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奧馬電器收購時,曾與中融金簽下業績承諾,要保證在當年實現6400萬元的淨利潤,2016年和2017年需要完成1.4億元、2.4億元的淨利潤。在奧馬電器收購之前,趙國棟持有中融金58.1%的股權。

01

有人跟風賺得盆滿鉢滿,有人跟風成了接盤俠。

比如昔日的冰箱大王奧馬電器,就在追風口一事上,馬失前蹄。本想着藉助風口狠狠賺一波,沒成想卻輸了個底兒朝天。

就在近日,奧馬電器發佈公告:

​因國內宏觀經濟形勢、金融政策和金融行業整體環境等方面因素,中融金的經營業績自2018年下半年至今未達預期。 爲優化公司資產結構及資源配置,降低企業經營風險,擬出售中融金100%股權。

100%的股權出售,售價僅爲2元。

要知道,四年前和兩年前,奧馬電器分兩次收購中融金的時候,分別花費了6.12億元、7.84億元,合計花費13.96億元。

接近14億元買來的互金業務,最後2元賣出,可不是虧了個底兒朝天。雖然買家和賣家,都是奧馬電器的掌舵人趙國棟,但虧損的可是奧馬電器的10萬股東。

受子公司中融金業績影響,奧馬電器的股價從2015年年底創下26.85元新高後,也是一路下跌。目前已經跌至5.83元,相比於高位時,跌去了78%。

02

奧馬電器是以冰箱爲核心產品的集研發、生產、銷售、出口爲一體的高新技術企業公司,是國內最大的冰箱ODM生產基地,公司冰箱業務由其全資子公司奧馬冰箱運營。

一年出口到海外的冰箱數量達幾百萬臺,憑此,奧馬電器獲得了國際調研機構歐瑞國際頒發的“中國冰箱連續八年出口冠軍”的榮譽證書。

種種光輝的歷史和靚麗的數據告訴我們,這是一家非常有潛力的實業公司。

可能公司太過一帆風順,到了2015年奧馬電器突然想要追逐風口,抓住正在興盛的P2P金融業務,欲將P2P業務打造成與冰箱一樣的主營業務,以P2P、電冰箱組成公司的兩駕馬車。

於是在2015年11月6日,奧馬電器以6.12億元收購了中融金51%的股權。

根據中融金官網介紹可知,這是一家從事銀行互聯網金融平臺技術開發服務及聯合運營、自營互聯網P2P平臺、移動互聯網金融營銷業務。

最關鍵的是,中融金最大的股東和奧馬電器最大的股東是同一人,都是趙國棟。在奧馬電器收購之前,趙國棟持有中融金58.1%的股權。

據每日經濟新聞披露,在以6.12億元賣給奧馬電器51%的股權當中,就有趙國棟持有的30.29%股權。換言之,賣股權的錢,有3.63億元到了趙國棟手中。

奧馬電器收購時,曾與中融金簽下業績承諾,要保證在當年實現6400萬元的淨利潤,2016年和2017年需要完成1.4億元、2.4億元的淨利潤。

2015~2017年P2P野蠻生長的階段,這期間所簽下的承諾自然很順利便完成了。中融金三年裏的淨利潤分別達到了6271萬元、1.46億元、2.6億元。

在此背景下,奧馬電器瞅着中融金賺錢能力不錯,便在2017年4月7日,以7.84億元,將剩餘的49%的股權全部收購過來,自此中融金便成了奧馬電器的全資子公司。

同樣,收購時繼續簽下了業績承諾。2017~2019年需要完成淨利潤分別爲2.4億元、2.64億元、2.9億元。

結果,除了2017年達標外,2018年與2019年前三季度,不但沒有實現盈利,反而出現了鉅虧。

P2P行業在2017年迎來鼎盛之後,2018年陡轉之下,各種暴雷事件此起彼伏,上海、深圳、杭州這些P2P業務集中的城市,成了暴雷重災區。

數據顯示,2018年,跑路和爆雷的P2P數量高達577家。2019前8個月,爆雷了152家。

爆雷的大背景下,以P2P爲主業的中融金自然無法倖免。2018年全年中融金沒有兌現2.64億元淨利潤的承諾,反倒淨虧損8.53億元。一年的時間,將之前三年的利潤全都回吐了出來。

2019年前三季度,繼續虧損7743.11萬元。

面對此,奧馬電器扛不住了,纔有了近日的公告,將中融金100%的股權以2元的價格出售。

不賣不行!今年以來P2P行業不但暴雷依舊,截止到目前寧夏、湖南、山東、四川、河北等多個省與自治區,開啓了全部取締P2P的大招。深圳、杭州的許多P2P公司,也在扎堆主動退出。

03

中融金兩年的鉅額虧損,已經嚴重影響到了奧馬電器上市公司的發展。

根據奧馬電器公佈的財報可以看到,2018年奧馬電器依靠賣電冰箱這個主營業務,淨賺了3.32億元。可到頭來,2018年奧馬電器淨虧損高達19.03億元。

導致,截至2018年年底,奧馬電器短期借款21.57億元、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9.67億元、長期借款1.56億元。

爲了還債,奧馬電器被迫將最賺錢的電冰箱業務49%的股權。

一個好好的實體企業,沾上P2P,不但沒有賺到錢,沒能成爲帶動公司發展的馬車,反而成了毒瘤,危及到了整個公司的主營業務。

奧馬電器的故事告訴我們,人要是倒起黴來,喝涼水都塞牙。

客觀來說,P2P本身並無好壞之分,如果監管得力,應用得好,確實是一個惠及民生的好產品。

苦於我們的監管難以落實到細處,資金誘惑下,一些不法分子又以互聯網金融爲名行非法集資之實,民衆又時常被巨大的回報所吸引,給了不法分子機會。

所以,本號認爲,在清查、團滅的同時,加強市場監管,加大入場審覈機制,也迫在眉睫。

而喫瓜羣衆要做的,是在理財的時候,擦亮自己的眼睛,不要被收益率迷住了眼,以免人財兩空。

本文爲***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