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的生活空間,是古今中外人們的共同追求。但想象中的“桃花源”和“烏托邦”難以抵達,我們唯有不斷改造當下寄身的社區空間。高速發展的現代文明,使得城市和鄉村都在承受前所未有的種種考驗。“不宜居城市”和“被遺棄的村鎮”成爲新時代的難解鄉愁。如何治癒城鎮落後形態與經濟社會發展之間的“撕裂傷”成爲備受關注的議題。我們不妨放眼世界,觀察其他國家和地區的嘗試範例。

一、失活大都市的“藝術激活”

現代大都市在資源和人口高度密集的同時,不可避免的面臨各種“都市病”,環境劣化、文化氛圍單一、人際冷漠缺乏互動、城市發展活力匱乏等等。當代公共藝術不僅具備“城市美化”的功能,而且超越了“美化”的意義,從單一的視覺改善轉變爲以文化體驗爲中心的結構性提升,讓城市藝術生活豐富多彩充滿活力,增強社區互動和黏性,並直接拉動城市旅遊和創意產業,帶來明晰可見的經濟效益和難以估量的潛在文化價值。

奧克•德弗里斯(Auke de Vries)在鹿特丹拆除的舊橋墩與新橋之間用鋼條和鋼構件拉接而成的作品

高伊策(Adriaan Geuze)設計的位於阿姆斯特丹的橋樑是以藝術品項目完成的

1999年,芝加哥文化局受到蘇黎世奶牛大遊行的啓發,推出了自己的相關活動,而且其規模和影響力都遠遠超過了蘇黎世。由於芝加哥文化局的積極努力,活動成爲藝術家、企業贊助者和社會大衆的中介和平臺,吸引了廣泛的社會參與。

活動中,文化局把原型乳牛提供給藝術家進行自由創作,並在街道展示。同時展開宣傳活動,包括髮放印刷品,在網絡和媒體平臺上宣傳推廣,讀者還可以網絡票選最喜愛的作品。參觀過程中還設置了互動創作環節,例如專門開闢兒童與藝術家合作的創作園地,這種公共性的互動有效增強了社區認同。展覽結束後,文化局還會爲作品舉辦公益拍賣和巡展。書籍、海報、紀念衫衍生商品和活動帶動的旅遊和就業服務收入,大約爲當地帶來了2億美元的經濟效益和良好的社會效益。

被收藏後放置在公共場所的彩繪乳牛

美國西雅圖近年的發展就證明了這一點,西雅圖的公共藝術建設以提升生活品質爲目標,以公共藝術建設樹立城市美譽度。自1973年確立公共藝術百分比法案,頭十年之內就有八百餘件藝術品安置在公共場所。近年來西雅圖市人口增長迅速,年年被評選爲最佳居住城市,在很大程度上要歸功於西雅圖成功的公共藝術建設,使得西雅圖聲譽日隆,帶來了移民潮。這是公共藝術提升可持續發展經濟活力的又一案例。

西雅圖煤氣廠遺址公園

正是通過這種良性互動,公共藝術將引發城市整體經濟活力的提升。根據美國國家藝術基金會的推算,對公共藝術的經費投入可得到12倍的連帶經濟效益。

二、沒落工業市鎮的“藝術救贖”

被譽爲“英國最佳城市”的紐卡斯爾。上世紀八十年代,隨着本地煤炭業和傳統金屬製造業的消亡,紐卡斯爾成爲城市衰敗研究的典型案例,整個城市骯髒且蕭條,城市居民也日漸減少。一切的變化始於公共藝術。九十年代,市政府對泰恩河岸進行修整,修復河岸附近舊城區裏典雅的喬治式建築,使這一片區成爲約會聖地,零售業重新興隆起來。

Tyne and Law 廣場上的公共藝術作品

繼承這一思路的還有與紐卡斯爾隔河相望的蓋茨黑德。1994年,蓋茨黑德市政廳委託英國著名藝術家安東尼·葛姆雷創作了巨大的雕塑《北方天使》(The Angel of the North),矗立在城市的主要入口處,一夜之間就引起了轟動。

英國藝術家安東尼·葛姆雷創作了巨大的雕塑《北方天使》

進入新世紀,紐卡斯爾繼續藝術提升城市的思路,投資將河邊荒廢的麪粉廠改造爲當代藝術的聖殿。2002年,波羅的海當代藝術中心(Baltic Centre for Contemporary Art)開放,第一年就接待超過100萬遊客。

建築師多米尼克·威廉姆斯(Dominic Williams)將荒廢的麪粉廠改造爲當代藝術中心

同年,泰恩河上的千禧橋(Gateshead Millennium Bridge,俗稱眨眼橋)贏得英國最高建築獎——RIBA的斯特林獎,成爲兩個城市吸引遊客的新亮點。站在橋上就能看到Foster + Partners設計的聖蓋茨黑德音樂廳(耗資12700萬美元),後者被譽爲“全球最具魅力的音樂廳”之一。

建築師吉姆·艾爾(Jim Eyre)和克雷斯·威爾金森(Chris Wilkinson)設計的千禧橋

這些文化設施看上去似乎與兩個城市的需求不相稱,因爲紐卡斯爾只有27.05萬居民,蓋茨黑德則不足20萬。內爾·拉米是紐卡斯爾和蓋茨黑德計劃的首席執行官,這個組織負責爲泰恩河兩岸做營銷工作。內爾·拉米聲稱對藝術、文化、遺產和運動的投資已經在經濟活動中吸引了額外的兩萬億美元,轉換爲2.4萬份工作。公共藝術重塑城市的特色,使之成爲世人嚮往的旅遊目的地。

三、衰老鄉村的“藝術重生”

隨着城市化的發展,年輕人口湧入城市,傳統農業和手工業被機械生產方式取代,大量鄉村面臨着難以逆轉的沒落:人口老齡化嚴重,缺少經濟增長點,傳統文化和生活方式難以爲繼。公共藝術爲這些“被遺忘的衰老故鄉”注入了新的文化經濟活力,使之重獲青春。

日本的越後妻有地區包括日本新潟縣南部的十日町市和津南町,有200餘村落。大概4000年前的繩文時期代已有人在當地居住,至今仍保留着國寶火焰型土器,農業和土地緊緊相連。深厚的歷史文化,豐富多彩的河山和富有變化的四季風光,孕育出代表着日本傳統而自然融合的裏山文化。但隨着城市化進程,越後妻有逐漸成爲空心化、老齡化嚴重的問題鄉村。

土屋公雄《花之道——製作庭園》佔地面積2600平方米

村民們在參加《花之道——製作庭園》的製作

當地政府亟需在混沌中找出一條新活路,爲此推行了“新·新瀉鄉鎮創生計劃”,嘗試透過藝術開創地方新生。其中“村鎮革新計劃”便以“越後妻有藝術構想”爲題決定了三大方向:

1. 越後妻有8萬人的美麗發現;

2. 以愛好園藝的長者爲中心的“花之道”;

3. 各地區以各自發展爲據點設立舞臺。

最終成型的大型公共藝術項目“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自2000年開始舉辦,每三年一次,以農田作爲舞臺,藝術作爲橋樑,聯繫人與自然,打破地域、年齡及背景文化界限,建立一種全新的令社區持續更新的模式,廣泛傳遞投入自然的理想,重振在現代化過程中日益衰頹老化的農業地區。

草間彌生 《鮮花盛開的越後妻有》鋁材雕塑 410cm X 507cm

Ilya&Emilia Kabakov

《梯田》

“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獲得了巨大的成功。首先,這一綜合型公共藝術項目通過藝術計劃的方式再現了當地自然與人文魅力,活化地方資源,有效帶動了當地居民的經濟收入和活動積極性,促使更多年輕人口迴歸,緩解了當地少子老齡化問題,達成了鄉村“復活”;

戶高千世子《水瓶》陶器、玻璃裝置

慄田宏一《泥土博物館》空間裝置

其次,公共藝術優化了當地的空間格局,藝術家和設計師在保護環境和節約資源的前提下優化了空間格局,實現了產業結構轉型,並切實地改善了當地居民的生產生活方式;最後,“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項目打造出了新的藝術聖地和文化盛事,被譽爲“世界上最大規模的戶外型國際藝術節”,每年都有藝術愛好者前往朝聖,藝術節期間遊客更是絡繹不絕。

渡邊泰幸《大地之音》陶器裝置

Thomas Eller(德國)《迴歸自然的人》

Ritsuko Taho(日本)《綠色別墅》

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的成功紮根於土地,立足於文化,形成了一種新的人文藝術景觀,長效支撐當地的經濟發展和文化重生,取得了難以估量的巨大社會效益。

四、結語

“桑海年應積,桃源路不窮。”千百年來,人類從未停下追尋理想生活空間的腳步。現代化浪潮席捲全球,在創造空前豐厚的物質文化財富的同時,也爲我們的城鄉生活環境帶來一系列新的問題。中國城市化進程的起步時間相對較晚,世界範圍內其他國家地區的先行案例對我們有極其寶貴的借鑑意義,這些“他山之石”與本土化具體情境的有機結合,也是值得我們深入探討的重要課題。

作者: 徐暢

主編: 武定宇

責任編輯:豆子一顆

中國公共藝術研究中心特別推出【新型城鎮化專題】系列,持續分享探討公共藝術在新型城鎮化中的作用與價值。並將在國家藝術基金的支持下組織“新型城鎮化建設創意設計人才培養”項目,敬請關注。

* * *  往期回顧   * * *

國家藝術基金 2017年度藝術人才培養資助項目 “新型城鎮化建設創意設計人才培養”項目招生簡章

柳暗花明又一村——公共藝術與新農村建設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公共藝術在新型城鎮化建設中的重要作用

新時代的鄉愁——中國當下城鎮化發展中的矛盾與問題

公共藝術立法了!全國首部城市景觀風貌立法即將實施

我怎麼思考中央決策層對中國城鎮化的核心思路

PARCC(微信號:CAFA—PARCC )是中央美術學院中國公共藝術研究中心面向公共藝術全領域創辦的藝術新媒體平臺,團隊長期致力於構建以媒體陣地、學術陣地、實踐陣地組成的“三大陣地”運營格局。自2015年創辦至今,平臺匯聚了來自公共藝術相關領域的知名專家學者6000餘人、已逐步成長爲公共藝術相關領域中具有廣泛影響力的權威行業媒體、具有豐富公共藝術資源的社會諮詢平臺。

投稿通道:[email protected](投稿細則請見後臺)

聯繫電話:18210006831、(010)64777175

通訊地址:北京市朝陽區望京國際商業中心F座B樓306-307

社羣微信:CAFA_PARCC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