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学期,幼儿园通知有两针疫苗未完成,让赶紧去补,说来惭愧,又心有余悸,从山东疫苗失效案发以后,有一年半都没有带孩子去医院打过疫苗了,去年社区医院打过好几次电话来提醒,一直推说过几天就去,最终仍是没去。

我人虽懒洋洋,可是对于关乎孩子健康的大事,还是上着心的,我总结后来打疫苗心态疲软的原因,大概有这么两个:

1、疫苗案确实精准地打击到我了,当时孩子脊髓灰质炎疫苗已经打了三针,而且查过风险以后,还特意选了贵的针剂,没有服糖丸,山东疫苗案发时,我在新闻线索里看到了波及地区,小孩打疫苗所在地赫然在列,很灰心,现在想起来仍有惊魂未定之感。

2、孩子大了,每天黏在身边的时间变得少了,日子过得快了,好像还没将疫苗这事提上日程,一个学期就结束了,寒假暑假不怎么规律,一年下来也没打成。

在管理情绪上,我决定跟孩子学习一下多角度看问题的世界观

山东疫苗案让我心有余悸

可能是因为拖了一年多,这个学期幼儿园一催,立马就动次动次起来了,从打电话提醒我的社区医生那里,得知几百米远处有一家医院周一到周五可打,我就带孩子奔那儿去了。

这是一家我住附近几年居然都不知道有这样一家医院存在的医院,因附近是大型石化厂,我猜想是一家职工医院,大树环荫,外观看着有些年头了,像电视剧里八十年代的场景,接下来的事情就发生在这家医院的疫苗科室。

科室里就一个女大夫,第一次见面的时候,我带着孩子和她打招呼,她朝小孩歪嘴笑了一下,我推测以为脾气还不错的,一个医生面对来诊的病人,还能微笑一下,我一般会认为脾气还可以。

签完字打疫苗的时候,小孩许久不见针头,吓得哇哇大哭,(小时候看着医生扎进去都不哭的,那时候我惊讶于小孩比大人勇敢得多,谁曾想,越长大越害怕,现在直接吓得乱了方寸),手臂扭来扭去,不让打。

在管理情绪上,我决定跟孩子学习一下多角度看问题的世界观

医生对我们歪嘴微笑了一次,我就先入为主地觉得医生脾气不错的

我做好了小孩会哭的准备,也脑补了医生帮着轻声哄小孩的画面,然后我就开始跟小孩讲:“打针是会有点点疼,enmmm……”正在搜索关键词怎么说的时候,医生站在一旁开口了:“你不用跟他讲道理,摁住打完就可以了。”

我竟一时无语凝噎,觉得很有道理啊,然后就死命摁住小孩,医生瞅了个机会一针扎下去,边扎边冷静地警告小孩:“不能动,再动针头就断在里面了。”

话音刚落,针也抽出来了,小孩也止住了哭闹。

说实在的,我有点懵,这跟以前带小孩去打疫苗的画风有点不太像,可能以前都习惯了给孩子打疫苗的医生是稍微温柔些,且会用孩童的口吻和小孩沟通,突然间遇到一个医生,打疫苗的过程中对孩子近乎于漠然,需要一点点时间适应。

在管理情绪上,我决定跟孩子学习一下多角度看问题的世界观

医生警告小孩:不能动,再动针头就断在里面

离开的时候开始,有了第一次真正的不愉快,我问下一次几号来,医生没抬头,只说本子上有,我出门后翻了一下没看见,又翻了两遍,还是没看见,折回来问,医生特别不耐烦了,脸上第一次见面的微笑已经彻底消失,她帮我翻到那一页以后,没有交到我手上,而是扔到了桌子上,我拿起来看到那一页她用铅笔写了个4.8,原来我之前一直将注意力放在黑色笔迹上,所以没有注意到。

第二次不愉快,发生在第二次去的时候,节后有点忙乱,错过了4月8号星期一,周三我带孩子去了那里,进门我们跟她打招呼:“医生,你好。”她坐在电脑跟前聊qq,没有抬头,也没有回应,我进去把本子放到她手边的桌子上,她将qq框缩到底栏,慢悠悠地翻了一下,告诉我今天不能打,脊灰只有周一可以打,我想起前面三针失效的问题,问第四针会不会有什么风险,她有点不耐烦:“可能失效,也可能没失效。”她又给我噎住了,搞得我一时都有点怀疑为什么自己要那么忧虑风险,在这个医生眼里,风险大概就是发生在别人身上的而已。

我只好问第四针不打和以前一样的会不会有问题,她盯着自己的电脑屏幕回我:“我们这里有什么,你就打什么。”我都觉得自己在这个医生面前像个皇帝跟前的臣民,居然开始担心自己是不是说了什么要掉脑袋的话,惹得皇上不开心,明明我希望得到医生帮我分析风险几何,医生却告知我:“你什么都不必懂,我们提供什么,你就用什么。”此刻,我不觉得自己是个现代文明人,而像个屈辱的奴隶。

第三次不愉快,发生在第三次去的时候,也就是今天,进去照例我们笑着问医生好,医生不抬头、不理会,由于上次她告诉我只欠一针脊灰,所以我没料想到今天会问我有个水痘疫苗要不要打,我脱口而出:“我也不清楚。”她怒了,提高分贝:“什么叫不清楚,打就是打,不打就是不打。”我这情绪此时真是有点控制不住了,我的笑容也渐渐消失:“孩子今天不是还要打脊灰吗,同时打两针有问题没有我怎么清楚呢?”她不说话,也不提水痘疫苗的事了,直接去了隔壁打针室,小孩上次哭闹,上次来这次他带了玩偶一起来,情绪比上次稳定了许多,没哭,我稍微帮他做了一下心理建设,带到打针室坐下后,才被告知,是滴剂,滴了两滴到孩子嘴里后,那医生就走开了。

在管理情绪上,我决定跟孩子学习一下多角度看问题的世界观

就算用马克笔把自己画成大花脸,也依然笑嘻嘻应对妈妈的忧与怒

回去的路上,我越想越不得劲,随口跟小孩说:“刚刚那个医生态度真的好差啊。”没想到小孩若有所思地回应我:“不过妈妈,医生给我打疫苗还是挺好的。”

本来我还在怄火,在脑海中盘旋打哪个电话投诉一下这医生,可是听到小孩这么一说,我突然之间不怎么生气了。

人人都有好有坏,那个医生也并没有犯什么错,打疫苗这个本职工作也都做了,也就是回答问题不积极,可为什么我一定要求每个医生都和蔼、善于沟通呢?也许这个医生就是不和蔼,那受不了她这样的人肯定给过她许多为难,我当时能忍受说明没有逾越我的承受范围,那么,我为什么要跟这样一个陌生人怄火呢?

有小孩子真好,他们根本不计较大人那些七七八八的弯弯绕绕,小孩子所展现的一切,都只是为了舒服、和平、轻松、愉悦地和这个世界相处。

在情绪管理上,我可能第一时间想到的总是,别人为什么要对我这么不好?而小孩子会看到,人家哪些地方对我很好。

被情绪牵制,总是更快地看到世界暗黑的一面,而跟小孩子学习,会跟随他们的眼睛,将暗黑的那一面转开,去拥抱闪闪发光的那一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