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8歲的孫靖老人4年前來到西安開了一家修鞋店。修鞋掙的是辛苦錢,但孫老先生基本沒花,十幾年來都捐出去了。最近一次,他又捐了整整10000元。這背後有什麼故事呢?

默默捐款,只爲還一筆"人情債"10月24日,西安慈善會接到了一個電話,對方說他是一個修鞋匠,要爲慈善會捐一萬元,救助那些比較困難的羣衆。打來電話的就是孫靖老人,面對鏡頭,老人有些不好意思,說錢捐得晚了幾天。

修鞋老人孫靖:10月17日是扶貧日,那一天我身上沒有錢,就等,等這錢到手了。

扶貧日過去一週後,老人終於湊齊了一萬元,四處打聽怎麼把這筆錢捐給扶貧辦,最後輾轉聯繫到了西安慈善會。

“我有難,別人都幫我。我只要有錢,全掏!”

修鞋老人孫靖:這是我一生中最大的一次捐款。我這個年齡,我知道,貧窮的滋味很難受。

記者:可您也沒多少錢?

修鞋老人孫靖:我現在有啊,我每天都在掙。今天花光了,明天再去掙,我有手藝。

"立青"--受助於人,我用餘生還不清

2015年,孫靖從重慶來到西安,開了這家修鞋店。放修鞋釘子的抽屜裏有大大小小十多張捐款收據、證書。每一張證書上,捐助人都寫的是"立青",而不是老人的本名,老人似乎有意地不想讓人知道他在捐款。

“我有難,別人都幫我。我只要有錢,全掏!”

其實,他自己也未必知道。孫靖說,這些年捐了多少次,捐了多少錢,已經記不清了。他還說:"我不需要別人記住我,因爲我也記不清曾經有多少人幫過我。"2004年,孫靖全家還在山東煙臺靠打工生活,上初中的兒子被確診爲白血病。孫靖回憶,無論是在山東老家,還是後來去了廣東就醫,他們得到了社會各方面的援助,孩子的病情也得到了控制。正當一家人重振旗鼓時,孩子的病情復發。當時,社會各界籌款百餘萬元,但2005年冬天,孩子還是離開了人世。沒過幾年,孫靖的愛人也走了。

“我有難,別人都幫我。我只要有錢,全掏!”

自從兒子走後,十幾年間,孫靖已經記不清他多少次跑到醫院,給素不相識的患者送錢。哪怕是預支工資,想盡辦法也要幫。修鞋老人孫靖:別人爲什麼幫我,我爲什麼不能幫別人,張口容易合口難。這個情,我沒法還,一輩子。

一輩子.png

△圖片來源|《24小時》

全年無休,免費收貧困學徒

孫靖修鞋的店是租的,地方很小,工作休息都在裏面。因爲手藝好、人又實在,來找他修鞋的人不少。開店開了4年多,一千多個日日夜夜沒休息過。他做一頓飯喫兩三天,十多年沒買過新衣服,從早上七點一直到凌晨,修鞋、攢錢、捐錢,週而復始。

“我有難,別人都幫我。我只要有錢,全掏!”

記者問孫靖,忙不過來也沒請個幫手,是不是怕花錢。老人說,他只招貧困家庭的學徒,而且學費全免。4年間,他通過媒體廣告、當地社區招來十多位學徒。

修鞋老人孫靖:特別困難的,我肯定不要學費,路費我都給。

不僅如此,凡是來店裏修鞋的老人、殘疾人、環衛工,孫靖也一律免費。

愛從來不是單行線

德不孤,必有鄰。經常有人隔三差五給孫靖送飯、送水果,有人送來電暖氣、電腦,這些都讓孫老先生很感動,但他最喜歡的是個紙箱子。這是爲殘疾學校募集鞋的"項目",由退伍軍人趙海龍提供。因爲常在老人這修鞋,一來二去熟悉了,趙海龍有了將舊鞋回收再利用的想法。

“我有難,別人都幫我。我只要有錢,全掏!”

退伍軍人趙海龍:今年上半年,通過孫老師傅捐了30雙給陝西省殘疾學校。他剛好又攢了一部分鞋,別人不要的鞋,他縫縫補補修好了,我這邊聯繫捐贈。

年底即將到來,孫靖租住的鋪子面臨拆遷,當地社區和一些好心人正在積極爲他奔波找新的地方。老人告訴記者,明年國家要實現全面脫貧,他已經攢夠了明年扶貧日的捐款,一定比今年準時,比今年還多。

“我有難,別人都幫我。我只要有錢,全掏!”

修鞋老人孫靖:我今年有捐款,明年還有。我現在已經生活得很不錯了,要喫有喫,要喝有喝,我錢還花不了。錢拿出去,用出來,它纔有真正的價值。

價值.png

△圖片來源|《24小時》

讓孫靖老人感到無以爲報的不是錢而是社會的溫暖和善意雪中送炭之恩,一生難報於是,他願自己做那送炭人爲每一位送炭人點亮"在看"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