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牌作者评选,全民投票等你来!

在过去的2017年中

医学界各个学术频道共发布了15649文章

总字数高达2368万

其中有1912篇文章出自优秀的医学界作者团队

2018年伊始

医学界特别推出2017年度金牌作者评选活动

24名经过层层选拔的优秀作者参与其中

金牌作者,究竟花落谁家?

2017年度医学界金牌作者评选

全民投票,等你来!

快投出手中的一票支持您喜欢的作者吧~

1

投票时间

2018年1月15日~2018年2月9日20:00,请大家注意投票截止时间~

投票地址:扫描文末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

本次年度金牌作者评选第一名将获得 苹果 Ipad air 3,第二名将获得Kindle Voyage,第三名将获得界哥书店800元代金券,赶紧来为喜欢的作者投票吧~

从1月15日开始,全平台将每天推出一位优秀作者风采展示,想走近作者的内心世界吗,想听行医之路的经验分享吗,想听精彩文章背后的故事吗,从今天起每天锁定金牌作者评选推送,内容绝对精彩!

2

本期优秀作者——

医学界麻醉频道专栏作者 董乃夫

董乃夫,吉林大学医学硕士,目前为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麻醉科住院医师。

作者往期精彩文章

单肺通气结束,教你换个方法复张双肺

这种导致术中过敏的物质,你肯定想不到!

一场由皮皮虾惹的祸,麻醉医生怎么破?

为什么你需要认识一个学麻醉的朋友

麻醉诱导后,为啥患者“咳咳咳”?

从2015年12月开始在医学界发表第一篇文章算起,如今在医学界投稿已经有2年多了,在这两年的日日夜夜中,完成了近一百多篇自媒体文章,其中,在麻醉这个读者量非常小的频道里,也曾创造过十万加的文章,如今,有机会能和观众面对面的交流,我想借此机会,谈谈我为何而去写作,是什么支撑我走到今天。

为了让更多读者走近麻醉

全国注册麻醉医生仅仅不过几万人,是众多医生中的少数派,但是如今承担的责任却越来越重,除去越来越多的手术,病情越来越复杂的患者外,还得承担院内抢救插管、术后镇痛、无痛检查等手术室外医疗服务。

因此,好多同行都是早已疲惫不堪,天天困于手术室中又难以向外界宣传这门学科,无法让更多的人来了解这门学科,别的科的医生不懂麻醉,患者更是对这个科存在好多误解。

在2015年年底发现医学界这个平台后,犹如发现新大陆一般的惊喜,有如此多的读者在关注这个学科,自己有义务像更多的人宣传麻醉这个学科,因此即使工作加班再晚,每日也要在电脑边上写上一会儿,就是希望更多的人通过这个平台,了解麻醉这个学科,了解麻醉医生这个行业。

为了让更多基层麻醉医生了解最新进展

我也曾短暂的在二级医院呆过几个月,了解到下面的医院没有大医院那么完善、那么便利的医学文献查询条件,因此,希望能将一些优秀的外文文章与各位同仁共同学习、讨论,希望借助医学界这个平台,能够促进大家共同进步

所以,每每麻醉中碰到一些特殊病例,总想着收集资料、跟踪病人术后进展,尽可能完整的将这个病例与各位同行能够分享,就是为了更多的基层麻醉同行,能够接触到更多的病例,在上面医院习以为常的患者,在基层医院可能就难以碰到,复杂的病情,如何能够做到游刃有余、面面俱到,让基层的同仁能够做到有备无患,下次万一碰到这类患者也能够不惊慌。

 为了更多医生同行正确使用麻醉类药物

如今越来越多ICU建立起来,重症患者的管理中难免会用到麻醉类药物,这些是麻醉医生日常所常用的药物,但又不是麻醉所独有的药物,在镇静、镇痛方面很多科室都会应用这类药物。但是如何能够更好的用好这类药物?麻醉医生应该最有发言权。

用的多自然更有经验,经验的不断积累,便是为了减少药物的不当使用,弥补说明书中的不足,因此利用医学界的这个平台,我也大量的书写了麻醉相关的药物的应用技巧,外科医生如何打局麻,如何避免局麻药中毒,ICU医生该如何用丙泊酚等文章,就是为了更多的同行能够合理使用涉及到麻醉的相关药物。

未来,我希望能够继续坚持

受制于麻醉医生人数较少,麻醉频道读者一直难以和心血管、内分泌等大频道竞争,但好在麻醉频道在几任编辑的悉心努力下,一直在坚强的生存着,我们作为麻醉频道的专栏作者,我们也在努力坚持着。未来,我希望我们能够和麻醉频道共同坚持,永远在一起。

麻醉学科终将茁壮成长,让我们共同见证麻醉这个学科拨云见日的那一天!

请为我投上宝贵的一票!

长按下方二维码识别投票,或点击阅读原文为您喜欢的作者进行投票吧(TIPS:本次投票为单选,同一微信号只能投一次哦~)

看到这里,您有没有心动呢?

加入医学界作者团队

分享知识,共同进步,更是福利多多

具体作者招募要求请见

心血管频道征稿、兼职翻译!诚(gao)意(fei)满(jia)满(bei)!

扫描下方二维码录入个人信息

说不定明年的金牌作者就是您!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