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州文物保護有了“千里眼”

文物保護員巡查火焰山3號烽火臺。

瓜州縣有不可移動文物點465處(漢長城牆體、烽火臺關堡等遺蹟有147處)。爲守護好這些珍貴“家底”,瓜州縣文物局聘請業餘文物保護員97名,負責文物遺址安全巡查。爲了全面掌握每個業餘文保員對各自文物點巡查情況,瓜州縣文物局創建了“瓜州遺產守護”手機微信羣,將全縣97名業餘文物保護員加入羣內。在巡查時,文物保護員會將每處遺址的檢查情況拍攝成視頻、照片,上傳至微信羣內,做到文物隱患早發現早處理。有了他們的不間斷走訪、巡查,文物部門如同有了“千里眼”“順風耳”。魏金龍 俞正芝 攝

新疆所保存最爲壯觀的烽燧之一,它座落在庫車以北的鹽水溝東側,距縣城13公里,維吾爾語中的“克孜爾尕哈”爲“紅嘴老鴰”或“紅色哨卡”之意。這座巍峨的古軍事建築,歷經2000多年的風風雨雨,至今依然雄姿猶存。 它殘高尚有16米,東西底長6米,南,北寬4.5米,下粗上細,由下向上逐漸收縮。烽燧主體系夯土所築,夯層厚約15釐米,烽燧上部以木柱爲骨架,每層間距約1米,頂系土坯壘砌。由於長期風化端部區呈凹陷狀,形成一大槽。烽燧北側尚地坍塌的廢墟,系古建築物的遺,原本可由此登臨烽燧之頂。

來源:每日甘肅網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