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穿穿刺損傷or蛛網膜下腔出血?教你輕鬆鑑別。

作者|餘周偉

來源|醫學界神經病學頻道

張醫生白班,收了一個“頭痛2天”的中年病人,查體過後高度懷疑蛛網膜下腔出血,然而,頭顱CT是陰性的。於是,準備腰穿腦脊液檢查。

主任做助手,張醫生來穿刺。抽出血性腦脊液時,“不恥下問”的主任又拋出問題了:

如何鑑別這是穿刺損傷?還是真正的蛛網膜下腔出血?

張醫生忐忑地回答:接三管,如果顏色越來越淺,那就是穿刺損傷,如果顏色均一,說明蛛網膜下腔出血。

主任:就只能靠眼睛看嗎?還有其他更準確的辦法嗎?

張醫生:……

主任:有2招,可以更好的幫助鑑別。

● 第一招:標本離心看顏色

● 發現血性腦脊液後,把標本拿去離心,如果上懸液有黃變(淡黃色),提示是蛛網膜下腔出血。

腦脊液之所以黃變,是由於膽紅素的存在,這種情況在蛛網膜下腔出血後大約10小時後出現,而且,可持續2-4周。

理論上,標本中膽紅素升高都會使腦脊液有黃變現象,因此,肝臟疾病所致的膽紅素增高也會引起上訴黃變,但是,這往往需要血清膽紅素達到10mg/dl或更高濃度纔行。

● 第二招:紅細胞和白細胞比值

● 血液中,紅細胞和白細胞的比值是 700:1,如果比值下降,說明炎症所致的白細胞增加,支持蛛網膜下腔出血的診斷。

以上2個辦法,依靠實驗室檢查,可以更準確地協助判斷血性腦脊液的性質,幫助臨牀診斷。

參考文獻:Jack N. Alpert. The Neurologic Diagnosis--A practical Bedside Approach.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