来。比如,这些农民的身份如何界定?是本地的,还是外地的?最有可能的做法是:跟购房入户同时实行。

在这种背景下,国家将不断出台关于房地产的利好政策。这虽然很难让楼市全面回暖,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捂热”市场。最受益的,当然是有人口增量的城市,以及股市里的房地产板块。

对于普通购房者来说,如果你是刚需,手中资金也还算宽裕,那么现在真到了一个好的买房时机。只不过,要买房子的话,一定不要贪便宜买到空置房较多的新区、郊区,这样你很可能被套住。

----------------------------------------------------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