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看山

睡前聊一会儿,梦中有世界。听众朋友们,晚上好。

不少人最近可能都在短视频平台刷到过“心理咨询连麦”:两人对坐、一屏分左右、万人弹幕齐互动,来言去语间为“求助者”解开心中千千结。被围观凝视之下的“非典型”咨询,到底怎么样?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有人怒气冲冲进入连麦窗口,在咨询师点化、众人安抚下平复情绪,舒缓而归;也有人鼓足勇气接入直播,却因弹幕的七嘴八舌、指指点点甚至窥私骚扰而欲言又止;还有人百无禁忌,在咨询直播中将情绪、隐私一股脑儿地大声释放,好事之人录屏之后传到网上,变成二次创作的“奇闻轶事”……如果是在短视频平台习惯了看美食、美妆和萌宠等内容的用户,第一次刷到心理咨询直播,也许一下子还会不太适应。

直面自己和他人的内心深处,恐怕都需要一番勇气。这份勇气,多大程度上能在直播间里获得有效、适度和恰切的回应?

对于传统的心理咨询而言,“直播化”面临不少伦理争议。经典的咨询,需要双方在安静、私密、舒适的环境中,你一言我一语地抽丝剥茧。咨询师与咨询者的以心换心,是这份职业的要义所在。特定的专业场景还能为开展必要的咨询活动提供多种支持,比如让咨询者自由放置物体的沙盘游戏疗法、自由作画、进行肢体活动等等。有人说,人类交流中约一半的意义来自语言之外,在这个意义上说,心理咨询对空间细节的追求怎么突出也不为过。贸然将内心深处放入喧嚣的直播间,让人另筑“心墙”恐怕不只是危言耸听。

当然,一对一、低密度的特性也注定让心理咨询有着不低的门槛。有专业人士指出,在精神卫生领域,我国与发达国家依然有着一定的差距,特别是资源呈现出显著的地域不均衡。一些大城市“医院—社区—咨询师—个人支持”的模式,逐渐赶上了世界一流水平。而在一些心理健康服务资源相对匮乏的地区,“心里不舒服忍忍就过去了”的普遍想法、“看心理医生很丢人”的错误认识等都说明心理咨询的普及依然路途漫漫。另一方面,我国登记在册的心理咨询师数量不足,大量拥有资质的人士并未真正从事执业工作,而快节奏的生活、不同来源的压力使咨询需求快速增长,供不应求的状况进一步推高了心理咨询服务的价格。因而即便是在大都市,如果没有一定的经济基础或相关保险,经常进行心理咨询的也并非多数。

有人说,无论何种形式的咨询,咨询人都要独自登山,咨询师起到的不过是教练或陪伴的角色。曾经,文字科普、巡回讲座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降低心理咨询门槛的作用。今天,借由短视频、直播等新兴互动方式,心理咨询在技术维度上获得了更大的突破空间。特别是疫情之下,国内外的心理咨询产业都将线上互动作为线下咨询的有效补充,一些基础性的对话、随诊咨询被放在网上。可以说,融合发展的趋势,正在为更多人审视自己内心打开大门。从这个角度来看,对于普及精神卫生常识、降低咨询门槛的心理咨询直播,不妨抱持更多审慎而积极的期待。

新业态的健康发展离不开有效的引导与监管。前不久出台的《网络主播行为规范》明确,对于需要较高专业水平(如医疗卫生、财经金融、法律、教育)的直播内容,主播应取得相应执业资质,并向直播平台进行执业资质报备,直播平台应对主播进行资质审核及备案。如果在直播中声称提供的是专业心理健康服务,显然也应被纳入相应的监管框架。若是借心理咨询之名行诱骗欺诈之实,则必须予以相应的惩处。毕竟,为人清扫心灵的技艺,无论在何种介质之中展开,都需要让自己先清爽、干净起来。

这正是:

云端敞开心扉,线下更可相见。

心灵常常拂拭,不染半点尘埃。

相关文章